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零售惡夢轉變為大商機!Stitch Fix創辦人如何逆向操作,打造全新的數據時尚?
將零售惡夢轉變為大商機!Stitch Fix創辦人如何逆向操作,打造全新的數據時尚?

打開Stitch Fix的第一眼,或許會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個拍賣衣服的網站,但實際上,Stitch Fix真正的亮點並非賣衣服,而是「挑」衣服。

Stitch Fix的創辦人卡崔娜.雷克(Katrina Lake),顛覆以往時尚工業的零售模式,打造龐大的服裝數據庫,結合人工智慧,「預測消費者可能喜歡」的服裝類型、款式、預算或是品味,並顯示於推薦頁面上,只要幾分鐘,就可以省下所有逛街購衣的時間。

stitch fix.png
圖/ 截自STITCH FIX

從百視達的困境中,看見非實體銷售的機會

許多人懷疑,女裝市場是否有如此龐大的潛力,能夠帶動此類型的科技應用。截至2020年8月的年度財報顯示,Stitch Fix的年度營收,高達4.43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1%,成立僅九年就取得如此佳績,想必讓當初一票拒絕投資者扼腕不已。

身為史上最年輕的女性科技公司創辦人,卡崔娜28歲時創辦公司的初衷,是來自於Netflix和百視達的戰爭。

延伸閱讀:百視達、柯達、Nokia跌落科技浪頭下...在「快時代」生存,品牌的必備能力是什麼?

卡崔娜表示:「我認為所有的零售店鋪若沒有重新思考銷售策略,都可能會陷入百視達那樣的困境。」卡崔娜在兩間公司的消長中,看見非實體銷售的機會,因此她決定將看似不相干的兩者做結合:數據和時尚產業!

庫存噩夢!利用龐大庫存的逆向操作,建立數據庫

自卡崔娜2011年創立Stitch Fix以來,懷疑聲浪幾乎沒有停止過,原因在於卡崔娜的作法是必須先擁有幾千款庫存的衣物,以建立數據庫,最後再比對客戶的喜好演算出推薦結果。換句話說,卡崔娜未獲利前就得先有龐大庫存的逆向操作,成為她創業的最大風險,卡崔娜的教授甚至稱之為「庫存噩夢」。

然而,學校外的投資者同樣也興趣缺缺,對投資者而言,先有庫存的作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卡崔娜回憶,某次她拖著一大箱衣物,和個人化的造型目錄參加會議時,其中一位投資者直白的表示:「我不明白怎麼會有人想收到這種東西。」甚至在她初期成功獲利時,仍有B輪融資方表示要「親自」挑選一到兩位董事會成員。

延伸閱讀:治裝好苦惱?試試服裝訂閱,讓數據科學替你打點造型

打破性別偏見,以「女裝」在科技界站穩腳步

對於早期的四處碰壁,卡崔娜認為:「這根本不公平!」。她認為超過90%的風險投資者都是男性,在女性處於相對弱勢的科技產業裡,或許男性而言,用科技賣「女裝」與賣「軟體」比起來,「女裝」似乎就是笑話的代名詞。

Stitch Fix
圖/ 截圖自Stitch Fix臉書

卡崔娜了解任何辯駁都無濟於事,只有不斷獲利才是重點,因此她開始擴大事業版圖,同時納入男裝、童裝和大尺碼女裝。

放大目標客群後,Stitch Fix開始穩定成長。2013年時公司已初具規模,有24%的消費者會維持長達9個月的黏著度。2017年11月,卡崔娜領導Stitch Fix進行首次IPO,並募集1.2億美元的資金,2018年時,客戶人數已超過200萬人。

演算法與造型師的組合,顛覆時尚零售業的常態

卡崔娜清楚公司所有的運作都是來自優良的演算法,她認為:「 衣著和品味同樣都只是屬性,這些東西只是一堆數據。 」因此,Stitch Fix特別設有「演算法長(Chief Algorithms Officer)」的職位,而擔任此職位者為前Netflix員工Eric Colson,他在Stitch Fix看見同樣的商機,進而決定加入該公司。

不過, 購物行為最終還是要回歸人的本質 ,即使大數據替卡崔娜取得成功,她仍堅持要聘用造型師輔助演算法的運作。「若客戶今天的要求是『適合在七月參加戶外婚禮的服裝』,或是懷孕、變胖等,造型師此時可立即反應,而保有一些彈性的空間。」卡崔娜說。

Katrina Lake
Katrina Lake。
圖/ Biz Journals

從不被看好到大放異彩,卡崔娜坦言,如今的成果並非她當初所設想,而勇敢迎接網路時代的變動和創新,挑戰顛覆時尚工業的零售常態,是卡崔娜得以搶得先機的成功要素,就如她所言:「 變化帶來增長,也帶來破壞,但它卻是能夠使你採取下一步行動的關鍵!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參考資料:Harvard Business ReviewThe CutMarie ClaireForbes

關鍵字: #大數據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