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抗Netflix?傳Sony砸近300億收購動畫串流平台Crunchyroll,為何影音巨頭都在搶動畫市場?
力抗Netflix?傳Sony砸近300億收購動畫串流平台Crunchyroll,為何影音巨頭都在搶動畫市場?

《鬼滅之刃》劇場版電影在剛在台灣上映,造成轟動,此刻,Sony也傳出計畫以超過1,000億日圓(約新台幣273億)的價碼,收購美國動畫串流平台Crunchyroll,目前正在與其母公司AT&T進行最後的商談。

《鬼滅之刃》劇場版轟動問世,在日本上映10天票房即突破107億日圓,刷新《你的名字》、《神隱少女》突破百億日圓票房的用時紀錄,在台灣上映首日也突破3,500萬新台幣,日本動畫的商機潛力已越加龐大。

2017年時,Sony曾斥資超過1.4億美元收購另一間面向歐美市場的動畫串流平台Funimation,如今傳出再度出手的消息,顯見對歐美動畫市場的關注。

Crunchyroll是間成立於2006年的歐美動畫串流平台,不同於Netflix的商業模式,提供含廣告的免費觀看,以及無廣告付費訂閱兩種服務模式,時至今日在全球擁有7,000萬會員及300萬訂閱用戶。2018年隨著母公司Otter Media被AT&T完全收購,也一併納入這位電信巨頭麾下。

然而AT&T對保留Crunchyroll沒有太大的興趣,早在今年8月時,就傳出希望以15億美元的價格,向Sony兜售這間動畫串流平台,好緩解高達1,510億美元的債務負擔,但被Sony所拒。

動畫市場快速成長,成串流媒體兵家必爭之地

《日經亞洲評論》指出,Sony倘若順利買下Crunchyroll,將加劇在動畫領域與Netflix、Hulu等串流媒體巨頭的競爭。知名遊戲媒體《IGN》更認為,未來Sony有可能會將Crunchyroll及Funimation兩者合併成一個新動畫串流平台。

日本動畫的商機在近年快速成長,日本動畫協會估計,全球動畫市場在2018年時已達到2.18兆日圓的規模,是5年前的1.5倍之多,其中日本海外市場貢獻約一半。

實際上,近年來各家串流媒體也陸續加大在動畫領域的投入,亞馬遜在2017年成立動畫影音頻道,並投資了以《海盜戰記》為首的動畫作品,去年更製作了第一部獨家動畫《無限住人》。

Netflix Anime
netflix近年來加速對日本動畫作品的投入,推出《惡魔人》等多部獨家內容。
圖/ Netflix

而Netflix也從2017年開始大量投資動畫作品,獨家推出了《惡魔人Crybaby》、《紫羅蘭永恆花園》、《攻殼機動隊:SAC_2045》等著名作品。過去Netflix就與Production I.G等日本公司深度合作,積極耕耘動畫領域。

近期Netflix更宣佈將加大於動畫領域的投資,公佈5個新的原創動畫計畫,以及揭露11個目前製作中的動畫作品。

且疫情大大提昇了動畫的關注度,Netflix稍早聲稱從2019年10月至今年9月為止,超過1億訂戶在Netflix上收看過日本動畫作品,較前一年同期成長逾50%,強調動畫類作品已在近百個服務地區,躋身收看數前10的熱門內容。

Sony也有自己的動畫公司,Aniplex就曾參與過《鬼滅之刃》的動畫製作,並是現正熱映的《鬼滅之刃劇場板》發行商,不過旗下作品的海外發布往往仰賴與歐美廠商的合作,雖然過去曾收購Funimation但其用戶數較少,買下Crunchyroll後這樣的情勢有可能發生變化。

鬼滅之刃
Sony旗下公司Aniplex也曾參與人氣動畫《鬼滅之刃》製作,並是熱映中的劇場版發行商。
圖/ 鬼滅之刃

延伸閱讀:票房有望超過《神隱少女》、漫畫狂賣1億本!《鬼滅之刃》到底紅在哪?解析它的成功模式

且收購Crunchyroll後,Sony不僅能將其7,000萬用戶收入門下,更可獲得Crunchyroll約1,000部作品、3萬集動畫的播映權利,為其作品庫擴充更多內容。

儘管Sony過去以電視等3C產品聞名,如今已經深耕於娛樂領域,在截至今年3月的財政年度中,其60%營收源自遊戲、音樂及電影力動畫都上架Netflix、Disney+強勢來襲的現在,Sony加強在動畫串流領域的投入,或許也不是那麼令人訝異。

資料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IGNVariety

關鍵字: #Sony #Netflix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