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正掀起一股裁員潮,而星巴克成為最新一間加入這股浪潮的企業,宣佈將關閉約500間門市,並裁員約900人,以繼續推動「重回星巴克」的轉型計畫。
星巴克執行長布萊恩.尼可(Brian Niccol)近日在給予員工的備忘錄中表示,他們將在北美地區裁員900名非零售員工,指負責行政、銷售、財務等等業務,非在門市直接服務顧客的辦公室員工,減少約1%門市。根據TD Cowen估計,這個數字大約等於關閉500間門市。
星巴克近年持續走下坡,其單店銷售額已經連續6季下滑。最新公佈的2025財年第三季財報中,全球單店銷售額再度下滑2%,同時北美業務的營業收入約為9.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6%。
為了重新吸引顧客,過去一年裡星巴克一直在對店面進行改造,希望讓星巴克回歸消費者除家庭和公司外「第三空間」的本質。
然而尼可表示,他們發現一些門市無法進行理想中的改造,「審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門市無法營造出客戶及合作夥伴期望的環境,或者看不到扭轉財務狀況的可能性,這些門市都將被關閉。」
尼可預計,2025財年結束時,星巴克在北美的門市數量約為18,300間。他提到,受門市關閉影響的員工,將在後續調往其他門市,而被裁員的員工則會提供完整的資遣費用。
這是星巴克今年第二度裁員,今年2月,星巴克才宣佈裁員約1,100人。
美國零售業大開鍘,今年前7個月裁員人數暴增249%
星巴克這次裁員,只是美國越來越嚴峻的零售業裁員浪潮下的一環。上個月,高階人力資源公司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公佈的分析報告中提到,截至7月份美國零售業者裁員高達80,487人,較去年同期暴增249%。背後原因可分為以下5點:
1.通膨與消費疲軟
持續的高通膨壓力導致美國消費者支出減弱,零售業營收下滑,企業為了控制成本不得不裁員。
2.關稅與成本上升
2025年美國政府加徵關稅,推高商品進口成本,零售業者面臨利潤壓縮,部分企業甚至選擇關閉門市或縮減規模。
3. AI與自動化衝擊
報告指出,AI與自動化技術加速導入,導致部分零售職位被取代。2025年有超過10,000個裁員直接歸因於AI,另有2萬多個裁員與技術更新(自動化、軟體流程)有關。
4.經濟不確定性與結構調整
美國經濟前景不明,企業普遍採取保守策略,裁員、重組、破產等現象頻繁。零售業者為因應市場波動,進行組織重整與成本削減。
5. 政府預算削減(DOGE Impact)
聯邦政府預算削減影響非營利組織與醫療產業,間接造成零售業需求減弱,進一步加劇裁員潮。
除了星巴克之外,大量美國零售業者在2025年陸續宣佈裁員計畫。例如今年2月,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裁員11%,大砍7,000名員工。美國百年零售企業克羅格則在今年8月宣佈計畫裁剪近1,000名員工;Nike也在同月宣佈將縮減約1%員工。
甚至日本化妝品巨頭資生堂也傳出計畫在美國大裁15%員工,可能影響300人。
同時,門市數量也在減少。2024年至2025年2月期間,零售業者關閉了超過9,900家門市,但同期開設的新門市僅7,700間。
關稅、通膨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讓消費者收緊了荷包,使得零售業者越來越難以為繼,為了在新環境下保持利潤,也不得不精簡營運成本。
延伸閱讀:台灣餐飲業「大內卷時代」來了!年成長僅約6%:併購、代理、拚出海,為何只靠本土沒活路?
Google推免費AI Agents課程!5天密集訓練營,課綱、註冊方式、上課時間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