重點一:全盈+PAY與美家人力合作,打造完整生活金融生態圈,預計第四季推出在地化的支付金融服務,讓移工在台灣也能享有電子支付、轉帳、儲值、提領等便利功能。
重點二:移工透過合法管道匯款的金額和次數屢創新高,僅今年上半年的匯款總額就已超過600億台幣。傳統銀行服務已無法滿足移工的需求,建立一個更安全、便利的合法匯兌系統勢在必行。
重點三:為了滿足移工的龐大匯款需求,許多公司紛紛投入這個市場。例如iPASS一卡通與東聯互動合作,統振的「Quickpay」則利用超商和ATM提供快速匯款,讓移工透過App就能完成跨境匯款。
全盈+PAY近日宣布將攜手美家人力,提供在地化支付金融服務,解決移工在台灣面臨的消費痛點,享有電子支付、轉帳、儲值及提領等便利功能,聯手打造更完整的移工跨境與全方位的生活金融生態圈。
移工跨境支付需求持續成長中
隨著在台移工人數持續增長,據金管會統計,自114年1月1日至114年6月30日止,移工國外小額匯兌業務交易金額總計約603億元,合法匯兌管道的用戶數,也從去年底的70.7萬人成長至87萬人。
同時,交易量也屢創新高。去年全年共426萬筆交易,但今年光上半年就已突破580萬筆。而匯款金額更是驚人,去年全年約為841億元,今年上半年就已超過600億元,預計全年將破千億元。
然而,在台移工為了將薪水匯款回家,通常必須在工作日請假,特地前往銀行,並面對繁瑣的流程、高昂的手續費,以及因語言不通而產生的溝通障礙。部分的移工有時為了省錢,會轉而選擇手續簡單且匯率較好,但卻缺乏保障的地下匯兌,結果反而讓自己暴露在被詐騙的風險之中。
面對移工對匯款服務的迫切需求,建立一個安全、合法且有保障的匯兌系統,成為當務之急。
iPASS與全盈+PAY搶攻市場
目前台灣經金管會許可經營外籍移工國外小額匯兌業務的機構,一共有5家,包括統振 、東聯互動、數位至匯、美家人力資源,以及融創國際。
這五家機構透過與電子支付公司或技術夥伴合作,提供多元的匯款方式,讓移工不必再受限於傳統的銀行營業時間與繁瑣流程。
例如,統振公司透過金融監理沙盒實驗,推出手機匯兌APP「Quickpay」,讓移工能透過超商與ATM快速完成跨國匯款,以便利性、快速到帳與在地化行銷,成為市場領導者。
iPASS一卡通與東聯互動合作,推出線上匯兌服務,讓移工可透過東聯自建的APP或iPASS MONEY APP,將款項匯至印尼、越南、菲律賓與泰國等四個國家,大幅提升匯款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至於融創公司的母公司「煒晟」,原本就負責外籍移工業務。在融創公司取得金管會許可、APP準備好後,便能直接經營匯兌業務,不再需要依賴銀行。
同樣看準這股趨勢,全盈+PAY宣布與美家人力攜手合作,預計第四季起提供在地化的支付金融服務。透過API串接、身份驗證科技與行為分析技術,在台移工未來可以透過全盈+PAY App進行境內支付、消費、儲值等,解決過去移工在台灣無法使用在地數位金融服務的痛點。
全盈+PAY總經理劉美玲指出,隨著移工族群在台居留時間拉長,他們在台灣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也日益在地化,放假時在台觀光,也會在電商購物再寄回家鄉。另外,也有越來越多新住民開設美髮、美甲店及東南亞雜貨商店,漸漸融合台灣潮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