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系統更新外,今年WWDC上,Apple也一口氣更新眾多旗下服務,包含Apple Pay,此外,也終於推出大家猜測已久的音樂串流服務,正式名稱為Apple Music。
Swift成為開源程式語言
場上一個相當重大的宣布,就是Apple先前推出的新程式語言Swift,正式轉為開源服務,將在2015年下半年開放,iOS、OS X、Linux平台的應用,都可以透過此語言來開發。
Apple Pay繼續擴張,整合商家會員卡
Apple Pay因為技術問題,商家得有NFC支援裝置,才可接受付款,因此至目前為止,大多還是連鎖商店加入合作行列。因此,Apple把腦筋動到小型商家支付商Square身上,宣布與Square合作,將推出支援Apple Pay的結帳硬體裝置。
另外,前陣子才剛宣佈推出「購買」按鈕的社群媒體Pinterest,也被納入Apple Pay夥伴行列。iOS用戶使用Pinterest要買商品時,可以直接在App中,用Apple Pay付款。
除擴大合作夥伴外,Apple Pay更新增支援商店會員卡,計算累積點數,等於把會員卡數位化、加入Apple Pay帳號。用戶在商家結帳時,裝置就會自動感應出對應的商家會員卡,顯示點數累積資料。
而先行一步、彼此搭配的票券儲存處Passbook,Apple表示,將正式改名為「Wallet」,目標成為用戶的虛擬錢包。
最後,Apple Pay終於不限於北美使用,將在7月正式進軍英國,Apple表示將會有高達25萬個實體商家支援,就連大眾運輸交通也為夥伴之一。
iTunes打好基礎,串流服務Apple Music輕鬆上線
音樂串流服務不是件多麼創新的事,但卻是Apple缺少的一環,新推出的Apple Music,恰好補足了這個缺口,並且野心更大,一推出就想吃掉市場。
Apple Music串流音樂的來源,就是既有iTunes資料庫中的龐大音樂基礎,只要在iTunes找得到的音樂,都可以串流播放。此外,Apple Music一樣有情境推薦的播放清單、個人化的推薦清單等。
Apple的野心,卻是網羅音樂創作者,更緊密地結合音樂與科技。在Apple Music中的Connect平台,音樂創作者就像在經營社群平台般,可以直接上傳新曲、影片、照片等,而只要有Apple Music帳號的用戶,都可以直接跟這些音樂人互動。換句話說,就像是音樂界的社群平台,未來不少音樂人,可能都會直接透過這個平台,推出新曲。
而結合Apple既有的Siri,Apple Music也顯得更加方便。例如只要在手機上,對Siri說:「播放1990年熱門的歌曲」,就會開始從Apple Music上,播放結果歌曲。
Apple Music於6月30日正式推出,個人帳號每月訂閱費用9.99美元、前3個月免費,為拉攏用戶,還有可容納6人的家庭帳號,享用獨立音樂收藏資料庫,每月14.99美元。而在秋天,更會推出Android與Windows版本,搶佔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