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變革瞬息萬變,零售巨頭們正紛紛擁抱 AI,迎接新一波競爭與轉型挑戰。美國零售品牌 Target 近期啟動多項改革行動,試圖藉由將 AI 深度導入各項業務環節,扭轉銷售與來客數下滑的趨勢。
Target 如何將 AI 化為企業新的成長動能?從企業營運、消費者體驗、員工三個層面來分析。
美國零售巨頭 Target 是怎麼推動 AI 改革的?從三大核心層面解析
Target 目前的首要目標,是扭轉銷售與來客數下滑的局面。現任營運長、預計於明年初接任執行長的 Michael Fiddelke 指出,公司轉型的關鍵在於「重新奪回商品企劃的主導權,並更善用科技,以加快決策速度、優化顧客體驗,並全面提升營運效率」。
Fiddelke 認為,Target 的品牌核心在於風格、設計與顧客體驗,而 AI 正是加速這三者進化的關鍵動能。Target 的 AI 轉型策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透過短期成果驗證來推動效率提升;接著,建立普及的技術基礎,讓解決方案得以在全公司範圍內規模化運作。
當消費者走進 Target 門市時,AI 其實正默默在幕後運作。其應用範圍廣泛:
商品開發端:人機協作,加速商品企劃
Target 在 AI 領域最受矚目的投入之一,是生成式 AI 趨勢情報平台「Target Trend Brain」。這項工具能協助採購與商品開發團隊捕捉新靈感,並依據市場趨勢更快速地開發新產品。
資訊與產品長 Prat Vemana 解釋,該平台雖仍處於早期導入階段,但核心目標是:結合開發人員的創造力與 AI 帶來的效率。而最終決策仍由開發部門主導,AI 扮演的只是協助者角色。Vemana 更補充:「我們的開發團隊已是世界級水準,這些工具的設計,就是為了讓他們在 AI 的敏捷協助下發揮更大的創造力。」
供應鏈與門市:AI 預測引擎確保「不缺貨」、縮短結帳時間
Target 也計劃在即將到來的黑色星期五與耶誕購物季中,全面運用 AI 技術。Vemana 表示,公司已在各商品類別導入 AI 需求預測引擎。Target 認為,確保商品不缺貨是最關鍵的任務,因此運用 AI 提前偵測庫存不足,並協助門市主管即時動態調整,確保貨架上隨時有正確商品。 其預測準確度隨著模型持續學習與更新而不斷提升。
在顧客端,AI 也協助縮短結帳時間、指引員工更快回應顧客需求,以及簡化退貨與 Drive Up(取貨)流程。Fiddelke 表示:「消費者從踏入店內到走到客服櫃檯,科技正讓購物變得更輕鬆,而我們才正開始釋放這項潛能。」
第三方市場服務:代理 AI 提升審核效率與準確度
Target 也將 AI 延伸至第三方市場服務。旗下於 2019 年推出的「精選型」零售平台——Target Plus,主打嚴選商品與合作品牌。如今,Target 在第三方賣家申請的審核流程中,導入代理式 AI(Agentic AI)輔助判斷。AI 會蒐集網路上可取得的公開資訊並整理成摘要,讓平台分析師能在同一頁面上快速審閱所有資料,大幅提升審核效率與準確性,從而確保供應商符合 Target 與消費者需求。
從 SEO 到 GEO,Target 重新定義消費體驗
在人機協作推動零售效率的同時,Target 也將 AI 的應用延伸到消費體驗層面,重新定義了「搜尋」這件事。Target 數位產品管理副總裁 Ranjeet Bhosale 在 2025 年秋季 Shoptalk 大會上指出,SEO 的未來將邁向 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式引擎最佳化)。
Bhosale 說明,雖然目前多數 Target 消費者仍以傳統關鍵字方式搜尋商品,但隨著生成式 AI 的普及,部分消費者已開始使用更自然、完整的語句進行查詢。例如,過去他們可能只輸入「玩具車」,如今則會問:「送 9 歲小孩的禮物有哪些選擇?」這標誌著零售商的焦點已從「讓消費者找到正確商品」,轉向「在脈絡中提供最貼近需求的體驗」。
AI 變革一:重新打造搜尋與推薦引擎:什麼叫可愛?耐用定義是什麼?
