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近期結盟兩位科技巨頭,首先是與OpenAI合作在美國設計及建造AI資料中心零組件,另外也與Alphabet旗下機器人公司Intrinsic成立合資企業,計畫打造未來的AI機器人工廠。這兩項投資,皆是為了AI布局打底。
今年大舉投資AI基礎設施的OpenAI,這次找上了台灣代工龍頭鴻海。雙方攜手合作,將聚焦在下個世代AI基礎設施硬體的設計工作與美國製造。
雖然沒有公布涉及的金額規模,不過根據協議,OpenAI會分享對AI硬體需求的洞察,協助鴻海設計開發,以及在美國的製造生產,並將擁有優先評估、採購的選擇權益。這次合作的重心是加強先進AI基礎設施的部署,強化美國製造能力支持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
根據雙方聲明,鴻海與OpenAI的合作將著重在 設計未來多代AI伺服器機架 、 強化美國供應鏈 及 製造AI資料中心零組件 這三個面向。
鴻海AI合作案一:攜手OpenAI開發「AI伺服器」
OpenAI與鴻海預計將共同開發AI伺服器,滿足AI時代快速變化的模型需求,希望透過合作讓新系統更快上線,確保長期需求的產能。與此同時,雙方也會試圖讓AI伺服器能夠在美國製造,納入更多美國在地供應商,以建立更具韌性且可拓展的美國供應鏈。
這次與鴻海的合作,可說只是OpenAI龐大AI投資的一部分。過去一年裡,OpenAI已經與多家公司敲定了多項關於AI基礎設施的交易,宣布高達1.4兆美元的總投資金額。其中最為知名的交易,莫過於今年9月與輝達價值1,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另外OpenAI還與甲骨文、Google、亞馬遜等公司陸續簽下雲端算力合約。
OpenAI需要多高的成長,才能支撐起如此高昂的投資支出?奧特曼曾表示,2025年OpenAI營收預計將可達到200億美元,預計2030年時可望達到上千億美元的水準。
鴻海的製造能力對OpenAI來說,不僅能加速AI資料中心的部署速度,更進一步強化了美國一直期望的在地製造能力。並且鴻海在AI伺服器領域有著豐富經驗,是搭載GB200晶片AI伺服器機櫃的生產廠商。
鴻海AI合作案二:與機器人公司Intrinsic合作,打造AI機器人工廠
而鴻海在宣布與OpenAI建立合作同時,又將與Alphabet旗下機器人公司Intrinsic成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目標將共同打造AI機器人工廠,顛覆代工製造領域。
這裡的機器人工廠,並不是生產機器人的工廠,而是指 透過機器人運轉的製造工廠,希望利用更加通用的智慧機器人,取代工廠內的特定自動化解決方案 ,自動化以往的人工流程,最終目標是實現工廠的全面自動化。
Intrinsic執行長溫蒂.譚.懷特(Wendy Tan White)指出,鴻海有著深厚的製造實力,認為他們最清楚哪些製造環節可以運用AI獲得最大的改進。懷特透露,這次的合作背後實際上已經協商過一、兩年之久。
Intrinsic是一間致力於工業機器人的新創公司,2021年從Alphabet的登月計畫(moonshot)畢業,成為獨立公司。
鴻海在聲明中指出,雙方初期合作將涵蓋組裝、檢測、機器維護管理和物流應用等一系列應用場景,運用業界領先的AI能力導入全新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鴻海指出,傳統製造流程依賴特定的自動化系統,然而自動化系統往往是寫死、難以隨意更動的,無法快速調整適應市場或客戶需求,是他們的一大痛點,希望透過與Intrinsic的合作,改善鴻海乃至整個製造生態系統的彈性與效率。
全球電子製造巨頭,不斷優化機器人自動化製造流程
鴻海近來不斷探索運用機器人自動化製造流程的能力。今年初鴻海與中國機器人公司優必選(UBTech)簽訂合作協議,計畫將人形機器人導入旗下多座工廠;10月底時,鴻海也在GTC大會前夕宣佈,將在德州休士頓建設一座全是自動化機器人的工廠,該工廠將用於生產AI超級電腦。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透過與Intrinsic的合作,我們能夠運用他們在 AI 驅動機器人技術方面的深厚專業。這種協同作用與我們在全球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相輔相成,使我們能夠共同開啟未來工廠的藍圖。
鴻海指出,這項合作是邁向未來智慧工廠的重要里程碑,他們將攜手Intrinsic持續突破智慧自動化的界限,提供更容易取得的AI驅動機器人技術,推動電子製造產業持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