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2024年至2028年,電商增長速度是傳統零售業的3倍,今年的電商銷售額,則預計會突破6.9兆美元,台灣有93%的中小企業,認同跨境電商是未來成長的關鍵。顯然,在科技持續演進、經貿環境快速變化的時代中,耕耘「跨境電商」,已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為了協助台灣企業提升競爭力,亞馬遜全球開店盛大舉辦「Seller Summit 2025 │ 台灣跨境電商高峰會」,活動匯聚了產業專家、優質服務商和亞馬遜成功賣家,透過密集的論壇,深度解析最新的全球電商趨勢與實戰策略;現場還表揚年度傑出賣家、頒發年度產業貢獻獎,並齊聚代營運、國際物流、金流等全方位服務商,提供賣家一站式的專業諮詢與完整的出海指南。
善用AI與資源,迎戰全球6.9兆美元跨境電商商機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謝孜希首先分享2026全球跨境電商趨勢與台灣發展策略。她直指,企業想在跨境電商取得發展先機,關鍵是要善用AI與資源、靈活應對市場競爭、消費需求變化,並積極升級轉型,「而在這個過程中,亞馬遜全球開店不僅是一個銷售平台,更是助力台灣品牌走向世界的伸展台。」
事實上,隨著AI不斷進化,亞馬遜也持續升級商機探測器、A+Content、Creative Studio等各項AI工具。像是選品工具「商機探測器」,能分析數十億包含搜尋、點擊、購買行為等互動信號,協助賣家發現還沒被滿足的產品需求,進而帶動產品的研發與創新;升級版的A+ Content,則讓賣家能透過影片、圖片等多元素材,提升商品詳情頁的吸引力,以迅速抓住消費者的目光;而由代理式AI驅動的Creative Studio,賣家只要對AI下簡單指令,就能建立高品質的廣告內容,將原本需要幾周時間才能產製的行銷內容,縮短至數小時內便可快速上架。
總經理謝孜希特別提到,3C產品、戶外運動和寵物用品和母嬰等三大品類產品,是台灣賣家在亞馬遜上,表現最好的商品,「亞馬遜將持續透過物流創新、升級AI工具、讓賣家輕鬆掌握創新優勢與精準決策,以及攜手更多在地夥伴等方式,台灣企業能將這些高品質、設計佳的產品,銷售到更多站點。」
從B2B2C轉型B2P2C,掌握市場新契機
而近來,受到全球貿易變動、關稅提高和地緣政治風險影響,供應鏈紛紛重組,台灣企業的新契機在哪裡呢?
《經理人月刊》榮譽發行人暨城邦出版集團創辦人何飛鵬指出,過去數十年來,台灣中小企業因為在製造領域活得太好,主要採取透過貿易商、代理商將產品銷售給國外大盤商的B2B2C模式。然而,面對劇變的大環境,「跨境電商讓這些中小企業有了『做品牌』的機會,讓他們可以透過平台,直接面對消費者,改成B2P2C的銷售模式。所謂的P,就是平台(Platform)。」
全球記憶體與儲存裝置領導品牌創見資訊,今年以美國市場為跨境電商第一站,僅三個月就取得優異表現,第一季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150%,也讓創見榮獲亞馬遜全球開店智造新秀暨最佳電子品牌獎。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創見以前拓展海外市場,都是拿起地圖、選擇一個國家後,找當地的代理商、經銷商合作;但去年起,創見加入跨境電商的行列,一口氣能接觸許多國家,還因為掌握消費者數據,發現有些被認為過氣的產品,竟然非常暢銷,「跨境電商讓我們從被動接受訂單,轉變為主動握有數據、消費者背景,甚至能重新認識市場。」
二代接班搭配數據決策,突破內外組織壓力
台灣產業正處於數位升級與轉型的關鍵時刻,若能搭配企業傳承與二代接班機會,將助力外貿企業走向國際新格局。但究竟該如何將傳統製造優勢,結合數位力量,突破組織與市場的雙重挑戰?
台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認為,現今二代企業家面臨的最大挑戰已不只是「接班」,而是如何「接續發展」,以應對世界的多重挑戰。她觀察,近年台灣傳產進入密集接班換代期,年輕接班者更有做品牌和進軍國際市場的企圖,也更傾向和跨國平台合作,「但要注意的是,轉型過程中碰到的組織內部壓力,往往大於外部市場競爭壓力。」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蔡順達也認同王怡雯的觀點。他認為,年輕一代相當努力開發海外市場,但相較於老一輩習慣憑經驗做決策,「年輕一代更重視數據,也習慣以數據做決策,並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去研發、創新產品,成效因此會更好。」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做為第四代接班人,自接班後,便積極帶領公司投入數位轉型、跨境電商領域,也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接觸到許多資源、開拓商機。他認為,品牌要到海外發展,會面臨物理距離、文化距離的雙重挑戰,「所以要對每個市場的經濟、政治有基礎認識,尤其現今被認為是『全球化已死』的時代,分工仍在繼續。我建議,要與一個能在全球精準行銷,又能在地交付的平台夥伴合作。」
品牌國際化、AI智能化、創新數據化,助力賣家脫穎而出
除了精彩的論壇,亞馬遜全球開店也舉辦年度傑出賣家暨年度產業貢獻獎頒獎典禮,表揚在不同品類和跨境市場中,表現傑出的台灣品牌和企業;更重要的是,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品牌國際化、AI智能化和創新數據化等三大策略,助力賣家脫穎而出。包括即將登場的第二屆亞馬遜新銳品牌加速器,便致力協助賣家靈活運用外部資源,加速品牌成功;「智造在台灣 品牌耀全球」企業海外陪跑計畫,除了有選品、品牌建置、產品上架、產品合規、物流發貨及廣告投放等課程,還提供一對一的賣家企業健檢,手把手指導企業投入跨境電商領域;同時,亞馬遜也升級去年推出的「亞馬遜跨境合作承運方計畫(Amazon SEND)」,在現有的空運頭程服務、UPS快遞服務外,再開通台灣至美國的固定海運航線;而為了降低賣家的出海門檻並優化物流效率,亞馬遜全球開店亦打破對規模限制的想像,宣布攜手全家便利商店,推出「跨境物流寄件服務」,所有貨物「隨到隨寄」且有「專業報關」服務,全面整合台灣與海外的全程物流與金流,等於全台4,400家的全家,都將成為跨境物流的寄件首站,讓自由工作者、創業青年、斜槓族等個人與中小型賣家,只需要一本台灣護照,便能將產品直通亞馬遜的數億活躍用戶。
跨境電商的高成長動能,是台灣企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而擁有多元跨境工具、資源的亞馬遜全球開店,將持續結合AI、數據分析,協助台灣企業降低出海門檻、提升品牌競爭力,進而抓住全球電商商機、帶動業務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