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Apple(蘋果)計畫在最早2027年為 iPad Pro 導入「Vapor Chamber(氣冷均熱板)」,以提升散熱與效能並減少降頻。
重點二:Apple 正推進在 Apple Maps(蘋果地圖)導入廣告,最快明年上線,採用類似 App Store 搜尋廣告並結合 AI。
重點三:18 吋可摺疊 iPad 專案因重量、OLED 面板與售價問題遇阻,上市時程從原定2028年延至最早2029年,存在流產風險。
Apple(蘋果)正研發將「Vapor Chamber(氣冷均熱板)」導入 iPad Pro,以改善散熱與持續效能輸出,目標最早於2027年春季問世。該技術已在 iPhone 17 Pro 上成為主打亮點,能在無風扇設計下透過液體導熱抑制高負載時的機身溫度與晶片降頻,支援大型遊戲、進階影片剪輯與 Apple Intelligence 等運算需求。
《彭博社》報導指出,最新 iPad Pro 已搭載蘋果 M5 晶片,其效能在部分基準測試上可比擬 Mac Studio 的 M1 Ultra 晶片等級;預期 2026 年導入均熱板時,iPad Pro 亦將換上以台積電 2 奈米製程生產的 M6 晶片,在效能與能效上再升級。
由於 iPad Air近年持續「往上打」— 2024 年採用與 Pro 相同的 13 吋尺寸、並傳出 2026 年可望升級至 M4(蘋果 M4 晶片)— 氣冷均熱板有望成為 Pro 與 Air 的關鍵差異化,驅動高階換機。
Apple Maps 料將導入廣告
Apple 正加速把廣告導入 Apple Maps(蘋果地圖),最快2026年推出。機制類似 App Store 的 Search Ads(搜尋廣告),讓餐廳與在地商家能在關鍵字搜尋中取得「置頂曝光」,並結合 AI 以提升結果相關性與介面體驗。
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指出,此舉延續 Apple 在 iOS 生態系的商業化策略,包括 Apple News(蘋果新聞)中的廣告位與服務推播。報導同時提到風險:部分用戶已對付費裝置上的廣告推送感到不滿,認為高單價 iPhone 出現更多行銷訊息可能引發反彈;因此 Apple Maps 的廣告呈現與精準度,將成為平衡變現與體驗的關鍵。
18吋可摺疊iPad,有胎死腹中機率
備受關注的 18 吋可摺疊 iPad 專案出現瓶頸。依報導,Apple 原本目標2028 年推出,但目前因原型機重量、超高階可摺疊 OLED 面板的技術挑戰,以及售價可能超過 3,000 美元(約為新台幣9.2萬元)與市場需求不確定等因素,已將時程延至最早 2029 年。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內部人士評估其問世機率僅為「五五波」,顯示高階摺疊裝置仍處於技術與商業模型的驗證期;報導並提及中國華為(Huawei)已販售類似裝置、售價約 3,400 美元。
事實上,Apple 對不具長期前景的案子向來「寧砍勿拖」,例如先前的自駕車計畫與具相機的 Apple Watch 皆告終止,近期亦已轉向捨棄較輕薄、低價的 Vision(混合實境頭戴裝置)版本策略。
整體看來,iPad Pro 的散熱創新更接近量產落地,而超大尺吋摺疊 iPad 則仍在風險管理與產品定位的拉鋸中。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