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四張圖看新創成長6大關鍵

在台灣,誰能成為第一隻獨角獸(unicorn),一直是創業圈的重要觀測指標。隨著全球知名的獨角獸相繼倒下,創業者的逐夢之路變得更加踏實,獨角獸不再是創業者的唯一信仰。

如何從0到1的創業初早期,順利邁向0到10或1到100的快速成長期,是所有創業團隊追尋的具體目標。但,怎麼做到呢?

根據科技趨勢分析平台CB Insights統計,2009年至今,全球共出現215家獨角獸公司,由美國占據了一半名額;其次是中國大陸,有50家企業上榜,迄今,還沒有純本土的台灣新創登上榜單。那麼,出現一家估值(valuation)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公司,對我們來說重要嗎?

282_40封面故事圖表
圖/ 陳美如 / 製作

對於有台灣血統、久居加州的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而言,獨角獸對整體創業氛圍仍有示範作用。「台灣需要在軟體或行動領域誕生一到兩家獨角獸公司。」這是2016年初,陳士駿在訪談時的期待,他認為有了本土獨角獸的出現,能激勵人才投入與新創公司崛起,尤其是這家獨角獸公司的員工可以向市場與投資人說:「我曾經和創辦人工作過,所以我的新公司也很有發展潛力。」進而形成正面效應。

時隔一年多,陳士駿的盼望仍未成真,背後原因自然眾多,不過若從投資大環境來檢視,或許能看出些端倪,而這不只是有沒有獨角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要素同時也是新創能否順利邁入成長期的關鍵。

根據台經院FINDIT平台統整,近三年來的投資交易案,僅有9%能跨過B輪門檻,多數仍集中在早期階段(early stage),比例達到66%,其中,種子輪/天使輪、可轉換公司債與股權群募合計為41%,而Pre-A輪與A輪投資合計為25%,顯示真正能走向成長的階段,仍是少數。

282_41封面故事圖表
圖/ 陳美如 / 製作

台灣新創團隊僅有9%邁向成長階段

「光是能走到驗證商業模式階段的團隊就不多了,」中經合創投合夥人陳儀雪直言,新創公司若能走到A輪募資,以硬體團隊來說看,已經會有產品雛形;軟體創業,則會初步推廣到市面上。她說:「但真要談已經進入成長階段,最好要超過B輪,嚴格定義要到C輪,才算是開始擴張。」

282_42封面故事圖表
圖/ 陳美如 / 製作

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曾撰文分析企業生命周期,將新創公司分成種子期、成長期以及掛牌準備期,而前兩個階段的關鍵差異即在於:「找到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後,能否快速增長。」

當台灣的新創團隊越來越蓬勃發展,是否有更多公司能邁向成長,或是被併購、掛牌上市,甚至成為規模龐大的獨角獸公司,將是檢視台灣創業發展成熟度的指標。

從CB Insights針對超過100家新創公司的訪談可以發現,團隊認為導致自己失敗的前五大理由,其實不脫離三大面向。其中高居首位的,就是沒有市場需求,且有42%的公司遭遇相同困境。

創業小辭典

創業成長期

沒有明確定義,一般而言會是新創團隊的B輪、C輪為起點募資。而是否進入成長期的重要判斷是:商業模式是否已經能規模化、複製,以取得快速的成長,而當下能否獲利並不是重要考量,都已經拓展服務。

創業成長的關鍵挑戰:市場、資金、管理

「市場銷售是我們重要的觀察指標。」即便剛拿到C輪3億美元資金,手頭銀彈累積突破144億新台幣,Gogoro仍然認為,商業模式是否可行,得從市場反應來觀察。

Gogoro業務營運副總經理潘璟倫說,當創新模式出現,得要判斷是否影響既有市場時,會透過市占率來做思考基準,像是「這幾個月在桃園地區,Gogoro已經成為最暢銷的單一型號車款,超越各式油車。」以此推估,不久將來,成長速度將會加快。

放眼台灣創業圈,雖然有不少團隊鎩羽而歸,但是,面對市場嚴峻的考驗,成長期創業團隊各有應對方法,從中脫穎而出者也不少。

比如,競爭最激烈的直播平台市場,光是台灣就有五大公司殺紅眼,其中,已有相當規模的17直播,就把資金、心力壓寶在尚未出現領導品牌的日本市場,試圖拉高公司整體獲利。

活動通則是透過差異化服務,抓住客戶與商業機會。活動通亞太區總經理黃柏翰認為,如何在維持既定商業模式品質與延伸新服務之間取得平衡,是能否快速成長的關鍵。不過,因為僅有少數團隊能在進入成長階段時,便做到損益兩平,甚至獲利的狀態。因此對於新創公司來說,挑戰會在於:如何吸引投資人以及創造正向現金流。

282_43封面故事圖表
圖/ 陳美如 / 製作

EZTABLE創辦人陳翰林坦言:「投資人想看的一定是最大效益。」他說,這正是成長階段與初創期的不同,以EZTABLE來說,影響成績單的重點就是東南亞海外市場。

「新創團隊要想辦法先證明自己能快速站穩台灣,而且一定要走出去,在守住主場的情況下,把重心放在海外市場。」之初創投合夥人詹德弘認為,若能做到這些,接下來最難的還是團隊管理。「尤其是過去那些管理學理論,很少談200人以下團隊該怎麼做。」他說。

此外,從政府單位的統計也能發現,創業五年後能存活的團隊,其實遠比想像更多,還有57%公司能生存。但活下來之後,能過得更好嗎?這是所有新創團隊的期待。

根據跨過B輪募資階段的台灣新創團隊經驗,加上A輪團隊的建議,邁向成長的幾個關鍵面向,包括商業模式、國際布局、現金流、股權設計與投資人、團隊管理和併購出場。也就是說,任何團隊想要從初早期跨越到成長期,都必須通過這六道艱難的關卡。創業,果然不容易。

創業小辭典

募資階段

募資階段代表的是第幾次獲得資金,一般來說並沒有嚴謹的定義,按照字母順序依序往下推。根據不同團隊屬性、投資人定調,也常見跳過種子輪,先從天使輪開始募資情的況,甚至在A輪即獲得大筆資金的情況也可能出現。

  • 種子輪(seed round):通常只有想法,產品和商業模式尚未成形。
  • 天使輪(angel round):硬體團隊通常已經有產品雛形,軟體平台則會開始推出服務。
  • A輪 (Series A):正式進入市場,開始驗證商業模式
  • B輪 (Series B):開始複製商業模式,邁向成長階段
  • C輪 (Series C):進入規模化,快速複製商業模式
關鍵字: #創新創業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