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廠聯電於昨(24)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布2019年第二季財報,營業收入為360.3億元,比起上季成長10.6%。本季毛利率達到15.7%,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7.4億元,每股盈餘(EPS)為0.15元、為近一年的高點,聯電總經理王石在線上法說會中表示,第二季整體表現比當初(第一季)預期要來的佳。
其中,在第二季裡晶圓代工營收達到360億元,較上一季成長10.6%、營業淨利率為5.3%。法說會前最受法人關注的產能利用率方面,第二季整體產能利用率達88%,比上一季83%有所提升,整體出貨量為173萬片、約當8吋晶圓。受惠於低階、中階智慧型手機,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無線通信晶片的需求上升,也直接反映在12吋晶圓營收的貢獻上。
終止和艦案影響輕描淡寫,但可能已造成內傷
至於日前宣告中止子公司和艦芯片在中國上海證交所的上市申請一案,王石也解釋這個決策並不會影響聯電在台灣或是中國市場未來的成長,整體影響是相當有限的,大方向,和艦依舊會是未來聯電在中國發展的重要基石。
但是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確抱持比較保守的看法,她表示終止和艦案可能會對聯電在全球產能的布建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當競爭對手格羅方德也開始往成熟製程這塊聚焦的時候,競爭對手一多起來,聯電該如何去凸顯自己的競爭優勢更顯重要。(網路巨擘與資本市場將如何改變半導體產業?)
客戶需求能見度低,5G將成為救命仙丹?
展望第三季,聯電預期整體晶圓出貨量將季增2~4%,美元計的平均銷售價格(ASP)將比上季增加1%,法人預估營收可望達到季增3~5%左右,毛利率預估則是持平、介於14~16%之間,至於第三季整體產能利用率,聯電也預估將能達到87~89%之間。
從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發現,至2023年整體晶圓代工市場的複合年均成長率將會是4.5%,市場營收可望於2023年達到783億美元。這與法人預估聯電第三季營收增加的表現相去不遠,但聯電第三季、甚至接下來主要成長動能為何?
王石表示,整體局勢因為受美中貿易關係而造成市場的不確定性,且整體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客戶將持續進行庫存管理,2019下半年的需求能見度將會降低。
但受惠於5G以及8K電視、LDDI(大型顯示驅動器IC)等強勁需求下,以及通訊、消費性產業類別依舊在第三季有相對需求的情況,將是帶動8吋產能的主要來源。至於在通訊產業這塊上,王石也強調主要需求還是來自智慧型手機。(台積電預測第三季營收將增加18%,成長動能全靠它)
著眼發展成熟製程,布建產能將是決勝點
至於在製程表現方面,王石表示28奈米在今年已經是谷底的狀況,通訊及消費性產品將會是驅動28奈米的主要動能,自第一季、第二季的表現上是呈現逐漸回溫,預計第三季將會開始呈現持平;而目前聯電在22奈米的時程規劃上,預計將會在2020年的時候進入量產,且主要聚焦的類別一樣是消費性領域的產品,如此將對未來毛利率表現能有所提升。
整體而言,聯電目前在晶圓代工上依舊以成熟製程技術上聚焦,但是劉佩真也點出,成熟製程的相關應用包括車用、物聯網等,若是不能在這塊市場有更多產能的表現、搶下更多市占率,可能會錯過目前在成熟製程的市場。
因此面對大環境的不確定因素,除了仰賴半導體市場對於未來5G的展望外,王石也直言,接下來聯電將持續進行有著提升公司晶圓製造競爭力的各種措施,整合他們的各項優勢,以集中資源提供客戶更多元化的技術平台。
責任編輯:陳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