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裝置是我們的DNA!」那為什麼交友服務Tinder要新推網頁版,還加上約吃飯功能?
「行動裝置是我們的DNA!」那為什麼交友服務Tinder要新推網頁版,還加上約吃飯功能?

以行動裝置起家的交友App「Tinder」,28日在自家部落格上宣布要推出「Tinder 線上版」,要讓用戶透過任何平台、裝置,甚至不用安裝任何軟體隨時隨地都能交友,究竟號稱行動裝置是DNA的Tinder背後的思考是什麼呢?

推網頁版可不代表走回頭路

在全球受到歡迎的手機交友軟體Tinder,經常推出不同新功能要保持用戶新鮮感,先前才推出隱藏版功能「Tinder Select」,僅透過小規模邀請的方式讓「高顏質」擁有獨特的交友頁面,希望藉此留住高階用戶。

Tinder本來就是一款手機交友App,用戶遍佈全球196個國家地區,近期宣布要推出「Tinder線上版」要讓人們擁有更多使用彈性;Tinder產品負責人Brian Norgard表示,並不是每個地區都有流暢的4G網路,或是有些用戶手機記憶體太少跑不動Tinder(iOS版本就有128MB),並說明Tinder 線上版是要服務電腦重度使用者,可以在電腦上瀏覽檔案及傳送訊息,Tinder在其網站上是這麼介紹這項新功能的:

讓我們正式介紹Tinder網頁版。這個全新的上網經驗不但有趣,還能讓你的英文老師氣到跳腳。上課不准用手機嗎?快把筆電開機、瀏覽器切換到無痕模式就好啦。辦公室生活讓你槁木死灰嗎?現在只要彈指神功就能上一秒打試算表,下一秒立馬切換到超級讚。「儲存空間不夠?」沒問題。別讓枯燥人生阻礙你的Tinder遊戲。有了Tinder線上版,只要能連上網路,你就能在世界各地滑啊滑。

網頁版用戶透過Facebook登錄,Tinder線上版會透過瀏覽器蒐集用戶位置資訊,因為使用Facebook做為登入依據,Tinder因此可以輕鬆掌握用戶的配對依據資料,甚至精準頭放廣告;目前網頁版暫時不支援像是Tinder Boost、Super Like等其他附加收費功能。

Tinder產品負責人Brian Norgard
行動裝置是我們的DNA,打造電腦版必定要經過一段學習歷程。

「這是一項挑戰,當以一個做行動軟體的公司亮相,做網頁版感覺像是走回頭路,從版面設計到用戶行為都有很大的不同,Tinde在手機版的優點,對網頁版來說不見得如此,反之亦然。」產品負責人Brian Norgard表示。

下一步?Tinder期待更多付費用戶

外媒《TechCrunch》評論,Tinder鼓勵用戶在工作及課堂上使用網頁版功能,有可能只會讓用戶滑過更多的交友檔案,對連結全球用戶不一定有正面幫助;從商業角度來看,Tinder著重在用戶數的成長,期待這些用戶能夠轉變為付費用戶,或使用像是Tinder Boost等其他附加功能。

Tinder過去在配對成功後總會鼓勵用戶「Keep Playing!」而不是傳訊息給配對成功的對象,因此就讓某些用戶感覺Tinder更像是一款遊戲而非交友App;最近Tinder也趁著推出網頁版做了些微調整,鼓勵用戶先傳訊息而不是繼續滑過一個又一個的交友檔案。

TINDER
圖/ shutterstock

目前,Tinder在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印尼、義大利、墨西哥、菲律賓及瑞典測試網頁版功能,計畫在不久的未來推行至更多國家地區。

線上到線下,還可以「約吃飯」!

除了網頁版,Tinder日前還測試了一項類似台灣新創「食我Eatgether」的聚餐交友App,要把配對服務從線上推展到線下。

這項名為「配對…」(Matches Up For…)的功能,會根據用戶設定的社交興趣標籤(像是吃飯、看電影、喝酒)來幫助用戶配對出有相同興趣的交友對象,一但興趣一致雙方就能進一步傳訊息聊天甚至成功約會,「配對…」功能的興趣狀態每6個小時會更新一次,幫用戶在見面前找出可以一起做的共同興趣,避免沒有共同話題或發生尷尬情況。

Tinder發言人表示:「Tinder 一直致力於更好的用戶體驗,這只是嘗試之一,現階段沒有太多資訊可以透露。」;目前,「配對…」功能僅供少部分用戶測試,這也是首次Tinder嘗試將交友活動從線上推展到線下。

