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半年,唯品風尚集團獲利轉正!周品均:詹宏志是我的勞勃狄尼洛
掌舵半年,唯品風尚集團獲利轉正!周品均:詹宏志是我的勞勃狄尼洛
2020.12.16 | 新零售

在2019年7月,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登高一呼,整併了86小鋪、UNT、BeautyMaker、BeautyEasy等4大品牌,組成台灣美妝聯盟。成為了PChome近年來跨足女性垂直電商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這過去4大品牌在過去累積了超過百萬名不重複使用者,且在營運過程中都有輝煌成績,過去都因善用網路經營,曾享有網路廣告紅利,但當廣告紅利逐漸淡化,尤其社群媒體廣告紅利急速萎縮,造成變動成本增加、固定成本卻無法下降,因而一一陷入經營困境。

在4大品牌整併後,今年4月,詹宏志主動找上服飾電商品牌Wstyle創辦人周品均,連人帶公司一併延攬,讓台灣美妝聯盟的營運項目擴大到服飾、美妝保養等等品項,定調「女性新時尚」,並更名為現在的「唯品風尚集團」。

而在周品均掌舵半年之後,原本陷入困境的4大品牌重返獲利、轉虧為盈。

627A0599-28.jpg
唯品風尚整合5大品牌,一起搬進新落成的辦公室。
圖/ 唯品風尚

延伸閱讀:從拍賣少女到電商女王!周品均「不完美」告白:砍掉重練,才能放下包袱

周品均上任半年領集團獲利成長65%,唯品風尚:還要積極整合5大品牌

在Wstyle整併進唯品風尚集團之前,原本就累積了很好的銷售成績。自2016年創立以來,在2019年營收已衝破億元大關,近半年來營收與獲利更持續擴大。

原有的美妝4個品牌則在周品均上任半年以來逐步縮小虧損,直至今年11月份已出現獲利,扭轉了過去長期虧損的狀態,成功轉虧為盈。 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服飾品牌Wstyle營收、獲利皆創新高;帶動全集團獲利表現較去年成長了65%,下半年(7-11月)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000萬。

談到這一次成功扭轉集團虧損的情勢,周品均表示,組織重整、整合品牌形象,以及串連5大品牌資源是3大關鍵。

首先,在過去半年來,唯品風尚內部積極進行組織調整、部門整併,更收回了原先委外第三方物流的美妝出貨,與原有的服飾出貨部門合併,自建為集團物流中心,統一出貨、掌握物流水準,目前皆可做到2天內到貨。

周品均 / Wstyle創辦人、唯品風尚集團執行長
周品均掌舵唯品風尚集團半年,帶領集團獲利表現較去年成長了65%。
圖/ 蔡仁譯攝影

除了整合倉儲物流,更打造了全新的集團辦公室,為的是建立全新的企業文化並提升團隊效率。

同時,集團旗下的5大品牌形象與資源也是重點方向。如同經營服飾品牌Wstyle的精神,在營運上不再只著重於產品銷售,而是持續不斷與女性溝通,希望集團的5大品牌能成為女性精神上的信仰與追隨。5大品牌之間的商品也會彼此支援,推出更多異業合作的行銷企劃。

以「高年級實習生」比喻,周品均:詹先生給我心靈的力量

對於半年多來的亮眼成績,周品均舉勞勃狄尼洛與安海瑟薇合演的「高年級實習生」電影為例,她與董事長詹宏志的配合,很像這部電影傳達的精神:跨世代的交流。

她說,以詹宏志的資歷與威望,他卻從不倚賣老、指手畫腳,而是充份授權,並永遠在後面提供支持:「品均,這件事妳決定,PChome都在,我都在。」

20201215_WS_01
周品均認為她與詹宏志之間的合作,就像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傳達的跨世代交流精神。
圖/ 唯品風尚

「詹先生從不指揮我,而是源源不斷給我心靈的力量,就像電影裡勞勃狄尼洛的角色,是很溫暖的,讓我完全能做我自己。」周品均說。

目前唯品風尚自建的物流中心位於內湖,雖然並未與PChome的倉儲、物流資源串接,但在整體營運策略上,詹宏志也與唯品風尚集團分享建議。

周品均也強調,目前唯品風尚集團依然還在整合的階段,將會一邊整頓梳理、一邊作戰。「我們下階段的任務就是確保戰果,維持集團穩健向上。」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詹宏志 #PChom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今日的手機能在艷陽下持續運作,而電動車也能從零下的極地順利駛出,精準感測周遭環境?

