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制怎麼玩?跟周杰倫《說好不哭》學行銷,大苑子、蘋果日報一定要審視的3個數字
訂閱制怎麼玩?跟周杰倫《說好不哭》學行銷,大苑子、蘋果日報一定要審視的3個數字

一個月花150塊,聽歌聽到飽,這樣付費的模式,你是否已經習以為常?

無論是從軟體巨頭Adobe、微軟,再到影音內容服務Netflix、Spotify、愛奇藝⋯⋯「一次性買斷」的消費方式,在全球早已開始被「訂閱制」逐漸取代。

在台灣,Uber Eats開始試驗性推出月付120元,訂單滿199元免運的訂閱方案,《天下》雜誌、《蘋果日報》也踏上了這條為內容付費之路,甚至連手搖杯連鎖品牌大苑子,都推出一個月付499元、可喝10杯飲料的方案

在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主辦的第一屆亞洲新媒體高峰會上,其中「社交時代的會員訂閱經營策略」的主題演講,成為最熱門的場次之一。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觀眾對會員經濟、訂閱經濟都興趣滿滿。
圖/ NMEA

「關於付費會員經濟,我們以前訂雜誌、訂報紙都習以為常,但現在《蘋果日報》一說要收錢,大家就很驚訝,但其實裡面有很多的方法論跟經驗,一點也不新鮮!」北京網易音樂雲付費會員業務負責人黃紹麟分享。

黃紹麟在台灣電信業深耕多年,過去還曾擔任過杭州支付寶會員營運總監、北京愛奇藝會員業務研究中心負責人,做的一切離不開「付費」、「會員」及「資費」。

在多數網路公司跌跌撞撞,都想上這台「訂閱大巴」的世代,到底該怎麼制定會員策略才是對的?又要如何讓消費者從習慣免費,願意開始付費?

北京網易音樂雲付費會員業務負責人黃紹麟
黃紹麟在訂閱制、會員制方面,業界經驗相當豐富。
圖/ NMEA

Step1:訂閱制,做還是還不做?會賺還是賠?

把一個服務打一包,告訴消費者如果你付錢,我們收服務費的話,你就可以擁有『特色的服務』,這件事是可行的。 」黃紹麟對於最基本的「做還是不做」,先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以愛奇藝為例,作為在中國推行付費訂閱制度的「先驅者」,在2015年剛剛嘗試時,付費會員數約300萬,當時愛奇藝正在播映一部流量爆棚的劇集《盜墓筆記》,決定做出不一樣的嘗試:前面幾集開放免費觀看,只有付費用戶才能看全集。

盜墓筆記 愛奇藝.jpg
《盜墓筆記》原先是網路連載小說,已經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因此翻拍成電視劇人氣也相當高。
圖/ 愛奇藝

然而,看完全集的付費用戶開始熱烈討論,起到了「二次傳播」的效果,讓更多用戶有跟著入場付費,短短一周,就增加了200萬名付費用戶;如今,愛奇藝付費會員人數已超過1億。

但要論「是否訂閱真的賺錢」,黃紹麟給出「強心劑」: 愛奇藝在做了訂閱付費後,從一個付費會員身上一年獲得的收入,是只靠賺廣告費、一個免費會員的20倍。

Step2:用戶免費慣了,網路服務做訂閱要有「基本邏輯」

但是,該怎麼做?他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參照對象」——電信業者。

「我以前在電信業,就是做資費方案的,一個月付399元網內互打免費、加10元網內傳簡訊不要錢,我就是幹這個事情,我發現消費者都算不過我們。」

他給出一定要審視的3個重要數字:

1. 新會員率 :有多少會員是「這輩子第一次和你買」,可以看出市場增長幅度,如果比率一直很低,就代表行銷投入不足。
2. 續費率 :有多少會員這個月訂、下一個月又續約,可檢視自家服務到底獨特性、差異性夠不夠。
3. 召回率 :有多少會員離開後又回來,而這種人則占大多數。

但他進一步解釋,具體該怎麼招攬會員、怎麼設計付費方案,並不能照搬電信業者的作法。

網路服務和電信服務最大的不同,是太多網路用戶都已經習慣用免費的東西,但在電信領域中,並不存在免費使用,因此 網路服務想做付費,思考邏輯應該從「免費起步」,再到用戶「 願意體驗」,接著「 願意付錢」,最後才是「願意長期付費」。

