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標金飆出世界紀錄,台灣5G熱來到最高點,這個席捲全球的科技革新風暴,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工作?《5G來了!》梳理了5G發展脈絡、用字淺白,讓我們看得懂、看得準,還要看得遠。
日本正積極推動商用5G,不單只是為了提升通訊網路速度,重點在於 如何運用5G的特性打造新生活,以及推動企業和社會的數位轉型 。
日本很早就注意到這件事,所以傾盡全力開發5G用途。在5G應用方面,日本在全球可說是獨領風騷。
為什麼開發5G用途這麼重要呢?這就要從4G和5G在革新上的不同講起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消費者的「通訊需求」,來比較通訊系統的不同。
行動通訊技術如何影響消費者生活?
1G揭開了「行動電話史」的序幕,讓民眾出門在外也能透過手機互相聯絡。嚐到「方便」的滋味後,民眾對「通話品質」的要求愈來愈高。所以業者推出了數位化方式的2G,為民眾提供更清楚的通話品質。
之後數位通訊服務不斷進步,陸續出現i-mode與EZweb等平台,消費者需要更快速、更順暢的網路才能享受平台上的功能服務,因而有了3G的出現。
有了3G後,民眾對智慧型手機上的「多媒體需求」愈來愈高,業者才推出4G來支援用戶使用多媒體。觀察行動通訊系統史,你會發現,系統的推陳出新,不斷養大民眾的胃口,業者必須不斷推出新系統,才能滿足民眾的新需求。

如前所述,隨著愈來愈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各種通訊設備,每年的總通訊量不斷攀升,這才出現升級5G的需求。(5G企業專網是什麼?為何台積電、鴻海搶先表態參與,電信業抱怨連連)
但其實,就個體消費者而言,目前的4G就已經很夠用了,並不用特別升級5G。也因為這個原因,消費者其實「不是特別需要」5G,這也推翻了傳統「為滿足民眾需求而推出新系統」的遊戲規則。
問題來了,如果消費者對5G並無特別需求,會發生什麼事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5G可能會很難普及,這也是通訊業者積極開發5G用途的原因。
在推行5G前,必須設法找出5G顯在和潛在的需求,積極設計應用方式和開發用途,讓5G「得其所用」。
與企業合作的「生態系」,才是發展5G的王道
5G用途關係著通訊業者的死活,電信公司無一不是卯足全力。然而,通訊業者非常清楚,若要將5G應用在所有產業,單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他們決定與企業合作,加快開發速度。
編按:日本發展5G的電信業者分別為NTT DOCOMO、KDDI、軟銀,以及樂天Mobile等四家公司。
NTT DOCOMO於2018年1月開始執行「DOCOMO 5G開放式夥伴企劃」(DOCOMO 5G Open Partner Program),為合作企業提供5G技術和檢證系統、開辦研究會,藉由這樣的方式來刺激進步。
企劃剛推出後,立刻吸引了453間企業團體報名參加,到2019年3月為止,更飆升到超過3,200間。從這個數字可看出各行各業對5G展露出高度興趣,以及NTT DOCOMO勢在必得的毅力與決心。

繼NTT DOCOMO之後,軟銀於2018年2月推出「5G × IoT Studio」,KDDI也成立「KDDI DIGITAL GATE」作為5G和互聯網的商業開發據點。
這些通訊業者的目的都差不多,5G時代的致勝關鍵有二: 一是你能開發出何種用途?二是你能拿到多少企業、地方公共團體等潛在顧客。(5G時代引爆萬物互聯!改寫產業及生活型態)
到4G時代為止,通訊業者爭奪的是一般用戶的電信合約。進入5G時代後,除了要獲取一般消費者的芳心,勢必還會掀起一場 「企業團體爭奪大戰」。
這裡的「企業團體爭奪大戰」跟傳統的價格戰不太一樣。所謂的傳統價格戰是指,假設某家企業已與A電信簽約,B就會以更便宜的價格、更優惠的方案,又或是更充分的服務來吸引該企業「跳槽」。
然而,這種「損人利己」的方式在5G時代已不適用,通訊業者必須設法配合企業,滿足他們的目標,又或是協助開發用途。
以豐田汽車(TOYOTA)為例, 豐田目前正與KDDI合作開發「全球通訊平台」,將車用通訊模組連上雲端,藉此打造「互聯汽車」。但他們同時也與NTT集團合作,研究開發機器人遠控、數據分析、邊緣預算等領域。
不僅如此,豐田還與軟銀合資開了「Monet 科技公司」,共同開發「行動隨需服務(On-demand Mobility Service,讓巴士能配合乘客需求調整路線)」以及「公共運輸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簡稱MaaS,一種以「提供車輛價值」取代「銷售車輛」的商業模式)」。由此可見,豐田是因應需求來尋找合作對象。
跟過往比起來,5G的合作方式不再硬邦邦。除了企業,日本通訊業者也積極與地方公共團體合作,共同開發用途又或是進行實際測試。這些地方公共團體跨及各種領域,雙方是以「互惠」的方式合作,而非單方面地索取。這樣的關係與其說是「合作夥伴」,更像是 「商業生態系統」 。
目前全球通訊業者為因應即將來臨的5G時代,都積極與各家企業爭取合作。但日本的通訊業者並非只是爭奪合作夥伴,而是以5G為基礎,建立出商業生態系統的競爭模式。就這一點而言,日本已大幅領先全球各國。
本文授權摘錄自《5G來了!》,作者:龜井卓也,新樂園出版。
整理:張庭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