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時報的貼文怎麼決定?Facebook篩選步驟大公開
動態時報的貼文怎麼決定?Facebook篩選步驟大公開

假新聞、操弄選舉、濫用個資,過去一段時間Facebook就像是問題學生,接二連三地不斷闖禍。最新一季的財報多項指數成長放緩,擁有22億用戶的社群巨頭,除了流失大量年輕用戶,更削弱了許多用戶的信任。

「我們做了很多努力,而未來能做的依舊很多。」這是今天Facebook在亞太媒體線上會議中,最常提到的一句話,演算法時常改來改去的動態時報,除了成為虛假內容散布的溫床,更讓許多人對於內容呈現的依據感到困惑,而究竟這背後的依據是什麼呢?

揭開動態時報神秘面紗

「Facebook一開始就是為了讓人們建立更加緊密關係而生的。」今年二月Facebook修改演算法,強調為了回歸社群本質,將優先呈現親友、加入社團的貼文,品牌商、內容商的貼文將會大量減少。Facebook動態時報產品經理Sara SU,今天在亞太媒體線上會議中表示,動態時報上的內容會歷經四個篩選階段。

Facebook
演算法時常改來改去的動態時報,除了成為虛假內容散布的溫床,更讓許多人對於內容呈現的依據感到困惑,而究竟這背後的依據是什麼呢?
圖/ shutterstock
庫存(inventory)


動態時報上的內容,會從個人帳號的朋友、按讚的粉絲團、加入的社團中提取,這些所有可能會看到的內容,就是所謂的庫存。

訊號(signals)


隨著使用Facebook的時間疊加,庫存的內容又會相當多,這時候貼文的時間、貼文者、貼文內容,甚至是按讚、分享、留言、 tag等資訊,就會成為第二層的篩選訊號。

預測(predictions)


接著綜合庫存、訊號,去進一步預測用戶的興趣喜好。

分數(score)


最後,利用以上資訊做權重衡量,產生一個貼文的分數,來決定貼文呈現的應先順序。

虛假內容傳播怎麼處理?

從2016年美國大選的例子,可以觀察出社群平台已經從單純的社交平台,變成能夠影響甚至操弄大眾、選情、輿論風向的巨大機器,虛假消息正是近年動態時報面臨的一大關卡。

Facebook動態時報產品經理 Tessa Lyons告訴《數位時代》記者,具誤導以及傷害性質的內容,有各種不同的類型。「首先,一旦出現違反社群守則內容,或是假帳號,就會直接移除(remove);接著會降低(reduce)垃圾訊息等內容的排序;最後,會藉由顯示相關文章連結、提供更多故事脈絡的方式,告知(inform)用戶正在閱讀文章的真實性。」

Facebook
這些審查過程不可能完全仰賴人工,因此Facebook也開發機器學習演算法,來讓機器學習辨識虛假言論內容、假帳號。
圖/ shutterstock

白話來說,雖然有些內容沒有明顯違反Facebook社群準則,但仍有可能構成誤導或是傷害, Sara SU 表示,團隊會從蛛絲馬跡中找到線索,「像是如果有一個全新的帳號,但他卻在一天之內大量分享許多連結,一般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一種濫用的訊號。」接著就會透過告知(inform)的方式,讓用戶自行判斷要不要閱讀、信任或分享。

當然,這些審查過程不可能完全仰賴人工,因此Facebook也開發機器學習演算法,來讓機器學習辨識虛假言論內容、假帳號。媒體線上會議中,Facebook播放了一支名為「Facing Facts(面對現實)」的宣傳影片,用電影的拍攝手法,搭配內部員工堅定有自信的訪談影像、氣勢磅礡的配樂,試圖告訴所有在場的記者打擊錯誤訊息的決心。

影片中提到,對於錯誤資訊的界定,其實存在很多灰色地帶,因為事實的對錯有時候是很主觀的,很難用客觀的角度去認定,「這類內容Facebook可以拍拍屁股不管,但我們認為仍有責任檢視這些訊息是否被誤導。」

