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加盟店求生大作戰!這些餐飲新模式,如何跳脫武漢肺炎疫情吸客?
連鎖加盟店求生大作戰!這些餐飲新模式,如何跳脫武漢肺炎疫情吸客?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春季展,是近期少數選擇不更改時間、取消的展會之一,原先估計應有150家業者參與,受到疫情影響,今(28日)天正式開展家數僅約一半。不過,並非所有類型企業都遭牽連,像是無人咖啡機、智慧餐車等科技應用,在現場仍有高詢問度。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日東表示,全台連鎖店約有60%公司是餐飲業,確實,受到這次疫情影響,這也是協會一個月前決定不延期的主因:在困難時期繼續推動商業發展。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春季展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春季展中,約有65%業者是餐飲業。
圖/ 吳元熙攝影

李日東說,很感謝政府願意幫忙,期待進入三月、四月後,振興方案能讓產業找回成長動力,尤其目前這段時間,千萬不能抽中小企業銀根。

疫情帶動「餐飲外帶」潮,餐飲科技應用詢問高

為吸引加盟,大型早餐連鎖品牌:麥味登、拉亞漢堡,紛紛針對加盟主提供30萬、50萬零利率的貸款方案。拉亞漢堡母公司、森邦集團處長鐘婉屏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全台超過500間分店業績持平,影響不大,推測與消費者習慣「外帶」有關。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表示,疫情因素雖有影響,但餐飲與手搖飲業者卻在外帶市場看到機會,平均成長2~3成。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春季展
拉亞漢堡強調,自家門市業績並未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太多衝擊,不過也因此並未設定參展目標,而是以宣傳品牌為主要目的。
圖/ 吳元熙攝影

2016年成立的精品咖啡品牌黑沃,擁有十數位國際烘豆師,專門在國際市場尋找咖啡豆、研發新品,此次也選擇在加盟展推出「外帶」店型,滿足不同的消費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餐飲品牌賣力搶加盟主上門,展會中的科技亮點也不少。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
城間小轆有MIT自行車品牌史特龍助陣,在餐車改裝上具有優勢。
圖/ 吳元熙攝影

城間小轆展出「智慧餐車」,除協助加盟主依照預算、需求客製化改裝餐車,並提供餐車定位、餐點管理、線上點單與支付等服務串接,看好「巷弄商機」成長性。

城間小轆董事徐浩庭表示,透過地圖顯示餐車位置、餐點熱銷與剩餘份數,加上推播系統促進消費,能讓加盟主省下店面費用,以較低的創業成本在餐飲業起步。斗六50年小吃老店鄧(登邑)肉圓目前也是客戶之一。

延伸閱讀:5張圖看疫情對台灣餐飲業影響!iCHEF用400萬筆數據解析店家「反敗為勝」機會

智飲科技(Drinktec)展出的自動化手搖飲機,外型像一台小型冰箱,強調能在八秒內製作一杯手搖飲,省下工作人員搖茶、加糖、搖杯過程,系統會蒐集茶葉消耗數據,並自動提示煮茶和補茶時間。

「我們曾推出全自動的手搖飲機器,但因為機器體積大,易造成業者負擔,加上只要一個流程出錯,製作上就需要從新來過,決定再次投入時間研發產品,」智飲科技表示,目前已獲得英國業者訂單,會在短期內上線。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春季展
TOUCH CAFE無人現磨咖啡販賣機,主打獨家參數、蓋杯功能,要價約40萬。
圖/ 吳元熙攝影

此外,無人咖啡機在展場也有高人氣。有別於超商推廣「鮮食」販賣機,TOUCH CAFE認為「食材過期」是加盟主一般最擔心的問題,咖啡豆較不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隨著消費者對無人商店接受度提昇,現磨咖啡販賣機競爭者變多,他們看好「自動蓋杯」系統,讓最後現煮咖啡的封蓋過程也完全機器自動,減少手觸摸污染機率,能呈現差異化。

台北國際連鎖加盟大展-春季展
專加點餐通在台灣擁有約三千間餐廳客戶。
圖/ 吳元熙攝影

自助點餐機熱潮,亦在展場內出現,至少有喬伊歐德、康特、專加、大麥智能餐飲等四家業者擺攤吸客,鴻發國際甚至提供「臉部辨識」功能,表示經顧客同意後,可記錄客戶身分,當再次造訪時快速顯示歷史訂單,辨識成功率98%、可在0.13秒完成。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