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ybertruck電動皮卡前衛登場,股價卻大跌!華爾街分析師的擔憂是什麼?
特斯拉Cybertruck電動皮卡前衛登場,股價卻大跌!華爾街分析師的擔憂是什麼?

「大約一百年以來,卡車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而我們希望做些不一樣的事。」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如是說。公佈電動皮卡車計畫兩年後,今日於洛杉磯舉辦的發表會上,特斯拉終於向外界揭開這輛「Cybertruck」的面紗。

Cybertruck外型超脫大眾對皮卡車的既有印象,有稜有角的凌厲線條前衛得不似這個時代的車款。綜合馬斯克過去所述,Cybertruck極具未來感的造型,部份啟發自《銀翼殺手》與《007:海底城》兩部電影。(編按:金屬感的車身造型,來自電影《銀翼殺手》,以及受《007:海底城》中的潛艇車啟發)

先前接受訪問時,馬斯克便表示,「當我揭露它(Cybertruck)時,肯定有人說「噢,這長得一點也不像卡車,我不想買它。」如今看來,這句話顯然有其根據。

tesla truck musk
馬斯克在洛杉磯的發表會上,向外界揭露電動皮卡車Cybertruck。
圖/ Tesla

續航力達800公里,加速能力媲美跑車

特斯拉預計將推出3種款式的Cybertruck,單電動馬達後輪驅動版本售價39,900美元;雙馬達全輪驅動版本售價49,900美元;三馬達全輪驅動版本售價69,900美元,三者在續航力、加速上也有所差異。

以性能最佳的三馬達版本來說,一次充滿電可持續行駛500英哩(約800公里),牽引力達1.4萬磅,且有著媲美跑車的加速能力,從0加速至60英哩(約100公里)只要2.9秒。

目前Cybertruck已在特斯拉官網上開放預購,只要繳交100美元訂金即可下單,不過正式交車預計要待2021下半年。

能擋9mm手槍子彈,鐵鎚、鐵球實測「防彈卡車」Cybertruck

除了卡車的性能外,藉由不同以往車體框架技術的外骨骼結構,及30X冷軋不鏽鋼製的車身,Cybertruck的防護力也是馬斯克強調的優勢,他聲稱車門可以擋下9mm手槍子彈。

tesla truck 2
為展現Cybertruck的防護力,特斯拉特意讓設計師拿鐵鎚上陣親測。
圖/ Tesla

為了展示Cybertruck出色的防護力,馬斯克刻意安排一個橋段,讓首席設計師弗蘭茲.馮.霍爾茲豪森(Franz von Holzhausen)拿著大鐵鎚敲擊卡車車門,且沒有留下任何凹痕。

不過,與敲擊一般車門時相比,霍爾茲豪森朝Cybertruck揮下鐵鎚時,明顯「手下留情」了,因此這部份有些作秀的嫌疑。

然而測試最新款「裝甲玻璃」時踢到鐵板,霍爾茲豪森連續兩次朝車窗扔出實心金屬球,車窗都應聲破裂。「或許這有點太困難。」馬斯克說,「我們會在之後修復這項問題。」

另外,根據官網上的資訊,Cybertruck也會搭載自動駕駛技術,Autopilot依舊是標準配置。

發表會中特斯拉還秀出一台電動全地形摩托車(ATV),其俐落外型立刻吸引眾人目光。據悉,這輛ATV可透過Cybertruck進行充電,但可惜的是,馬斯克並未公佈定價或發售日期,短期內恐怕無緣與民眾見面。

tesla truck atv
Cybertruck發表會上現身了一輛電動全地形摩托車,不過官方並未公佈售價與發售時間,恐怕短時間無緣相見。
圖/ Tesla

皮卡車利潤高、市場大,特斯拉7年野望終實現

縱然長久以來,特斯拉電動車一直被視為有錢人的玩物,馬斯克進軍卡車領域的野望卻早在7年前就已萌生。2012年,他在推特上描述了打造特斯拉「超級卡車」的願景。

這些年,馬斯克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便不時透露特斯拉正著手打造一輛卡車,2017年11月正式發表的重型卡車Tesla Semi,可說是他們正式踏入這塊市場的第一步,當時也一併曝光了Cybertruck概念圖。(延伸閱讀:續航力800公里!特斯拉電動卡車正式登場,可望翻轉貨運業

目前皮卡車約占美國新車銷售的14%,研究機構聯博投信資深分析師湯尼.薩柯納吉(Toni Sacconaghi)指出,皮卡車市場大,美國皮卡車每年銷售達300萬輛,且平均銷售價格高,擁有更好的利潤率。

汽車研調機構J.D. Power分析師泰森.喬米尼(Tyson Jominy)表示,皮卡車客戶大多很敢花,一輛5萬美元的皮卡車比比皆是。Cybertruck的價格應不會成為太高門檻。

但打起電動皮卡車主意的,可不只有特斯拉一間公司。福特計劃明年為旗下熱門皮卡車款F-150推出混合動力版本,並聲稱已著手研發電動版本;通用汽車也在本週宣佈,旗下第一款電動皮卡車將在2021年秋季問世。

新創Riven則計劃在2020年底推出電動皮卡車R1T,這間企業被視為特斯拉的勁敵,背後金主是福特與亞馬遜。雖然時間較遠,Toyota也預計2025年將為皮卡車搭載電動系統。

華爾街不看好,馬斯克夢想家性格遭質疑

即使外界紛紛看好特斯拉進軍皮卡車領域,但距離Cybertruck實際銷售還有兩年之遙,這段時間內特斯拉該如何維持發展,仍是一項課題。

在最新公佈的財報中,縱使是近一年來首次獲利,卻是藉由裁員、部門重組等方式削減營運成本,來對應車輛銷售趨緩的情形,且有一部分收入是源自販賣環保信用點數(regulatory credits),並非全靠銷售有成。

Model 3
於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Model 3已正式進入中國電動車市場,可望提振未來營收。
圖/ shutterstock

此外,特斯拉在發表這款前衛的皮卡車後,週五股價重挫超過6%,顯然華爾街對這台新穎概念車並不買單,甚至市場還舉出5大疑問,質疑2021年能否真正量產。

這款新品概念造型出自《銀翼殺手》,但華爾街分析師顯然相當擔心,認為馬斯克對這部電影所的熱情、對未來主義的激進嚮往,可能是破壞他實踐夢想的原因,舉例而言,這款車沒有後視鏡,沒有雨刷等傳統車款必備物,讓金融圈認為仍指停留在概念車,而不是務實的生產模型上。

其次媒體也質疑,誰會是這款車的買方?比方過去美國卡車買方約數百萬,佔車市5分之1市場,但這款未來車能吸引傳統買主嗎?分析師反而認為是吸引特斯拉現有擁護者及追求流行的新客群去買。

而強調堅固性的不鏽鋼車身,強調防彈功能,不過當玻璃也訴求防彈,現場扔兩顆金屬球襲擊時,玻璃被鑿出兩個大破孔,也讓現場出現一陣尷尬。

另一個被質疑的是2021年開始量產的可能性,追溯特斯拉先前家用車的生產地獄,投資方也懷疑特斯拉不公佈皮卡生產地在何處,能否有足夠生產技術讓新車量產,都是頗令人質疑的,尤其是特斯拉向來量產時間表「常有延遲病」。

最後是競爭關係,由於華爾街認為特斯拉這款未來皮卡無法吸引傳統買主,那麼新的電動皮卡車對手可能是他的勁敵,這包括通用汽車跟福特,都預計2021年發表量產新電動皮卡車。

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The VergeCNBCCNN

責任編輯:陳映璇、蕭閔云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