以影像來說,在AI、修圖軟體的演進下,很多時候真假難辨,像是今年二月,有網友在網路論壇Reddit發布一款AI工具,可以讓所有人輕易將影片中的人物「換臉」製作假影片,許多網友紛紛用這款工具將女明星的臉移花接木到動作片演員身上。

Facebook表示,不僅要針對文字內容審核,也會透過不同的工具,找到圖像的原始數據進行交叉比對,來檢視訊息內容是否被竄改,影像審查工作會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我們聘用了不同國家的員工,因為他們有著在地的生活經驗,可以更客觀的判斷。」Tessa Lyons說。

不能逃避的假新聞議題

除了網路謠言,假新聞的威力,可以更大程度的撼動輿論風向,這也是Facebook沒有逃避空間的課題。

Tessa Lyons表示,因為每個國家地區在新聞處理上的風格、問題都不同,因此會與第三方審核機構合作,會優先呈現受到認證的文章,而有疑慮的內容,就會降低在動態時報上的排序,如果知錯不改,會進一步移除廣告、內容分配的權利,同時也會在新聞下方附上相關連結,透過提升新聞素養,來優化平台上的新聞品質。

fake news
有疑慮的內容,就會降低在動態時報上的排序,若知錯不改,Facebook會進一步移除廣告、內容分配的權利。
圖/ shutterstock

「在假新聞的審查上,必須要很小心,很多事情不是自己一個人決定就可以,要跟大家一起合作,」Sara SU 表示:「每個地區都有各自有權威、可信任的媒體,像是你們台灣一定也有大家都相對信任的新聞機構,那麼我們就會跟他們合作。」

而未來不只是文字內容,隨著Facebook的影音內容越來越多,把關的難度也隨之提升。像是近期YouTube飽受許多不當內容的爭議,YouTube未能即時處理這些不當留言,以及撤下內容不當的影片,甚至演算法還會推薦用戶相關的影片,導致許多知名廠商的廣告在影片播出前露出,間接導致品牌形象受損,部分廣告商也停止在YouTube上下廣告,還因此增聘一萬名人力,協助審查影片內容。

Tessa Lyons表示,這將會是Facebook未來努力的方向,在照片、影片審查投入更多,尋找更多合作夥伴,建立通報機制,最後還是老話一句:「我們做了很多努力,而未來能做的依舊很多。」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創業到成功,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化身台灣新創最強後援、搶進全球科技商機
從創業到成功,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化身台灣新創最強後援、搶進全球科技商機

資誠(PwC Taiwan)在台成立55年,除協助企業成長與走向國際市場,也十分重視新創生態圈,為更好協助新創成長卓越,2018年,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Scale Programme因應而生,以「厚創新、後加速」為主軸,整合財務、稅務、法律、管理顧問等服務、以一站式平台協助智慧生活、智慧交通、ESG、金融科技、數位轉型、生技醫療、材料科技、智慧製造8大領域新創成長,以及促成新創、投資人與產業夥伴之間的鏈結,時至今日,不僅累計培育67個新創企業,更協助新創累積完成超過10億元的募資金額。

在日前圓滿落幕的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第六屆Demo Day中,有14家來自人工智慧、生技醫療、資安等領域的新創展示研發能量,吸引超過200位新創生態圈夥伴與會,共同尋找投資與媒合的新機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於會中表示:「Demo Day不僅是展示創新能力的關鍵時刻,更是跟投資人互動的好時機,建議『以終為始』的構思展示內容,例如,從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影響力與永續成長等角度切入,讓投資人與新創夥伴更了解自己;同時,也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梳理,讓產品服務更聚焦,團隊與業務持續成長。」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
圖/ 數位時代

第六屆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培育近20個新創,Demo Day展現豐沛AI與生技能量

有別於其他加速器,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的定位是「厚創新 X 後加速」,透過六大機制協助新創完成規模成長的目標:6個月的客製化輔導計畫、專屬業師定期陪跑,創新創業學院與專業課程,更串聯龐大的企業、投資人與國際網絡,協助新創持續壯大、穩健出海。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新創業服務主持會計師顏裕芳進一步指出:「本屆加速器培育的新創為歷屆最多,橫跨六大產業領域,不僅一對一深度輔導,更成功促成30家以上企業與投資人對接,平均每月舉辦一場媒合活動,此外,更透過橫跨20個國家的加速器網絡,更好協助新創在海外市場落地發展。」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創新創業服務 主持會計師 顏裕芳
圖/ 數位時代

