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工度日到公司IPO,被退學4次的Unity創辦人如何看準先機,打造遊戲引擎巨頭與Epic較勁?
從打工度日到公司IPO,被退學4次的Unity創辦人如何看準先機,打造遊戲引擎巨頭與Epic較勁?

遊戲引擎開發商Unity Technologies,在一個多月以前進行了IPO(首次公開發行),估值136億美元的Unity,開盤價為每股52美元(約1,495元台幣),募集了超過13億美元。Unity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大概是共同創辦人大衛.赫爾加森(David Helgason)20年前難以料想到的。

延伸閱讀:Unity Software在紐約正式IPO!趁競爭對手Epic跟蘋果互槓,他看到什麼機會?

Unity創辦人
圖/ 截圖自YouTube

著迷於電腦軟體的丹麥青年,慘遭退學4次

成長於丹麥,赫爾加森年輕時花費許多時間探索人生志向,主修過物理學、心理學、阿拉伯語和中東研究。有別於其他科技大腕,赫爾加森並非一開始就懷有遠大的科技夢,而是單純的著迷於電腦軟體。

2000年,已經被退學四次的赫爾加森,決定與其他兩位好友共同創立軟體公司,並命名為Over the Edge Entertainment。起初,赫爾加森和其他兩位共同創辦人,白天在公司做軟體諮詢工作,晚上則分別至咖啡店兼差打工,以維持生活開銷。他們經常需從咖啡店裡拿一些當日沒賣完的麵包回家果腹,過著辛苦的生活。

Unity創辦人
Unity三位共同創辦人(右1為大衛.赫爾加森)
圖/ 截圖自Twitter

為了挽救快要倒閉的公司,毫無經營策略的三人,在2005年開發出第一款遊戲GooBall,然而該遊戲卻僅支援Mac系統,也因為此侷限性,遊戲在推出不久後即宣告失敗。

然而這次的失敗並未擊倒赫爾加森,他們從經驗中學習,擴大遊戲的支援項目,包括Windows和Web網頁。於此同時,他們從開發遊戲的過程中,看見遊戲引擎的商機,當時是手機遊戲崛起的年代,赫爾加森便將決定從開發遊戲移轉至開發遊戲引擎,並開始將產品大眾化。

iPhone問世,奠定Unity的起飛年

2007年iPhone問世,同時也是Unity起飛之年。這一年,赫爾加森正式將公司更名為Unity Technologies。2008年,Unity發佈全球第一款支持iPhone手機遊戲的引擎,隨著iPhone的廣為流行,Unity的事業版圖也持續擴張,研發出各種手機遊戲引擎。

如今,開發者只需編寫一次遊戲,Unity引擎即可將程式碼轉換至各種運行平台,節省許多人力及時間成本。

Unity
圖/ Unity

2010年,Unity收購動畫系統開發商Mecanim;2011年,Mecanim平台上註冊的遊戲開發人員就高達多達100萬人,占全球遊戲開發人數的50%;2016年,Facebook與Unity攜手合作,開發者透過Unity的品項,就能更容易將遊戲轉移至Facebook平台上,以推動Facebook遊戲平台的復甦,可見Unity在遊戲領域的重要地位。

憑Unity翻轉人生!卸下長達14年的領航重擔

2014年,赫爾加森結束他在Unity長達14年的領導角色,交棒給Electronic Arts前任執行長John Riccitiello。儘管此舉不被看好,赫爾加森卻說,沒有任何人能像Riccitiello一樣幫助自己釐清思緒,並讚揚Riccitiello有強大的客戶背景,以及敏銳的商業直覺。

John Riccitiello
John Riccitiello
圖/ 截圖自網路

赫爾加森曾在媒體的採訪中提到,過去的他非常懶散,也多次被退學,從不認為自己是有前途之人,但在經營Unity產品的旅途上卻翻轉他的人生,除了油然而生的勤奮和強烈企圖心外,赫爾加森認為,用心觀察整個大環境的發展方向,並全盤了解產業生態,是創造奇蹟的最佳配方。

赫爾加森成天使投資人,幫助企業新苗

2016年,Unity的註冊人數已經超過550萬人。2017年,Unity與Google合作開發虛擬實境的設備以及應用程式,兩家公司還聯手在Google Cloud上提供線上遊戲開發,Unity更進一步與Alphabet旗下的DeepMind合作,開發虛擬AI技術,這一連串的動作也讓Unity更加具有競爭力,準備與其主要競爭對手Epic Games在市場上較勁。

延伸閱讀:瞄準Steam?Facebook攜手遊戲開發引擎Unity推電腦遊戲平台

靠著引擎訂閱和廣告營收,截至2020年6月30日為止,Unity擁有4.532億美元現金,總資產為12.9億美元。

Unity表示,2020年上半年,每天有超過15,000個新遊戲在其引擎上啟動。如今,赫爾加森仍是Unity董事會的成員,同時也是位天使投資人,熱衷於指導青澀的企業新星,重溫當年的創業熱忱。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
參考資料:Your Tech StoryVenture BeatThelocal.dkVox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