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日月光都響應!蘋果帶供應鏈動起來,誓言10年內歸零iPhone生產碳足跡
台積電、日月光都響應!蘋果帶供應鏈動起來,誓言10年內歸零iPhone生產碳足跡

身為全球頂級的消費性電子廠商,蘋果自認對降低環境影響肩負一份責任。為阻止漸趨惡化的氣候變遷,蘋果宣佈將在2030年使整體供應鏈達到碳中和,屆時消費者手中的每一部iPhone、iPad等蘋果裝置,生產過程淨碳排放量皆為零。

根據蘋果發布的《2020年環境進度報告》中,他們計畫在2030年前降低產品製造過程75%的碳排放,再透過植樹、復育熱帶草原等方式,抵銷剩餘25%的碳排放。簡言之,蘋果在達成碳中和的計畫,主要分為「減碳」與「除碳」兩個面向。

藉由這項計畫,蘋果聲稱他們將比政府間氣候委員會(IPCC)訂定的2050年願景,提早20年達成淨碳排放量為零的目標。

供應商用綠電、舊設備回收再利用,蘋果要在10年內減少75%碳排放

早在2018年時,蘋果就已宣佈全球設施包括辦公室、門市、資料中心等,達成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的里程碑。然而,蘋果74%的碳排放源自生產過程,也就是其龐大的供應鏈之中。

多年來,蘋果不斷鼓勵供應商使用綠電為他們製造產品,按照《供應商綠能計畫》揭露,目前已有71間供應商允諾使用100%綠電生產蘋果設備,其中有28間是在2019年加入計畫。

apple data center green energy.jpg
蘋果聲稱其資料中心自2014年開始,便已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
圖/ Apple

使用綠電的供應商名單中也不乏台灣供應鏈,包括台積電、和碩、日月光、緯創、可成、仁寶等知名業者。蘋果表示,藉由這些供應商的響應,他們估計每年可減少77.9萬公噸的碳排放。

其中,台積電7月上旬才大手筆向離岸風電業者沃旭能源購買920MW可再生能源電力,締造全球最大的企業購電契約。且截至2020年7月為止,共計已簽下1.2GW可再生能源購買契約,預計可年減218.9萬公噸的碳排放。

延伸閱讀:全球規模最大!台積電買920MW離岸風場綠電,找上丹麥風電龍頭簽約20年

蘋果還透過與美中綠色基金的合作獲得1億美元投資,用於加速供應鏈提昇能源利用效率的計畫。

除了要求供應鏈節能減碳,蘋果也從產品設計、回收等不同角度著手減碳,多年來致力開發拆解機器人,其最新版「Dave」可回收產品中的稀土磁鐵等關鍵材料。開採稀土需耗費大量能源,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蘋果2019年也於德州奧斯丁建立「物料實驗室」,以探索未來的回收技術。

iPhone等產品使用的原料正逐步改為低碳材料,例如與業者合作開發低碳甚至無碳的冶鋁技術。蘋果聲稱藉由在產品設計與回收等面向上的努力,他們在去年減少了430萬公噸的碳足跡。

蘋果種樹抵銷碳排放,專家:持之以恆才有效

至於減碳方面,蘋果宣稱將與保護國際基金會合作,建立一項新基金協助復育各地的森林、溼地與草原。就較近期的措施而言,則已經投入復育哥倫比亞沿海的紅樹林,以及肯亞的熱帶草原。

透過植樹、造林的方法抵銷碳排放,已是廣受當今企業使用的減碳作法,不過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利堅大學除碳政策法規研究所共同負責人西蒙.尼克森(Simon Nicholson)強調,「藏碳於林」一兩年無法發揮減碳功能,須長時間執行,甚至維持數百年之久。

apple green energy.jpg
為了達成碳中和的願景,蘋果已投資多項綠電計畫,圖為蘋果位於俄勒岡州的風電廠。
圖/ Apple

換句話說,假如復育森林沒多久又被破壞、焚燒,那麼儲存在植物中的碳很快又會回到大氣之中。

但蘋果的行動依舊顯示科技巨頭已愈發重視環境議題,蘋果環境事務副總裁莉莎.傑克森(Lisa Jackson)表示,「我們這一代有機會建立一個更環保、公正的經濟體系,我們將開發全新的產業,為後代創造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

為環境負責成趨勢,微軟、Google、亞馬遜加入減碳潮流

無獨有偶,除了蘋果之外,微軟本週也揭示在2030年實現「負碳排放」的願景、2050年除去公司成立以來所有的碳排放。由於業務以軟體為主,微軟在2012年就已達成碳中和的目標。

微軟宣稱未來資料中心將100%採用綠電運作,同時與綠能業者Sol Systems購入500MW可再生能源,並將投資10億美元於減碳技術開發。

年初澳洲大火甚囂塵上期間,亞馬遜也宣佈將於2030年達成淨碳排放為零的目標,透過與電動車新創Rivian購入10萬輛送貨車、擴大綠能使用比例的作法達成。

Google雖然早在2007年便達到碳中和,去年中也宣佈所有與客戶間的物流運輸都將在今年達到碳中和,且2022年其所有硬體產品都將包含回收材料。今年5月時,更宣佈不再為石化產業客製AI演算法。

資料來源:AppleNew York TimesReuter

關鍵字: #Apple #綠能環保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鉅亨買基金App開箱:一站快搜強基金、「大師榜」讓新手跟著投資練功
鉅亨買基金App開箱:一站快搜強基金、「大師榜」讓新手跟著投資練功