資料來源:TechCrunchWiredVenturebea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siaYo攜手國產自動化品牌EMILY.RPA,齊力推廣「智慧自動化」工作流
AsiaYo攜手國產自動化品牌EMILY.RPA,齊力推廣「智慧自動化」工作流

線上旅遊服務平台 AsiaYo 宣布,歷經兩年深耕,其與台灣本土自動化品牌 EMILY.RPA 的合作正式邁入「AI + RPA 智慧自動化」新階段。透過把生成式 AI 的「大腦」與 RPA 機器人的「雙手」連結,AsiaYo 已在企業營運核心流程中佈建一條條的智能流水線,並進一步將這套方法論打包為自主品牌 AIRPA,由內部工具升級為對外服務。

從專案試點到 AIRPA 專業服務

這段轉型歷程始於 2023 年 6 月,AsiaYo 首度以 EMILY.RPA 為 e-coupon產品服務導入自動產出授權碼跟票券核銷的機器人;翌年 1 月,公司成立專責 RPA 團隊,半年後正式命名為 AIRPA;今年 4 月,AIRPA 以獨立公司的身份與 EMILY.RPA 簽訂經銷協議,提供顧問、流程設計、開發與維運的一站式 Turnkey 方案,從使用者躍升為智慧自動化推廣者。

人機協作重塑核心流程

在合作期間,AsiaYo 將多個關鍵流程交由「人機協作」重塑:面對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旅遊商品,AsiaYo運用AIRPA技術自動化上架 -- 先透過AI 大語言模型將產品資訊整理、摘要,生成標準的產品資訊跟介紹文案,再經由RPA 機器人批次上傳;存量商品的庫存及價格亦由機器人定期抓取供應商數據後,透過 API 更新至內部平台的資料庫。以往眾多無法自動化即時訂購的旅遊商品,也可以交由 RPA 機器人在接單後,立即進行訂單處理,即時到旅遊服務供應商的後台網站完成訂購服務。大宗訂單客戶資料的辨識、整理與傳送給對應的旅遊服務供應商,也已做到「三鍵完成」,將每筆需要人工處理約三分鐘的重複動作自動化,將人力負擔降到最低。

在業務推廣方面,AsiaYo的行銷團隊則借助RPA機器人蒐集整理眾多旅遊商品的 Google Ads 成效、經由 AI 模型協助,計算、建議最佳出價,再由機器人自動執行投放。而 SEO 團隊同樣運用 RPA 機器人,篩選過期、失效的產品服務連結,進行更換取代。進行SEO 所需的文章內容,同樣經由 AI 重寫、人工校對後,由機器人分發到各內容管道。

AsiaYo也沒有漏掉內部的行政工作流程 : RPA 機器人每天自動登入人資系統,整理請假與出缺勤紀錄,若有異常狀況,則透過即時通訊系統通知員工及主管;財務部門的應收帳款追蹤,交由機器人每日連線內部ERP系統,整理未付帳款清單並生成統計圖表供管理層決策。面對眾多合作的旅遊服務供應商,每月複雜的帳務處理跟對帳工作,同樣交由機器人協助完成。

量化成效:效率與營收雙提升

AIRPA 團隊的成效統計顯示,每投入一個人月研發心力,可為營運、供應與客服單位每週釋放 8,516 小時人工工時,折合約 49 名全職人力;若同等資源投向營收導向專案,單一流程上線三個月後已為公司帶來 320 萬元季增營收。AsiaYo共同創辦人賴韋成認為:「從這些量化成效數字,AIRPA流程自動化不僅降低企業的成本,同時也賦予團隊有能力嘗試更多創新的服務模式,創造營收。同仁們也能從原本繁複的人工作業解放出來,更有餘裕持續在標準化的流程基礎上進行優化。」

重構流程與迎向 Agentic AI

展望未來,AsiaYo 計畫在一年內再擴充至少上百個智慧自動化流程,並攜手 EMILY.RPA,重構企業內的流程,嵌入 AI agents 在自動化的流程中,擴大應用的範圍並降低中小企業導入門檻。公司強調,將持續依循「人類決策、機器人執行」的理念,讓 AI 與 RPA 隨業務規模同步進化,為台灣智慧自動化生態系注入長期動能。

了解更多關於EMILY.RPA請上www.emily.tips
一站化旅遊服務請上 AsiaYo.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