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Sea Limited)第三季總營收達60億美元,年增38.3%;淨利3.75億美元,創近年高點。
重點二: 蝦皮營收創單季新高,商品交易總額(GMV)322億美元、訂單36億筆,電商營收43億美元。
重點三: Garena(數位娛樂)訂單收入8.41億美元,年增51.1%;付費用戶與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同步提升。
冬海集團於11月11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總GAAP營收達60億美元(約新台幣1,863億元),年增38.3%;總毛利26億美元(約807億元),年增39.7%。本季淨利3.75億美元(約116億元),較去年同期1.53億美元年增144.6%;總調整後 EBITDA 為8.74億美元(約271億元),優於去年同期的5.21億美元。
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小冬指出,電商與數位金融滲透率仍低但持續提升,三大事業在高成長與獲利間取得良好平衡,並維持健康資產負債表。公司並預期蝦皮2025全年 GMV成長超過25%。
電商與數金:蝦皮續創高、Monee 擴張穩健
電商方面,蝦皮第三季創紀錄新高:總訂單量36億筆、GMV 322億美元(約1兆元),均年增28.4%;電商 GAAP 營收43億美元(約1,335億元),年增34.9%。
其中,核心市集(交易手續費、廣告)營收31億美元(約963億元),年增52.8%;加值服務(物流相關)營收7.236億美元(約225億元),受運補抵減影響年減5.7%。電商調整後 EBITDA 為1.861億美元(約58億元),較去年同期3,440萬美元顯著改善。
用白話說,蝦皮本季成長主要來自兩項動能:
量變 :使用者買更多、商家賣更多,拉高基本盤。季度訂單36億筆、GMV 322億美元,均年增28.4%,量體擴大帶動營收上行。
變現提升 :平台針對交易的抽成與廣告變現效率提高。核心市集營收年增至31億美元,增幅52.8%,推升電商 GAAP 營收至43億美元(年增34.9%)。
另有兩項輔助因素:其一為區域動能,公司點名亞洲與巴西獲利年比改善;其二為體質優化,電商調整後 EBITDA 自去年3,440萬美元提升至1.861億美元,顯示單位經濟更健康而非仰賴補貼。
數位金融方面,Monee(數位金融)GAAP 營收9.899億美元(約307億元),年增60.8%;調整後 EBITDA 2.583億美元(約80億元),年增37.5%。截至9月30日,消費者與中小企業貸款餘額79億美元(約2,453億元),年增69.8%;其中自有資產(on-book)69億美元、合作代出(off-book)9億美元。逾期超過90天的不良率維持1.1%,與上季相對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隨貸放規模擴大,信用減損提列本季達3.738億美元(約122.7億元),年增76.3%。
數位娛樂:Garena 強勢回歸
數位娛樂方面,Garena 第三季 Bookings(用戶支出近似指標)達8.407億美元(約261億元),年增51.1%;GAAP 營收6.53億美元(約203億元),年增31.2%;調整後 EBITDA 4.659億美元(約144億元),年增48.2%,占 Bookings 比例55.4%。
季度活躍用戶6.708億,年增6.7%;季度付費用戶6,590萬,年增31.2%;付費率升至9.8%(去年同期8.0%);平均每用戶 Bookings(ARPU)1.25美元,較去年同期0.89美元顯著成長。
李小冬表示,Free Fire(我要活下去)受Squid Game(魷魚遊戲)與NARUTO SHIPPUDEN(火影忍者疾風傳)Chapter 2兩檔聯名活動帶動,使 Garena 自2021年以來再迎最強單季,並維持2025年 Bookings 年增逾30%的全年目標。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