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0日公布11月合併營收,合計為1078億8400萬元,不僅創下今年度單月營收的新高紀錄,今(11)日股價表現,盤中更是一度衝上新高318.5元,讓市值突破8.25兆新台幣。
11月營收較上月增加1.7%,較去年同期增加9.7%;若以全年度來看,累計至11月為止,台積電營收已來到9666億72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7%,在今年不景氣情況下,仍守住台積電在第二季法說會上對於年度的成長預測:0-5%的區間。
台積市占領先,先進、成熟製程皆滿載
根據TrendForce剛出爐的統計顯示,台積電目前仍以52.7%的晶圓代工市占率遙遙領先第二名的三星(17.8%)、以及第三名的格羅方德(8%);TrendForce觀察,近期台積電受惠客戶蘋果iPhone11系列銷售優於預期、AMD持續維持投片量,以及日前聯發科首款5G系統單晶片(SoC)都採用台積電7奈米的緣故,不僅產能滿載、營收比重也持續向上提升。

至於16、12奈米等成熟製程方面,受到IoT晶片出貨量增加,也呈現滿載的情況。TrendForce預估台積電今年第四季營收將有8.6%的增長,就目前10月、11月的營收來看,合計達到2139億24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9%,配合第四季屬於傳統旺季的效應,要達到8.6%的增長預估並非難事。主要還是著眼2019年的全年營收是否能有機會達到台積電的預估值0-5%。
不過這樣的門檻似乎對台積電來說並不是太難,誠如台積電在第二季與第三季法說會上所言, AI、5G的應用將會是帶動台積電今年下半年與明年成長的兩大動能 ,如今看來確實已再發酵。
5G發酵,手機、晶片廠皆採用台積7奈米
不僅華為的5G手機採用市場首先導入EUV(極紫光罩)技術的台積電N7+外,晶片大廠如高通、聯發科等也陸續發表針對5G通訊的晶片,並表示將採用台積電7奈米的技術;而預計2020年問世的iPhone首款5G手機也傳得沸沸揚揚,將有可能採用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拖三星、英特爾在7奈米製程上的進度與良率問題之福,5G的戰場上幾乎可見台積電技術的影子。(高通靠3款5G處理器大反擊,揭晶片大佬背後盤算)

但台積電也沒有閒著,畢竟要維持第一名可比要追趕第一名來得困難太多!《一本書看懂晶片產業》作者謝志峰接受《數位時代》訪問表示,現在台積電在走的技術研發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因此每步棋必須下得更小心,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讓後面的追兵超車。
5奈米、6奈米蓄勢待發,3奈米2022年可望量產
在先進製程的規劃,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年9月在國際半導體展上表示,3奈米、2奈米的研發每日都有新突破。
5奈米時程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進入量產,6奈米維持2020年下半年進入量產,至於3奈米,則宣布將於明年興建研發中心,預計2021年完工、2022年可望進入量產階段。

從先進製程先5奈米到6奈米的進度,主要透過5奈米的技術可以加速並縮短6奈米的研發,並加快量產的腳步,台積電曾說,這可以提供給目前採用7奈米、N7+客戶更多不同的選擇,在成本與效能的表現上達到平衡。
隨著不同奈米先進製程的佈局逐漸明朗,台積電在5G、AI的趨勢之下,或將一展其先進製程的長才協助科技趨勢的進步,如同張忠謀今年在運動會上所說:明(2020)年要發一個比今年更大的紅包也說不定。
責任編輯:陳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