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新創Cruise Automation在被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收購的一年後,除了開發自駕技術,也推出叫車共乘應用程式,目前已經開始在舊金山街頭展開無人車叫車服務測試。
Cruise將自駕技術導入通用汽車生產過程
Cruise在2016年被GM以5億美元收購,主要技術是透過導入感應器與運算技術,將某些車型的汽車轉化為自駕車,而GM希望最終能將Cruise的自駕技術導入汽車生產過程。
六月,GM宣布已經完成首批130輛配備感測器和自駕系統的自駕電動車Chevy Bolt,成為全球第一間實現自駕車量產的汽車製造商,也將GM自駕車測試車隊數量擴大到180輛,預計明年上路實測。
除了和Lyft合作,也推自家叫車應用程式「Cruise Anywhere」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自駕車本身,Cruise也推出一款稱作「Cruise Anywhere」的叫車服務應用程式測試版,讓自駕車成為大家的日常通勤的交通工具。
這項服務天天開放、每天開放16到24小時。Cruise表示,這有助於他們評估自駕車作為人們主要交通服務的情形。礙於法規,目前Cruise自駕車仍需要工程師坐在駕駛座監視車輛,以及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接手駕駛。
不過,目前該服務僅開放給10%(約20名)的GM舊金山分部員工使用,每週會再增加開放名單。他們表示,已經有部分員工將Cruise作為主要通勤工具,取代個人車輛及傳統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Uber、Waymo和NuTonomy都有類似計畫
不只是GM,許多人都將自駕車叫車共享服務視為下個藍海,並已進入小規模測試階段。Uber已經在匹斯堡、亞利桑那州等地測試自駕車載客服務,Waymo也在4月開始在亞利桑那州推出類似服務,無人車叫車新創NuTonomy也已於去年在新加坡試營運、並打算與Lyft合作在波士頓展開測試。
然而去年初,GM才向叫車服務Lyft投資5億美元,希望將自家自駕技術,結合Lyft的叫車網路共推自駕車叫車服務,還傳出明年將合作測試上千輛自駕電動車。目前尚不清楚Cruise會如何和Lyft合作。
資料來源:The Verge、TechCrunch、SF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