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與旗下的WeChat在本周末風波不斷。9月20日晚間,騰訊方面對在美營運WeCom產品回應表示,WeCom是企業微信的海外版,是基於組織和企業的內外部溝通管理工具,和WeChat是完全不同的產品。
而在此之前,路透社稱,騰訊已將企業微信海外版(WeChat Work)更名為WeCom,「在美國禁令生效前將其作為微信的潛在替代品」。根據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的記錄,騰訊在8月19日註冊了WeCom商標。
報導稱,騰訊公司的兩位消息人士透露,WeCom不在美國對微信相關交易禁令的範圍內。
另外,9月20日晚間,環球網轉述《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加州聯邦法官勞雷爾.比勒(Laurel Beeler)在20日下達命令,要求發出初步禁令,以阻止美國商務部禁止下載WeChat的行政命令於20日23時59分生效。
美國商務部曾在18日發布的行政令禁止9月20日後在美國境內與WeChat有關的交易。《紐約時報》稱,鑑於該法官的裁決,相關禁令在20日晚間不會生效。
美聯社稱,比勒法官的裁決是因一組微信用戶的請求下達的。比勒法官認為,美政府的行動將影響用戶的第一修正案權利,針對WeChat的禁令抹殺了他們的交流平台。該法官還認為,美政府有關微信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具體證據也「很不突出」。
《華爾街日報》稱,比勒法官在她長達22頁的命令中同意WeChat用戶團體提出的自由言論論述,並說她堅信「對於華裔和華裔美國人的社群,沒有可行的替代平台或應用程式。」而路透社報導則稱,美國司法部曾要求法官不要阻止商務部的行政令。
編按:美國商務部隨後表示,因近期的「正面發展」,禁令生效日會從9月20日延後一週,至9月27日。
騰訊則發布聲明指出:
為了保障美國用戶的基本通信權益不受影響,這段時間我們與美國政府進行了多輪溝通,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案。但很遺憾,雙方尚未達成共識。我們會繼續與美國政府溝通,以爭取長期解決方案。
騰訊也發佈公告表示,美國現有的WeChat用戶可能可以繼續使用程式來進行交流,但WeChat可能無法在美國獲得新用戶,而現今在美國的用戶持續更新以及WeChat提供的服務質量也都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
騰訊表示,公司正在進一步評估被禁止交易識別對該集團的影響。公司一直並將繼續與美國政府及美國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協商,以達成長遠的解決方案。
美國時間9月18日一早,美國商務部在其官網發布了一份聲明,稱對於WeChat,截至2020年9月20日,以下交易將被禁止:
- 在美國境內提供任何網路託管服務,以支持移動程式的功能或優化。
- 在美國境內提供任何內容分發網路服務,以支持移動程式的運行或優化。
- 在美國境內直接承包或分包的網路傳輸或交換服務,以實現移動程式的功能或優化。
- 在美國境內開發或可連接的軟體或服務的功能中,使用上述移動程式的組成代碼、功能或服務。
不過據了解,這項「下載禁令」並不會禁止美國公司在美國境外通過微信來開展業務,也不會禁止騰訊的其他業務交易(包括在線遊戲業務),也不會禁止蘋果、Google或其他公司在美國以外的任何地方提供微信下載。
責任編輯:文潔琳
本文授權轉自:網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