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行動軟體市集App Store與Google Play對所有上架軟體,都抽取營收的三成費用。近期由於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的Android測試版不透過Google Play直接釋出,預期得以省下三成營收入袋,使得Netflix、Spotify也傳出意圖避開軟體市集抽成。
事實上,多年來已有諸多軟體廠商不斷折衝,市場上也存在數種平衡方案,惟許多行動軟體市場晚進者不易熟知,筆者簡單介紹如下:
一、差別訂價
透過自家官網購買的價格,與透過App內購價格,做差異化,反應出App內購的通路費用。就像是買同樣一瓶飲料,消費者在大賣場或便利商店,價格不同。KKBOX便採用了這種方案,在官網上訂購月費為149元,透過App內購則為180元。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前Apple曾意圖規定App內購價格不得高於外部購買的價格,但最終撤銷了。
因此差別訂價可說是最佳折衷方案,但也可能讓消費者混淆。
二、App內不實作購買機制
意即使用者只能透過自家官網購買內容,而App成為純閱讀器,亦不得提供連到外部購買機制。這種方案僅適用品牌商品已相當明確且具有名氣,因為使用者無法從App內直接得知有外部購買機制。
這是當年Amazon Kindle所折衝出來的方案,隨後其他線上電子書店也跟上,因此成為電子書店App的主流作法,也是近期Netflix與Spotify正在嘗試的方案。
三、自行釋出
意即不透過App Store、Google Play等軟體市集發行,直接對使用者釋出軟體安裝程式。這相當於回到過往發行軟體的方式,當然也就不會被抽成或被下架。
然而,這首先在iOS平台上幾乎是不可行的,因為蘋果僅允許有付開發者年費的應用程式,才能安裝到其他使用者的裝置上,而即使利用蘋果開發者企業版帳號來發佈,也可能遭蘋果以不符使用規定而撤銷。此外,要求使用者操作Xcode來sideload app也幾乎不可行。
在Android平台上,自行散佈軟體安裝程式雖然可行,這也是遊戲《要塞英雄》預計採取的方案,但也就需自主擔負起,軟體市集的既有功能。
譬如,行動軟體市集的架構,大幅提升了資訊安全水準,使得一般人得以放心使用手機安裝軟體,不再像以往使用傳統電腦容易中毒。但《要塞英雄》Android版安裝程式卻在第一天上架時,就被Google安全研究員發現嚴重的資安漏洞,可能被置換成惡意軟體。
儘管後續更新已修復此問題,但這也凸顯出此方案,所需付出的資訊系統開發成本,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容易。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