看似尋常的應用場景背後,其實隱藏著一顆默默進行的「溫度偏移校正」關鍵晶片。這類負責環境感知、並能進行溫度補償的「驅動晶片」,是電子元件穩定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這塊高階驅動IC的研發,長期以來卻是臺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使得臺灣眾多在零組件領域傲視全球的廠商,在高階應用市場中受制於人。

矽眾科技鎖定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要替臺灣補足產業鏈缺口

「我們臺灣在零組件領域,其實有很多世界第一,例如在全球市佔率領先的振盪器,但始終難以打進高階產品線,就是因為缺少能驅動這些零組件的高階晶片。」矽眾科技創辦人陳世綸開宗明義地指出產業痛點。他解釋,許多臺灣零組件廠商雖擁有卓越的製造能力,但在高階驅動晶片上卻高度仰賴美日大廠,而國際大廠往往不願開放最先進技術,臺灣廠商因此缺乏在價值鏈高附加價值鏈段的話語權,只能在低利潤的紅海市場中競爭。如何打破技術封鎖、強化自主關鍵技術,成為臺灣電子產業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關鍵課題。

而矽眾科技的成立,正是為了補上這道斷鏈而生。作為少數專注零組件驅動晶片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P)開發的企業,當AI運算與電動車市場爆發性成長,矽眾科技以可重複授權、穩定可靠的矽智財解決方案,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推手。陳世綸說當高階電子產品對穩定性的要求日益嚴苛,就更考驗元件必須能在高溫、低溫甚至劇烈溫度變化下維持效能。這正是「溫度補償」(Temperature Compensation)技術的關鍵價值所在。

「矽眾科技的IP 就像貼心的助理,提醒元件「冷了多穿衣服、熱了脫下外套」,透過溫度補償即時調整參數,即使處於零下 40 度的嚴寒或高達 140 度的酷熱環境,訊號依然能保持精準一致。」陳世綸生動地形容 。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圖/ 數位時代

他進一步解釋,晶片內整合了類比的溫度感測器來偵測環境溫度,並將數據傳送給數位電路進行判斷與分析,數位電路再發出指令,精準校準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感測器的參數,確保其在不同溫度下都能提供正確值,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的誤差和功能喪失,例如手機熱當或汽車失靈 。這種「類比感知+數位判斷校準」的整合能力,正是矽眾科技在高階驅動晶片領域所構築的技術壁壘。

陳世綸表示,矽眾科技之所以選擇IP這條賽道,正是看準了其在產業中的獨特價值。作為IP公司,其設計模組能適用於從0.18微米的成熟製程到小於10奈米的先進製程,客戶可根據自身產品需求快速整合,大幅縮短開發週期。這種靈活性,不僅讓矽眾能服務更廣泛的客戶群,也賦予了臺灣零組件廠商快速切入高階市場的機會。

晶創IC補助計畫奧援,矽眾科技以IP挺進高階市場布局全球

然而,IP的研發是條燒錢的漫漫長路。陳世綸坦言,由於IP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性與可重複使用性,但要達到這個門檻需反覆測試與驗證 。他透露,矽眾科技的IP中,每個驅動電路區塊都必須經過數次的設計定案(tape-out)與實體測試,而每次的成本都高達數萬至數十萬美金不等。「沒有政府的計畫支持我們根本做不到,」陳世綸感念地表示,而他口中的計畫正是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讓團隊得以持續突破與精進,追求每個電路區塊的極致穩定性與精準度。

晶創IC補助計畫的資金補助,不僅加速矽眾科技的測試進程,也成功讓這個具備溫補能力的高階驅動晶片IP跨入車用與AI市場 。陳世綸說明,此IP主要針對高階MEMS零組件,特別是應用於5G手機、低軌道衛星、AI伺服器中需要高頻率、高準確度且耐溫的振盪器 。同時,它也符合嚴苛的車用認證,確保車載系統在極端溫度下的穩定性 。此外,此IP亦可支援手機中的胎壓偵測、高度偵測等MEMS感測器,因未來的電子產品將大量使用這類元件,且需具備溫度補償能力以維持精準度 。

如今,矽眾科技已與美加、日本、歐洲及臺灣等國內外大廠展開合作。陳世綸欣喜地表示,許多客戶原本因買不到關鍵驅動晶片而受限於低階市場,現在矽眾科技的IP補上了這一塊,他們也終於能進軍高毛利產品線。目前,已有合作夥伴將矽眾的高階驅動晶片IP導入車用認證流程,未來甚至可望進一步進入低軌道衛星與醫療穿戴市場。

矽眾科技站穩利基市場,與全球MEMS企業共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
圖/ 數位時代

比起一家公司從頭到尾包辦整顆IC的傳統模式,IP公司更像是站在舞臺後方的設計者,協助每一位客戶量身打造表演服、背景道具與燈光效果,讓他們能快速踏上國際舞臺。「我們不做整套產品,但我們讓臺灣的零組件有機會躋身高階應用,不再只是代工。」陳世綸堅定地說,矽眾科技的策略,是站在面對未來5到10年需求的位置上,看見即將來臨的市場缺口,然後在它出現前就先把技術準備好 。

「我們希望矽眾科技未來是跟著全球 MEMS 企業一起共舞,」陳世綸生動的描繪出公司的願景,矽眾科技透過獨特的IP商業模式、關鍵的溫度補償技術以及晶創IC補助計畫的強力奧援,不僅成功在利基市場中站穩腳步,更為臺灣半導體產業開闢了一條高值化的新路徑。這項成果不僅是矽眾科技自身的里程碑,也證明臺灣的IC設計實力,已在全球高階半導體供應鏈中找到了新的戰略位置,從過去的「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引領臺灣零組件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矽眾科技
- 創辦人:陳世綸
- 核心技術:5G通信、人工智慧、物聯網、車用電子矽智財(IP)設計服務
- 資本額:新臺幣1仟700萬元
- 員工數:6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