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銀行」純網銀鎖定同溫層商機,策略長:這是一場Unfair Game
03

「將來銀行」純網銀鎖定同溫層商機,策略長:這是一場Unfair Game

隨著金管會公布純網銀3家都上榜,2020年將來銀行開業時間也進入倒數,今年才剛上任的策略長吳建頤,接受《數位時代》專訪,除了暢談在服務、產品上創新的信念,他說還要把「美學概念」帶進金融產業。

隨著金管會公布奪照榜單,純網銀2020年開業的目標也進入倒數,釋照前市場普遍認為「國家隊」將來銀行是「本土保障名額」,但今年才剛上任的策略長吳建頤認為,這場仗從一開始就不好打,「對新進者來說,這都是一場Unfair Game(不公平的遊戲)。」

為什麼這麼說?開放銀行(Open Banking)第一階段測試預計7月底上路,各銀行積極開發API,加速推出創新應用;為預備純網銀來襲,傳統銀行近期強打廣告,新數位服務陸續推出,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純網銀開台前,消費金融服務市場早已是戰國局面。

而不拚速度,拚創新,一向強調合法合規的將來銀行,在釋照結果公布前,系統還沒建、合約也還沒簽訂。儘管起步最晚,但吳建頤信心滿滿的表示,在2020年底前,將來銀行的各種金融創新將會風起雲湧。

金管會釋照前,市場普遍認為將來銀行是「本土保障名額」,這樣的說法對團隊來說是包袱嗎?吳建頤說形容此時「就像是Airbnb要去跟飯店競爭。」這場仗從一開始就不好打,「我們無法控制別人說什麼,的確有一些困擾,只要做出好的東西,我不在意。」

打造有感的金融服務,將來銀行要搶「同溫層」商機

提供傳統銀行沒有的價值,是純網銀最大的武器。吳建頤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除了暢談在服務、產品上創新的信念,吳建頤還提出「金融美學」概念,他並語帶預告的表示,將來銀行的策略是:搶攻同溫層商機。

將來銀行要做的,並非傳統銀行鎖定的大眾市場,而是要替過去沒被注意到的客群,用金融創新解決問題,吳建頤把它稱為「同溫層」商機,目前內部已經至少規劃四個同溫層。

在吳建頤眼中,儘管台灣金融普及程度相當高,年輕人要開戶、辦信用卡門檻也不難,但這並不代表金融服務已經完善,讓金融服務可以更好的關鍵,在習以為常的生活細節中。

將來銀行策略長吳建頤
iPhone出來前,大家會覺得Nokia好用,我們不應該覺得金融服務就是這樣。

舉例來說,沒有實體分行的純網銀,需要重新建立民眾的信任,將來銀行皆由本土企業組成,是唯一沒有文化差異的隊伍。

占股41.9%的中華電信,是將來銀行第一大股東,針對中老年族群在行銷上,若強打與中華電信的關聯性,品牌信賴度高,就會變成一項優勢,可以做到market segmentation(市場劃分),讓長輩也能接觸到純網銀服務。

這樣的例子無所不在,吳建頤舉例,有一次媽媽住院開刀,出院那天正好碰上周日,醫院不收信用卡,28萬的醫療費必須付現金,痛點是什麼?一個銀行帳戶用ATM提款,一天最多只能領十萬元,即便在ATM普及的台灣,卻也不是每次有資金需求時,都能被滿足。

另外,吳建頤觀察到的另一個痛點是「繳費不要逾期」,一般人透過設定自動轉帳,在信用卡帳單到期前自動帳戶扣款,避免逾期繳費的問題,「然而把扣款這關鍵的一步授權給銀行做,用戶便失去財務最終控制權。」

吳建頤說,繳費是需求,遲繳是痛點,「消費者在意的是不要遲繳,更不願意早繳。」將來銀行的服務,是取得中間的平衡,讓用戶緊握財務的控制權,又不會落得遲繳的窘境。

被顛覆的不只是服務,吳建頤還提出「金融美學」概念。跟其他產業相比,金融業比較少花資源強調美學設計,以致於現在多數的金融服務、產品界面都稱不上好看,採訪時吳建頤激動的說:「真的太醜太醜了。」

Nubank
德國的「N26」、巴西「Nubank」等純網銀業者,在產品介面設計上,都採用簡潔線條與大膽配色。
圖/ Nubank

德國的「N26」、巴西「Nubank」等純網銀業者,在產品介面設計上,都採用簡潔線條與大膽配色。近年許多銀行推出數位帳戶服務,介面設計美感已經慢慢改變。純網銀雖然沒有實體分行,現實生活中所看到廣告、介面設計也會進一步影響使用體驗,「設計」、「美感」會是將來銀行希望重塑外界對金融服務印象的一大重點,「要用不一樣角度切點切入市場,不然不會贏。」吳建頤說。

吸納跨領域人才,吳建頤:思維要改,千難萬難

曾經待過中國信託、國泰金控、國泰世華銀行、國泰證券的吳建頤,在金融圈打滾多年,加入將來銀行前,在中租控股待了五年,曾推動與Yahoo!奇摩購物中心合作「零卡分期」服務,中租是銀行企金放款部門,無論是定價、產品等思考邏輯,跟銀行都有很多不同,「當時的磨練,顛覆我對銀行既有的看法。」

將來銀行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家有銀行牌照的科技公司,需要大量跨領域人才,成員來自IT、金融、做過電商、網路服務等產業,加入團隊這半年的時間,吳建頤發現,許多銀行背景的員工,很難拋開舊有的金融思維,「較大的衝突,是人的思維要改,千難萬難。」

將來銀行策略長吳建頤
在獲客方面,吳建頤提出「同溫層」商機,意思是針對不同的市場族群,推出符合個別需求的服務。
圖/ 攝影 / 蔡仁譯

相較於LINE、樂天,外界認為將來銀行的劣勢在於,沒有成功經驗可循,除了缺乏既有生態系基礎,客戶也必須從「零」開始經營。吳建頤不這麼認為,沒有包袱、沒有顧慮,反而是一項優勢,生態圈建立的樣態、合作的夥伴,甚至是生態圈經營手法,可以不受既有框架限制。

在既有的股東外,將來銀行對外部合作夥伴也敞開大門,吳建頤透露,目前已接觸了三家電商、兩家便利商店,「我常常跟內部說,多想一點、多做一點, 事情就會做的不一樣。」未來的純網銀,將以創新服務顛覆大眾對銀行的認知。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純網銀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