在日前登場的Demo Day上,這股蓄積已久的能量全面爆發,在人工智慧、智慧生技醫療與智慧科技等領域展現令人驚艷的成果:

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生技醫療這個領域,不僅有「台灣牙易通」透過牙科資訊整合平台協助牙醫診所轉型,「鎂迪生醫」以奈米科學跟先進細胞追蹤技術進行創新癌症治療,「采風智匯」運用AI技術開發骨骼與心臟疾病輔助診斷系統以優化慢性病治療品質,還有「睿谷科技」展現以專利生醫陶瓷表面技術開發出的可吸收注射型人工骨、「久方生技」開發出的全球第二款無線手術刀等高階微創醫材,「益康生醫」以便捷的牙醫到府服務打破傳統就診模式,「唯寵」也展現新意,針對毛孩個體差異,開發出高品質、可靠的營養方案。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科技方面,同樣可圈可點。

例如,「迪威智能」展現以聲學AI技術打造的高效會議紀錄管理服務,「十論科技」協助企業將流程、知識與數據整合進AI系統打造新世代人機協作模式,「樂易創」透過AI加速音樂創作流程與靈感實現,「繁晶科技」專注於提供兼具低功耗與成本效益的基地台晶片解決方案以搶佔市場商機,「互宇向量」專注於國產光纖陀螺儀技術,「奇妙水」將廢輪胎橡膠轉換為全球首個符合GB/T15904-2020標準的再生橡膠粉,以及「艾斯冰殼」打造台灣自主研發的APP防護產品。

為延續這一波豐沛且蓄勢待發的創新創業能量,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宣布第七屆招募正式啟動,未來將持續以財、稅、法為基礎,陪伴更多新創朝規模化發展,同時,鼓勵創投、中大型企業加入新創生態夥伴圈,以持續完善的企業、新創與創投交流平台極大化創新創業的綜效。

新創規模化發展的另一選擇:以創櫃板躍向大未來

根據《2024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僅32.7%台灣新創已完成對外募資,若進一步細看募資階段,超過八成處於早期募資(天使輪與種子輪)階段,其次,因應政府的友善資本市場機制,新創團隊在國內IPO的意願隨之提升,較2023年高出6個百分點。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新創發展部研究員曹國榮表示,為協助企業在不同階段募集所需資源,櫃買中心建置上櫃、興櫃與創櫃等多層次市場,響應政府協助「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政策目標,將2014年設立的創櫃板蛻變為「創櫃板Plus」,透過增加推薦單位、簡化申請程序、廣納輔導公司、逐步優化登板公司體質以銜接資本市場等機制,扶植更多新創、創新與青年創業,以及挖掘更多隱形冠軍企業加入櫃買家族、進入資本市場,實現規模化發展。

「對新創團隊來說,加入創櫃板不僅可以免費享有公設聯合輔導、免辦公開發行(籌資成本低)、提升知名度、吸引人才與凝聚員工向心力、逐步擴大經營規模,更重要的是,不用公開發行股票即可創櫃,不會影響股權結構、決策下達等。」曹國榮表示,登錄創櫃板後,將享有豐富資源與友善措施,如擇優參加「創櫃菁英選拔會」、擇優補助「創櫃菁英課程」,以及協助強化公司財務業務體質等。「從2014年至今,已有30家創櫃板公司成功上櫃掛牌,接下來,將與資誠等輔導夥伴合作,期望協助創新企業在發展階段獲取關鍵資源,加速成長,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創造企業成長之動能,激發企業交流合作的火花。」

PwC
圖/ 數位時代

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第七屆新創徵案中,期待全方位協助新創企業創造高峰,歡迎各界新創潛力新秀踴躍參與。更多有關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 Scale Programme,請至:https://www.pwc.tw/zh/services/start-up/scale-up.html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