案例1:周杰倫《說好不哭》賺翻,全因一支免費的MV

要讓用戶從免費願意走向付費,「免費體驗3個月」或「免費試用一周」,是目前各大影音平台慣用的手法,但透過社群傳播行銷,能更直接地、快速地讓球滾得更大。

藝人周杰倫新單曲《說好不哭》在中國市場的行銷手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說好不哭》在9月16日晚間於全球上線,中國市場則是和騰訊旗下的QQ音樂獨家合作。消費者要下載聽歌,一首單曲需要付3塊人民幣,但在短短兩小時內,銷售總額就已破1,000萬人民幣,截至目前早已破億。

即便在中國的影視音樂社群網站豆瓣上,《說好不哭》的分數只有5.8分,是周杰倫的歌曲中,稱得上倒數前三名的「低分曲目」,但仍是非常成功的行銷案例,更被稱為「開啟了中國音樂付費的元年」。這首歌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說好不哭 周杰倫.jpg
《說好不哭》在YouTube上觀看次數已破4,000萬,但在中國流量更驚人。
圖/ YouTube

「如果那一天晚上,我滿心歡喜進到QQ音樂,但看到要付錢,心想那算了。可是我還是很想聽這首歌,怎麼辦?進到頁面後,發現其實看MV不用錢,那我就看MV來聽歌,事實上當天晚上在微信朋友圈上,很多人都是分享這支MV。」

黃紹麟分析,《說好不哭》這一個作法,照顧到了願意付費的人,就花3塊錢去下載,也照顧到了不願意付費的人,那就看MV。

但重點在於,MV透過在社群被大量被傳播,原本不知道此事的人,也因此點進QQ音樂,從帶進更多人去聽這首歌,這些人中有免費聽歌的,但願意付3塊錢的人更多,才造就了這樣「華麗的成績」。

「我們今天談付費訂閱制,應該這樣看這件事: 免費和付費的消費者之間,是有互動關係的,可以透過適當的引導,讓免費用戶往付費的方向走。

案例2:每月120元的《蘋果日報》,會員費撐得起流失的廣告營收嗎?

再來看看,近期在台灣最引人注目的案例——《蘋果日報》。

今年4月起,《蘋果日報》要求讀者加入會員;7月則開始嘗試收費、每月10元台幣;9月起,則採取全面收費,每月新台幣120元,若沒有付費,一天只開放閱讀一則新聞。整理《蘋果日報》公開的最新數字,目前已經超過350萬人成為會員,付費會員在7月時為14萬,但具體數字未公開。

《蘋果日報》過去是在台灣,流量數一數二高的媒體,但根據麟數據科技共同創辦人鄭名傑整理觀察,他們嘗試會員制後,網站流量一度跌至500多萬。

一方面,對於《蘋果日報》這種流量爆棚的媒體來說,流量下滑勢必會影響到廣告商投放廣告的意願;另一方面,從《紐約時報》的媒體訂閱付費模式在全球才建立不久,消費者的接受度有待加強,更何況是在台灣,讀者的買單程度仍是個謎,如此的付費會員營收是否能填補廣告營收,仍是個未知數。

蘋果日報.jpg
現在若未加入會員,《蘋果日報》則開放一天免費看一則新聞,再多就得付費。
圖/ 蘋果日報

但是,黃紹麟持有另一派看法。

「其實我們在談一個媒體經營收入的時候,很容易把『會員收入』跟『廣告收入』對立起來,好像你做會員制,你的廣告收入就會受到損失,其實我不是這麼看的。」

回頭看看愛奇藝,即便會員營收已成為愛奇藝的主力,但廣告營收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2019年第三季,愛奇藝付費會員收入為37億人民幣,線上廣告有21億、是第二大營收,透過AI及跟影視內容結合,愛奇藝一路上針對廣告,還做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嘗試。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也是如此,廣告營收仍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要給建議,我認為《蘋果日報》要好好研究自己的讀者群,把利益點區隔清楚,針對不同的人,收不同的錢,有些人是不願意付錢的,那怎麼讓免費內容帶動付費意願、怎麼定價?這些都很重要。」

競爭對手那麼多,一人訂閱多平台,真的會發生?

媒體代理商貝立德副總吳宗霖認為,免費要轉向訂閱制,離不開一個重要原則:到底多少忠誠的消費者,非你不可?他們有多認同你產生的價值,是需要付費的?

以全球影音串流平台越演越烈的局勢來看,Netflix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在對手Disney+上線前,不只一次表示:「我也會訂閱Disney+。」當付費平台愈來愈多,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獨家內容,在夠獨特、夠吸引人的情況下,一人訂閱多平台的事,確實可能會發生。

「在大陸,這樣的人慢慢多起來,兩年前有一個數字,大概有10%的人又買愛奇藝、又買騰訊視頻,現在可能又更多了,畢竟一個月15塊人民幣,兩個加起來30塊人民幣,比在北京吃一碗麵都便宜,」黃紹麟說道。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