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Google,一般人聯想到的是Google Maps、Gmail、Search、Maps、YouTube、Android和Google Play等破10億人次使用的熱門服務,而不是Google Cloud。但以現在來說Google Cloud重要性遠超越上述這些服務。
「到了2020年,Google將會成為一家雲端公司。」這是Google 2016年雲端大會時,技術基礎架構資深副總裁霍爾澤(Urs Hölzle)許下的豪語,讓外界感受Google雲端轉型的雄心壯志。
今年撇開今年Google Cloud Next19推出的新技術,若要兩個關鍵字串聯整場大會,從線上到線下訪談的分析,我想會是 關係(Relationship)與連結(Networking)兩個詞。
雲端業務對Google來說有多重要?
時至2019年,離Google內部訂下的目標時間僅剩一年,Google還沒變成雲端公司,廣告仍然是Google營收主力,轉型尚未成功。近三年Google的廣告營收佔總體營收比正在下降,但降幅不明顯,2018年廣告業務營收1,163億美元,相比雲端部門在內的「其他」領域營收199億美元,仍然有5.8倍的差距,Google去年首度公布2017年第四季雲端業務帶來10億美元營收後,就再也沒有提過了。
另外,外界也以「尷尬的局面」形容Google雲端面臨的處境以公有雲市佔率來看,亞馬遜的AWS的確是市場主宰者。AWS以41.5%的份額保持第一,並保持強勁的成長空間,微軟Azure以29.4%在後,而Google的3%和前兩者有不小差距。AWS對Amazon來說,不僅已經是三大營收來源之一,而且還是利潤引擎,推動Amazon利潤成長。而Office 365、Azure、Dynamics 365等微軟雲端業務營收,也以每年50%以上快速成長中,表現亮眼。
新掌門肩負何種重任?關係(Relationship )!
2018年也是雲端部門「技術女神們」紛離,人事盤整的一年。Google雲端的軟硬體兩大女王,擔任執行長的戴安.格林(Diane Greene)與擔任營運長戴安.布萊恩(Diane Bryant)雙雙離職,人工智慧暨機器學習研發團隊技術總監理李飛飛與Google Cloud AI研發主管兼Google AI中國中心總裁李佳也都離開,雲端部門進入盤整期。就在此時前Oracle前甲骨文產品研發總裁托馬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加入了Google。
Google沒有對外說明過為何庫里安加入?但Google官方提供給媒體的簡歷中的「企業關係」四個字透露了端倪。「近30年的工作經驗造就了他對工程、企業關係和大型組織的領導能力有深刻的了解。」庫里安在Oracle工作了22年,近期曾任產品開發總裁。在此之前,Thomas曾在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和業務經理。
Google公司本來一直就以技術領先為優勢,2015年來雲端部門延攬技術女神們後,容器(Container)、無伺服器(Serverless)、資料庫(DataBase)、AI專用晶片TPU與Cloud AI平台等技術推陳出新,但Gogole卻也陷入了「技術領先者困境」。
也就是說,雖然是技術領先者,但很難變成獲利回收,比較之下,市場領先者,AWS所有技術往往並非領先者,但更接近市場需求,更接地氣,推出服務時更迅速。
因此庫里安的任務就是要「扭轉」企業對於Google企業支援不足印象,營造好「企業關係」,相比格林(Diane Greene)開疆擘畫,他更像是「做事的人」。除了技術,對企業來說,上雲後,有任何問題時都能馬上找得到「對的人」解決問題更實際更重要。
Google雲端的變與不變
庫里安上任才短短10週,若要說整體組織有什麼大轉變還太早,不過,在方向上「本質」已有不同,雲端部門強調的不是產品品質,而是產品「服務」,和企業的「溝通維護」最為關鍵,也就是維繫、修補顧客對雲端服務的抱怨與需求。
Google Cloud將迅速擴增銷售團隊,拉近與AWS與Azure的差距。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庫里安指出,「現在銷售團隊的規模大約只有AWS和微軟Azure的十分之一到十五分之一,兩年後團隊的規模會達到對手的50%。」
庫里安也和分析師透露,努力幫銷售團隊解除限制,更有彈性,增加業績表現。舉例來說,在過去,Google雲端銷售員想特別客戶打折的話,需要10名以上主管批准,交易折扣還需要客戶簽署保密協定,律師必須全程參與。
Google也丟掉技術語言與「非技術」高階經理人溝通。去年的Google Cloud大會訴求對象是IT部門或技術長,以工程為導向,但今年明顯改針對執行長、財務長、行銷長等「非技術」高層,並且鎖定各健康照護、金融服務、娛樂與媒體、零售、製造與工業以及公部門與教育等七大大產業,以大型企業為主,而非小型新創。
並且把技術滲透到產業當中。以Cloud AI為例,2018年年初推出時,強調的技術與平台的泛用性與通用性,今年針對零售產業設計的解決方案,包括Vision Product Search(一般通用版)以及Recommendations AI(測試版),幫助零售業者利用AI處理各自的獨特業務案例。客服領域是企業導入AI的先鋒,因此雲端部門特別針對客服推出Contact Center AI(處於測試階段),可在Google AI的協助之下幫助企業建造現代、直觀的客戶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