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219天!燦坤新任總座李佳峰的「獨家、首賣」策略,能否轉出新局?
深蹲219天!燦坤新任總座李佳峰的「獨家、首賣」策略,能否轉出新局?

用「沈潛」來形容燦坤總經理李佳峰,似乎有點太矯情,但是新官上任後219天除兩場公開活動外,不主動跟媒體面對面,原因還在於對燦坤的現況,他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現在有把握了嗎?李佳峰回答得還是很含蓄,表示會繼續努力,不過219天以後的今日,他為燦坤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局面,這段時間的佈局也將開始發酵。

燦坤 李佳峰
李佳峰自入主燦坤總經理219天以後,首度正面接受媒體詢問,也分享這幾個月在燦坤的佈局跟對於未來的規劃。
圖/ 簡永昌/攝影

過去媒體曾大書燦坤表現每況愈下,即便今年度以3C通路來說依舊稱王,但老二全國電子的成長速度市場有目共睹,李佳峰拿什麼來拯救這個被網友戲稱是「黃色鬼屋」的燦坤?

獨家三品牌,靠產品自帶流量轉現金

「產品帶來流量、流量就有機會轉化成業績。」這是從小米轉戰燦坤的李佳峰思路,他說只要有好的產品就能在市場創造聲量、同時為通路帶來流量,而這些流量也是轉化成現金的動力。

不過燦坤畢竟是通路、小米也不是人人都當得起,如何複製這套武功心法?李佳峰說就是積極佈局「獨家」、「獨賣」、「首賣」的產品。讓燦坤可以跟品牌溝通搶先其他通路、或是取得獨家販售的產品,替消費者帶來吸引力。

小米燦坤合作記者會
上個月宣布與小米的合作,是李佳峰現在針對如何衝高業績的一種方式:積極引進優良的產品,讓產品自帶流量之後就有機會創造業績。
圖/ 簡永昌/攝影

他也透露,今年4月引進的石頭掃地機器人,替燦坤在清掃產品的市佔率提升到17.8%、緊接著上個月宣布跟小米合作,也是他口中創造客戶流量的方式。

他同時宣布,將獨家引進包括睿米Roidmi、華米Amazfit、易來Yeelight等三個品牌,他認為這些都是目前台灣消費者心中海外代購的熱門夯品,用取得獨家販售的吸引力、以及有競爭力的價格來創造人流,希望能帶動通路買氣。

燦坤餐敘 獨賣商品
李佳峰表示,目前門市約有逾250品獨賣商品,希望未來可以上看500品,讓新的燦坤可以在消費者心中創造出不同的價值。
圖/ 簡永昌/攝影

當然他也不否認,這樣的方式也只是一種解法,是否真能步入勝利的殿堂,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燦坤改頭換面,新型態店面明年第一季登場

此外,李佳峰也幫燦坤的Logo改頭換面。他透露公司透過匿名的方式將TK3C的域名給買下來,大動作的把公司的信箱、電商的網址都換了一輪外,也重新設計Logo、改掉穿了11年的舊制服,同時也計畫要有全新型態的店面問世,希望能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燦坤。

燦坤餐敘 新Logo
買回了TK3C的域名,李佳峰也大動作的調整了Logo、希望能為品牌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圖/ 簡永昌/攝影

反觀全國電子在二代店型Digital City的表現亮眼、為全國電子帶來嶄新明亮的形象,身為市場龍頭的燦坤門市,有些即便是在精華地段依舊略顯老舊不堪。

李佳峰表示,由於成本的考量目前沒有規劃淘汰任何一間門市,除了可能用新舊合併的方式讓舊的門市能有新氣象外,正在規劃的新型態店面,也將導入模組化的室內設計,讓每個品牌都能有開放的展示櫃臺,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問世,至於預計展店的數量?他只透露會以六都先出發,展店數量還在規劃中。

未來店內的設計,主視覺黃色將會降至20%左右,搭配黑色、灰色系,希望不要太過搶眼卻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即可。

燦坤餐敘 新店型
新店型也積極找尋店面,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問世,首發的地區也將以六都為物色落腳首選。
圖/ 簡永昌/攝影

經營電商不拚速度!靠精準行銷導流顧客到實體店

有了產品、有了門市,李佳峰的第三個挑戰就是電商TK3C!電商在李佳峰入主之前就已經存在,但是過去的業績大約佔整體營業額的6-8%左右,如今他要如何在廝殺激烈的電商市場,讓TK3C起飛?

李佳峰說,TK3C不會去溝通速度,雖然在台北市希望還是能維持在6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中,但因為佈建倉儲、送貨系統對現在的燦坤來說負擔太大,TK3C其實就像是另一家燦坤的門市、只是是在線上。

燦坤TK3C
電商的部分也是李佳峰積極佈局的一塊。大動作改版網頁、手機使用介面,希望能更貼近使用者習慣,也期望透過精準行銷導流消費者到門市購物。
圖/ 翻攝TK3C官網

將來TK3C會盡力協助實體店面進行人流的導購,達到OMO(Online Merge Offline)的效益,燦坤將會透過過去30年來所累積的400萬會員數據,將線上跟線下的客戶資料做串連,透過消費者在線上的購物、搜尋軌跡,投放客製化的廣告訊息給消費者,並積極跟品牌合作,希望能提供客製化的折價券,消費者可以選擇在線上使用、也能帶到實體店面折抵。

李佳峰還強調一點,現在TK3C平台的模樣就像是一個精選店,類似我們對於選品店的概念。

不過消費者一般所熟知的選品店,通常都以民生消費品如服裝、美妝等為主,主力在週期短且金額範圍廣的商品。但是家電等耐久財對消費者來說,短則數年、長則10餘年才會因為壞掉而更換,要怎樣用精選店的概念來打家電這塊市場?李佳峰說會盡可能在一些汰換週期短的產品上做佈局,但是細節還在規劃。

方法是否真能解決困境?有待時間驗證

對一個新上任的總經理來說,219天或許不長,但是創造出第一次會員特典全民購物節比上一次成長近3成的業績,某個層面來說「開放」所有顧客的心態可能是下對了第一步棋。

不過這219天對於燦坤的規劃,李佳峰想做的太多、能做的有限,每個期望能帶動燦坤起飛的動能都還看不到一個明確的未來,但這或許是面對強敵環伺、不得不變的燦坤,一條必須走的險路。

對於自有通路與品牌經營,李佳峰還是很有自信,接下來要如何帶領燦坤迎向正成長、持續保持龍頭地位,是他最大的挑戰。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小米 #燦坤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