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10月15日股價再次站上歷史新高,盤中一度上竄至1,490元,最終收盤達1,485元,上漲20元,漲幅1.37%。
台積電也於16日盤後公布3Q25成績單,由先進製程與高效能運算平台擔任關鍵推手,從美元營收到毛利率都超越先前指引,財報數據創下多項歷史新高:
- 合併營收: 約新台幣 9,899.2 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 稅後純益(淨利潤): 約新台幣 4,523 億元,創下公司單季歷史新高紀錄。
- 每股盈餘(EPS): 新台幣 17.44 元,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 現金股利: 台積電宣布本次配發的現金股利為每股 5 元,是季度配發以來的新高紀錄。
若美元計算,第三季營收331億美元,年增40.8%、季增10.1%。整體獲利能力亦維持高檔,毛利率59.5%、營業利益率50.6%、稅後純益率45.7%,反映先進製程與產品組合優化持續發揮綜效。因此台積電表示,2025年全年營收預計成長接近中段三十位數(mid- thirties)百分比。
同時,董事會已核准2025年第二季每股現金股利5.00元;普通股配息基準日為12月17日,除息日12月11日,發放日明年1月8日。
魏哲家:AI晶片產能極為吃緊
董事長魏哲家於法說會指出,生成式AI需求「比三個月前更強勁」,之前預估2024~2029年AI加速器營收年複合成長率約中40%,現在「略優於預期」,將於明年初更新預測。
魏哲家也說,受生成式AI推動,高階製程與先進封裝需求同步升溫,目前AI晶片「前後段」產能均極為吃緊,短期至2026年前難以完全滿足市場。公司正全力擴充供應,並強調「只要有成長機會,就不會猶豫投資」,顯示對長期結構性成長的信心。
面對「摩爾定律已死」說法,魏哲家澄清,客戶關注的重點已從單純的製程縮小,轉向系統層級效能(System-Level Performance)。強調台積電正與主要客戶協作,從前段製程、先進封裝到系統整合,推進「摩爾定律2.0」新階段,以整體架構與封裝創新共同提升效能與能效。
在地緣政治與監管面,雖然美中科技戰限制了中國市場短期AI GPU出貨,但台積電仍看好全球AI長線需求,即使中國市場暫時受限,AI加速器的成長「仍將相當劇烈」。
同時,台積電也觀察到主權 AI 的興起,除了看到客戶展望持續強勁,也從客戶的客戶端中接收到非常強烈的訊號,要求擴充產能以支持業務。對此,魏哲家表示,正在加強對 AI 總體趨勢的信心,也相信半導體需求將持續具備根本性。
先進製程結構:5奈米居首、3奈米加速放量
製程結構上,先進製程(包含7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營收占比達74%。其中,5奈米成為營收最大宗(37%)、3奈米次之(23%)、7奈米為14%。這代表「7奈米及以下」的先進節點是本季量與價的主力。
成熟製程仍具規模,但成長動能已明顯向高階節點集中,應用落點也更貼近高毛利平台。
在技術平台別中,高效能運算(HPC)占比達57%,智慧型手機占30%,物聯網與車用各5%,消費性電子1%、其他2%。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出貨量強勁:12吋約當晶圓408.5萬片,季增9.9%、年增22.4%。這顯示出貨量提升與先進節點占比同步擴張,是本季毛利率超指引的重要內因。
資料來源:台積電官網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