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未來大全聯不只是賣場,也能是長者們的運動場。」全聯總經理蔡篤昌於10月22日宣布攜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下稱聯醫)推出「大全聯健康處方箋」計畫,以具有醫療專業層級的健康指引,讓大全聯成為能讓65歲以上長者落地執行「健康處方箋」的生活場域。該計畫首發測試門店,選定占地超過1.5萬坪的大全聯內湖店進行。
全聯過去曾多次嘗試切入醫藥保健商機,例如2018年與老牌藥商合資成立「藥安康」藥局,以進駐全聯店中店的形式,開出近30間分店,但營業約兩年、賠了2億元後黯然收場。蔡篤昌指出,做藥妝既要有合格專業人員現場把關、介紹,且商品種類規格繁多,「庫存成本高,週轉率又低,實在不適合全聯下來自己做。」
近幾年大全聯選擇與大樹藥局策略合作,將醫藥生意交給專業通路,目前至少11間大全聯有大樹藥局進駐的複合店型。
大全聯內湖店試辦!「健康處方箋」結合集點獎勵,吸引長者駐足
如今大全聯在健康市場找到新切點,要成為全台首家配合專業醫師開立健康處方的賣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主任劉建良解釋,所謂「健康處方箋」與一般到藥局領藥的傳統處方箋不同,是遵循醫師建議與設計的計畫,一步步建立能實踐在日常生活的健康習慣。
以這次與大全聯的合作為例,該計畫在賣場內設立了一條橫跨2~3樓、總長約2,000步的健走路線,邀請65歲以上長者每日到大全聯健走,並透過闖關集點換商品的方式,達到運動以及吸收衛教知識的目的。
劉建良指出,該計畫旨在用健康促進的方式,協助長者預防失智等多項高風險疾病。尤其台灣自今年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以目前人口金字塔結構來看,未來甚至有可能逼近40%。「若能讓長者自發性建立健康習慣,將能在未來大大減少醫療負擔。」
就算「再來一次全聯」消費,業績增長也很有限!那看中什麼?
而全聯之所以率先搶做零售業第一家示範業者,也是看中高齡族群商機。「大全聯的消費者輪廓其實比全聯主力客群還年長。」蔡篤昌透露,65歲以上消費者就占了大全聯近20%,而透過該計畫,一來能增加該客群在賣場的停留時間。
參與者若要完成這條總共十個打卡點、2000步的路徑,至少需花費近一小時,且該活動每日重置,等於長者們天天都能進賣場參與,並在全部打完卡後換得柴米油鹽等日常小物,有望提升過去消費者一週平均只進大全聯一次的頻率。
不過由於消費者在日常雜貨上的消費支出往往是固定的,「即便增加停留時間、進店頻次,能提升的業績有限。」蔡篤昌指出全聯希望透過該計畫達成的,並非人次或業績,而是 希望提升大全聯在社區商圈的口碑與心占率 ,「 將以往不會來的新客,也導進來。 」
蔡篤昌認為,一但大全聯成為社區長者的運動場、保健知識推廣的照護站,便能深化與當地居民的連結,站穩商圈。就此次示範的大全聯內湖店來說,左有好市多、右有家樂福,可說是量販店的一級戰區,主打社區照護的軟實力,也可能成為賣場差異化服務,吸引消費者上門的因素。
據全聯表示,該計畫預計在兩年內從內湖店陸續推廣至全台門市,甚至部分坪數較大的全聯門市也可能導入,且等擴大實施範圍後,該活動也有望移入全聯自有App「PX PAY」,與會員的日常操作習慣做更深入的整合。「之後PX PAY也可能成為全聯會員的計步器,追蹤與管理個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