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青年鑽研「Python+股市」,開課教學生打造「選股策略」賺進千萬身價
28歲青年鑽研「Python+股市」,開課教學生打造「選股策略」賺進千萬身價

在線上募資教育平台Hahow的所有課程中,以學生人數來排名,第5名與第13名的課程「用Python理財:打造小資族選股策略」與「用Python理財:打造自己的AI股票理專」的教師是同一人——年僅28歲的韓承佑,靠著這兩堂熱門課程,為他帶來千萬等級的收入。

結合Python與理財教育,兩堂課加起來共有7,688名學生,原先以為教師就算年輕,應該也是個在股海呼風喚雨的「名師」,韓承佑卻是個在2017年才投入股市的「新手」。

不過,他並不強調自己的股市操作的「實績」,更希望推廣的是用Python將選股策略「具象化」的過程。在課程內韓承佑也不強調操作的結果,讓數據說話,就是他最大的代言人。

遠赴法國唸書,為了讓資產「增值」投入股市

韓承佑就讀中央大學電機系、台灣大學電子所,打下了程式設計的基礎。在2017年更遠赴法學巴黎南區大學資工所攻讀博士學位。

當時,韓承佑是拿著獎學金前往法國,他同時在思考雖然有獎學金,但在國外的消費仍然相當高,是不是能透過投資讓留學生活好過一些。

於是他拿了其中一小部分的資金開始投入股票市場,「但講真的,一開始操作股票有點蠢。」韓承佑說,「就上網看有名的大師,再加上自己胡亂分析,覺得好像有在分析,但其實都是道聽途說。」

原先想要靠著投資,在國外能過上好一點點的生活,但卻只帶來更加不安定的紛擾。「每天都想看盤、想知道漲跌,沒辦法放寬心。」韓承佑說。

而在最後虧損的的情況下,韓承佑認賠殺出,下定決心好好研究股市,同時搭配程式設計,希望能透過程式來決定投資的選股標的。

從鑽研股市到開設線上課程

除了了解選股的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之外,韓承佑也開始拆解市面上的選股程式,「有些選股程式每年要6,000元,但是功能真的很簡單。」那段時間是韓承佑寫選股程式最有動力的時刻,因為他知道短短幾行程式,每年可能就有6,000元的訂閱價值。

他開始把不同的選股策略編寫成程式,再去回測股市的歷史走向,慢慢綜合出自己的選股策略。同時,他也撰寫FinLab部落格,將Python與股市的結合心得,分享給所有人。

到了2018年初,在朋友的建議下,韓承佑到Hahow開設課程,「剛好也可以有個比較系統性的教學,部落格東一篇爬蟲、西一篇策略太亂。」韓承佑花了兩個禮拜把募資頁面的資料填完,在目標開課人數那欄,他只填了30人。「有人來上就很開心了啦,只是希望可以把Python結合投資的概念推廣出去。」

舉例來說,他用自由現金流健康、股東權益報酬率正向、營業利益成長率等指標篩選出值得關注的股票,同時也會講解選擇這些指標的原因。但重點不在最後的選股結果,而是如何「篩選」的過程,他希望所有學生能從上百種選股策略中選出自己喜歡的,也有能力製作成程式自動篩選。

最後,在募資的30天期間,共有超過2,800人報名Python理財的課程,高達9300%的完成率。之後的兩個月內,韓承佑在白天上完博士班的課程後,下課回家就埋首於課程製作,是他認為最辛苦的一段時間。

不是報明牌,而是希望學生能打造自己的選股策略

之後的故事也就像一開始說的,第一堂Python理財課已經有5,000+人購買、第二堂課也將近3,000人,直到訪問當天,每月都還有近100人購買課程。

對於非股市名師出身的韓承佑認為,自己的課程最站得住腳的地方,就是透過程式讓「財經數據」自己說話。如Python理財課,他會告訴所有學生每一條選股策略寫成程式的方法,以及套用在歷史數據上獲得的報酬率。標準的「給釣竿」類型。

我們的實力不重要,而是真實、客觀地呈現數據的真實性,我喜歡做武器的製造商,讓學生們都擁有自己的武器 。」韓承佑說,「我們不是要發放股票清單,而是讓所有人都能找到適合的策略,寫成程式。」而靠著兩堂線上課程拿到一大桶金的他,也決心未來會投入創業,持續鑽研程式與股市。

最後問到韓承佑目前的投資狀況,他點開了對帳單,今年的報酬率站上了雙位數比例。但就算如此,投資理財有賺有賠,買了課程也無法保證照做就一定賺錢。打開訂閱學習平台PressPlay,頭部的教師也有相當高的比例是財經類型,也有將近5,000人訂閱的熱門財經課程。

購買理財課程是一種集體恐慌,又或者證明了台灣真的普遍缺乏理財教育?難以下一個定論,唯一確定的是,又誕生了一位30歲以下的千萬富翁。

責任編輯:蕭閔云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