在資訊爆炸的投資時代,面對琳瑯滿目的投資選項,你是不是也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其實「選對工具」比「努力研究」更有效率。長期深耕金融科技的鉅亨買基金,早已洞察基金投資領域中資訊分散、選擇障礙、操作繁瑣的痛點,透過科技與使用者中心的系統設計,致力打造更方便、效率的智能投資體驗。

除了有全站基金終身 0 手續費的吸睛誘因,更重要的是鉅亨買基金解決了投資人的實際困擾;透過動態篩選熱門基金、自動化投資工具等創新功能,將過去需要專業知識和複雜操作的投資流程,簡化為直覺易懂的數位體驗,逐步改變了傳統的基金交易模式,讓理財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人人可及的日常選擇。

這次鉅亨買基金全新改版 App 正式上線,更進一步強化平台體驗。以看得懂、找得到、學得快的設計精神,整合多項創新功能,讓基金投資輕鬆上手、事半功倍。無論是理財新手、基金老手,或有多個家庭帳戶需要管理的財務大臣,透過鉅亨買基金全新 App,即可一站掌握市場情報、熱門標的、專業策略與帳戶總覽。

其中,全新推出的「大師榜」功能,更力助投資人掌握高手秘笈,有機會跟著前輩練功,一步步練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眼光。

功能全開箱!一站搞定找基金、看標的、管帳戶

打開鉅亨買基金 App,最直覺的感受就是:乾淨、精準、快速。設計邏輯不複雜,透過快搜、熱門標的、帳戶整合與自選捷徑設計,將過去繁瑣的基金投資流程化繁為簡,打造一個隨時可啟動、易於操作的投資入口,讓資訊不再分散,動作更精準。為降低基金學習與決策門檻,即使尚未開戶,仍可下載App使用以下亮點功能:

一、基金搜尋:輸入關鍵字如「高股息」、「ESG」、「科技」等,即可快速列出相關標的。配合風險等級、配息頻率、基金品牌、幣別、投資區域等條件篩選,搭配報酬率或績效排序,為投資人有效縮短挑選時間。

鉅亨買基金
在鉅亨買基金快速輸入關鍵字,一鍵篩選條件,精準找到符合需求的基金。
圖/ 鉅亨買基金

二、夯股基金:針對市場熱門題材,使用者可點選最多五檔熱門持股,如輝達、蘋果等,快速查詢各基金的持股比例,並依喜好排序篩選。對於想掌握趨勢卻擔心判斷失誤的投資人而言,「夯股基金」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參與方式,透過專業基金經理人篩選與靈活操作,幫助新手建立題材導向的選基邏輯,同時分散個股波動風險,不漏接每一波趨勢財。

鉅亨買基金
在鉅亨買基金APP下方「找基金」中選擇「夯股基金」,再進行持股篩選,即可點選熱門持股,掌握基金布局,輕鬆跟上市場趨勢不怕踩雷。
圖/ 鉅亨買基金

三、首頁自訂:App 首頁支援「快捷功能」自訂,用戶可釘選「投資儀表板」、「定期定額查詢」、「追蹤清單」、「歷史交易」等常用模組,打造專屬操作首頁,一目了然。

獨家「大師榜」看懂行家怎麼買,用策略練投資

想知道高手怎麼配置資產、為何績效穩定領先?鉅亨買基金全新推出的「大師榜」功能為市場上少見的「社群式基金學習機制」,主打以「透明數據」與「解鎖追蹤」的方式,讓用戶可以實際參考高手的操作邏輯。

只要是已開戶會員,就能在首頁下方開啟「大師榜」功能,從每日更新的績效中,篩選出表現突出的高手帳戶,並依報酬率、AUM規模、投資方式(單筆投資或定期定額)與年齡層等條件進行排序比較。

鉅亨買基金
大師榜揭露高手投資組合,可依績效、規模等多條件篩選,輕鬆找出適合參考的對象。
圖/ 鉅亨買基金

看見感興趣的大師後,即可選擇追蹤,最多可追蹤 50 位;若想查看其前五大持有標的與近期申購紀錄,則可使用即享券解鎖。而即享券則可透過任務或活動獲得。

除了即時榜單,App 另設有「名人堂」,聚焦季度與年度績效穩定的代表性帳戶,適合進行中長期追蹤。所有已追蹤與解鎖紀錄,也整合在「我的專頁」中,便於隨時復盤與管理。此外,平台還支援多帳戶綁定與一鍵切換,讓家庭理財配置更直覺、清楚,亦能搭配大師榜策略靈活操作。

對投資新手而言,這項功能不只讓投資更有依據,也是一套練習市場判斷、進階布局的工具。善用大師榜,從觀察、到解鎖、再到內化策略,循序建立自己的判斷力與投資思維。

鉅亨買基金
點擊會員專區,在「會員權益/獎勵領取」中每週即可領取即享券,解鎖大師榜投資組合。
圖/ 鉅亨買基金

三分鐘開戶,鉅亨買基金終身0元手續費

鉅亨買基金全新 App,不只是投資資訊平台,更整合了策略學習、操作效率與資產管理功能,從搜尋、觀摩到實際執行,每一步都為投資人設計。

想掌握市場、練出判斷、做對決策,就從下載App開始,為自己打開一個更有效率的投資未來。目前 App 用戶只要完成開戶,即可享「全站基金終身0手續費」,從此投資每一步都更划算。

App 下載:https://anuefund.tw/bk7Yi
立即開戶,搶先加入行家行列:https://anuefund.tw/jbp5b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