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經營權大戰第一回出爐!大股東寶佳減資案未過,下個爭奪焦點在這
東元經營權大戰第一回出爐!大股東寶佳減資案未過,下個爭奪焦點在這

東元電機股東會於今(11日)召開,被外界視為東元公司派經營權的首場保衛戰。

大股東寶佳集團近來加快擴大持股,並提出現金減資10%退還股東的提案,對東元公司派步步相逼。東元也不遑多讓,提出將董事及獨董席次從現行15席下修為7至11席、獨董至少3席的公司章程修改案,雙方在股東會上正面對決。

表決結果,寶佳的減資案以37.19%的贊成率不予通過;東元董事會提出的董事席次修正案則以55.52%的贊成率順利通過。至此,東元公司派可說是守住了城池。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東元電機
東元提出將董事及獨董席次從現行15席下修為7至11席、獨董至少3席的公司章程修改案,獲得5成的贊成率。
圖/ 蔣曜宇攝影

東元公司派守住城池,明年股東會董事改選成焦點

這場各界矚目的東元股權爭端,源於去年二月起,寶佳集團透過寶佳資產管理、嘉源投資和源通投資三家公司不斷加碼買進東元股票,截至今年四月底,寶佳合計持有東元4.38億股, 佔東元已發行的股票總額19.67億股中的22.27%,影響力持續擴大。

以建築營造業為本行的寶佳,近年來因大動作插旗台新金、永豐金、華票等金融機構引起金管會的關注,如今又劍指老牌傳產東元,並在東元明年改選董監事前提出減資案。市場分析,透過減資10%,寶佳可以削減公司派的影響力,並拿回更多資金、繼續加碼投資東元。

為何寶佳對東元有興趣?市場推測,作為老牌本土家電大廠,東元在全台擁有超過4萬坪的雄厚土地資產。寶佳身為北台灣推案量逼近800億元的冠軍建商,東元土地與廠房資產的未來發展潛力,自然充滿吸引力。加上東元身為全球第五大馬達生產商,公司經營穩健,不啻為一筆前景可期的投資。

公司派雖然在這次股東會上擋下來勢洶洶的寶佳,但根據表決結果,公司派說不上有壓倒性的支持。以減資案而言,37.19%的贊成率比例不低, 未來寶佳若持續加碼,明年董監事改選恐怕又是一場硬戰。

東元電機董事長邱純枝在股東會後向媒體表示,減資案不通過「早在預期中」。她強調,在全球疫情延燒、基礎工業變得更重要的前提下,用金錢取得經營權雖是股東自由,但如果因而讓經營60年的老公司未來發展受影響,不見得對全體股東、乃至整個國家發展有利。

「我們還是希望股東能認同公司長期的經營理念與策略。當然,不同股東對如何發展企業價值有不同想法,而我們也都能坐下來討論,做一個對社會、對股東、對員工、客戶、供應商都有益的決定。」邱純枝說。

延伸閱讀:引進送餐機器人、人造肉!一個做馬達起家的外行人,如何讓摩斯更強大?

未來展望:中國市場逐漸回穩、全年營收力拼不衰退

在營運方面, 東元第一季營收106.65億元,年減8.4%;稅後純益4.47億元,年減29.5%。 邱純枝表示,受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影響,中國地區二、三月受衝擊嚴重,接續著義大利等歐美各國封鎖,加上除了本業以外的投資,也認列一些損失。

進一步照地區分析的話,東元的中國供應鏈狀況逐漸穩定,四月份已回到過去的成長動能。此外,中國市場對呼吸器、口罩機的需求在3~5月擴大,使東元的電控、變頻產品出現顯著的訂單成長,預計接下來在中國市場會有好的回穩趨勢。

東南亞部份,因應中美貿易戰與武漢肺炎疫情, 東元也預計推廣「第二供應鏈」,加碼投資越南、印度市場,滿足異地備援及產能分散的需求 。東元原先預計下半年在印度增設小馬達廠,但印度受疫情影響延後兩週解封。總經理連昭志表示,印度工地合約需在當地簽約,所以還需等政府解封才能後續作業。

北美是東元主要銷售據點,除了受疫情影響外,由於客戶多為油業,油價跌宕也造成不小壓力。連昭志強調,公司目前計劃加速把大馬達的商機從油業轉換到水利、能源及礦業,降低衝擊。

「保守來看,上半年的營收年比衰退5到6%,第三季和第四季的狀況目前真的看不清楚,」連昭志說,「 下半年如果疫情獲得控制,全年可以力拼不衰退。

責任編輯:陳映璇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