Bhosale 指出,Target 將「搜尋與發現」(Search & Discovery)視為首要任務,因為這往往是消費者數位旅程中最關鍵的一步。Target 每年處理數十億次搜尋查詢,其中約有 25% 含有主觀詞彙,如「可愛」或「耐用」。
為了更準確理解這些語意差異,Target 重新打造了搜尋與推薦引擎,讓系統能即時掌握顧客意圖、商品趨勢與庫存狀況。Bhosale 強調:「結果是,搜尋變得更聰明、更貼近使用者,不僅幫助顧客更快找到想要的商品,還能發現那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AI 變革二:佈局 AI 購物助理存在的未來
隨著 AI 購物助理的普及,Target 正在為那些「不一定會直接造訪 Target 官網,而是透過外部購物助理購買 Target 產品」的世界做準備。Bhosale 表示,這正是 GEO 策略展現價值的關鍵:Target 必須確保這些 AI 代理人能更深入理解 Target 的產品特性,無論顧客是透過第三方助理接觸 Target,還是透過自家 AI 助理與品牌互動,都能獲得一致且精準的體驗。
AI 變革三:讓更多人信賴 AI 禮物推薦服務
Target 去年在年末檔期推出了生成式 AI 禮物搜尋工具 「Bullseye Gift Finder」,可依據兒童的年齡、興趣與喜愛品牌等條件,提供個人化的禮物推薦。 Bhosale 表示:「該工具上線後的使用率相當高。」因此,Target 也正在評估如何將這項能力擴展至其他節慶檔期,例如情人節或母親節。
儘管部分研究顯示,消費者對 AI 購物助理仍抱持懷疑態度,但 Target 的經驗指出,只要生成式 AI 所提供的結果「足夠相關、具脈絡性且值得信任」,消費者仍樂於採用。 Bhosale 總結:「消費者要的,不只是答案,而是一個能被信賴的搜尋體驗。」
採「中立」策略,全面強化員工應用 AI 能力
無論是供應鏈優化,還是搜尋體驗的重塑,Target 的 AI 轉型已不再是實驗性計畫,而是滲透至營運每一層面的長期策略,並也擴及企業文化的建立:
員工內訓: 找 OpenAI 團隊親自教員工 AI 工具使用技巧
Fiddelke 表示,自 5 月以來,Target 已為內部員工開通超過 1 萬個 AI 工具帳號。 Vemana 表示:「這是公司強化員工 AI 知識與應用能力的計畫之一。」Target 甚至邀請 OpenAI 團隊親自到公司,協助員工熟悉如 ChatGPT 等工具的實際運用。
內部應用: 從門市到供應鏈導入 AI,提升效率
Target 多數團隊已在日常工作中導入生成式 AI。門市人員透過自家開發的 「Store Companion」 App,能以更細膩的方式服務顧客;供應鏈則部署了聊天機器人 JOY,協助廠商與供應商快速取得回覆;資安團隊也運用 AI 提前強化防禦,主動偵測並預防潛在威脅。
技術策略: 提供驗證平台,讓工程師自由試驗 AI 模型
Target 在 AI 探索上採取「中立」策略,允許開發人員與工程師自由試驗各種 AI 模型。公司內部設有名為 ThinkTank 的平台,專供團隊測試與驗證新想法。他說:「透過 ThinkTank,團隊能快速切換並比較不同模型,不受單一供應商或特定解法限制。」
此外,OpenAI 近期推出的 ChatGPT 即時結帳功能,將新增包括 Target 在內的 11 家零售夥伴。這進一步強化了 Target 在外部 AI 生態系中的重要性。
從「Trend Brain」到「GEO」,Target 正以實際行動證明,生成式 AI 不只是效率工具,更是重塑零售競爭力的核心引擎。這場由 AI 驅動的革新,不僅重塑零售效率,也將重新定義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