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阿里巴巴杭州雲棲大會上,最重要的消息就是創立2年的「阿里巴巴達摩院」(Alibaba DAMO Academy)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檯面上是晶片連發,但檯面下是阿里雲AI生態系正在茁壯。
包含人工智慧晶片「含光800」,目前達摩院旗下的半導體公司「平頭哥」還有RISC-V晶片處理器「玄鐵910」以及晶片設計平台「無劍平台」,共三大產品。
不僅意味阿里巴巴在硬體研發方面有所進展,更重要的是,往後阿里巴巴就有屬於自己的AI生態系統,其中包含晶片、阿里雲到各種終端應用。
當然,目前阿里雲以及平頭哥晶片的最大用戶還是阿里巴巴本身,像是語音助理天貓精靈、菜鳥物流的無人車等等,都是阿里巴巴產品的重要應用場域。
不過,在未來阿里巴巴也將把雲架構與晶片搭著賣;當產業想要投入AI與數位轉型時,無論企業主是需要硬體還是軟體,又或是雲架構中的任何一層服務內容,阿里巴巴都已經有相對應的產品。
明確應用需求,帶動AI發展
在今年的雲棲大會第二日的主論壇上,阿里巴巴以自有的服務為主軸,說明AI以及阿里雲可以怎麼運用。
阿里雲智能副總裁、產品與解决方案管理部總經理馬勁指出,發展人工智慧有三大秘訣:深化算法、深化效率、深化產業。
深化算法與深化效率往往相對容易明白許多,不過深化產業往往卻是人工智慧應用從實驗室到現實的最大鴻溝。
馬勁提到,在過去幾年裡,AI在象棋以及圍棋上贏過人類冠軍,讓人們認為AI無所不能。「但是現實生活非常豐富,AI不僅僅是能夠下棋而已。」不過,也必須要有明確的應用需求,產業才會有改良的方向。
他以淘寶的「拍立淘」服務為例指出,「這是源於很原始的需求,我可不可以拍一下照片就知道哪裡可以買這件衣服。」
不過,這些簡單的需求背後,其實都藏著複雜的技術基礎。像是現在,透過智慧語音電視,就可以與阿里雲AI對話,進而挑選想要看得影片內容。這個簡單的應用場景,其中卻會使用到聲紋辨識、精細搜尋、指代內容理解等等技術。
「今天只要登入阿里雲,就可以使用阿里經濟體內部這些最前緣的技術;阿里的AI就是大家的AI,」馬勁這樣說。技術已經準備好了,不過要怎麼應用,就還得看產業中的創新能量在未來會如何發揮。
責任編輯:陳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