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噗、peko、耗子尾汁、卑鄙源之助這些詞你都懂了嗎?2020年爆紅流行語一次看
咩噗、peko、耗子尾汁、卑鄙源之助這些詞你都懂了嗎?2020年爆紅流行語一次看

2020年就快要過完了,回顧這一整年,各種大大小小的事件透過社群媒體的傳播,引起網友熱烈討論,進而衍伸出相關的爆紅流行語,並成為許多人的日常語言。

2020網路流行語
圖/ meme梗圖倉庫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來調查,在2020年裡,PTT、Dcard、Facebook上有哪些最常被網友討論的流行語,來看看你懂幾個、有沒有跟上流行?

NO.19 耗子尾汁

「耗子尾汁」其實就是好自為之,此句流行語出自中國太極拳師馬保國,他自稱為「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卻被無名小卒一拳打敗,網友因而搜出馬保國以前的影片。他曾在鏡頭前聲稱自己被年輕人偷襲,提到:「年輕人不講武德,回去要好好反思,好自為之」,卻因過於特別的腔調,好自為之聽起來就像「耗子尾汁」,使網友紛紛模仿。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YouTube《马保国的不娘反应》

NO.17 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原本是物理學上的專有名詞,意指粒子會在特定情況下互相影響。不過在YouTuber「反正我很閒」的影片中,樂咖飾演暗戀別人10年卻不敢有所行動的男子,他指出,只要跟喜歡的人同步做一樣的事,就能達到「量子糾纏」般的愛情關係,安慰自己與喜歡的人有許多相同處。然而,最後他暗戀的人卻跟勇於行動的鍾佳播在一起,因此後來有網友會用「量子糾纏」一詞嘲諷單戀卻不敢出擊的人。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YouTube《反正我很閒》

延伸閱讀:YouTube年度熱門排行榜出爐,衛福部超越蔡阿嘎一家奪冠!觀眾最愛哪些網紅?

NO.16 抱歉了錢錢,但我真的需要那個酷東西

這句流行語通常會跟著一隻表情哀戚的白貓出現,意指雖然沒錢了,但還是很想買某樣東西,只好跟自己的錢說聲「抱歉,我要把你花掉了」,把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隻白貓生動的表情,完美地詮釋了這樣的心境,引起許多網友共鳴,後來也會有網友將這句流行語變形成「抱歉了酷東西,但我真的沒有錢錢」。

2020流行語
圖/ Dcard

NO.12 阿我就怕被罵

「阿我就怕被罵」出自YouTuber「反正我很閒」的影片「電影劇組爆笑雷包」。影片內容描述攝助在電影開拍前才跟攝影師說沒帶記憶卡,沒告知的原因竟然是「阿我就怕被罵」,在深山拍片的他們無法下山拿記憶卡,只好用各種手法欺騙導演。這句「阿我就怕被罵」引起許多網友共鳴,後來也有網友會用這句話來表達擺爛的心態。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YouTube《反正我很閒》

NO.8 peko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近年出現相當火紅的新興產業「VTuber(虛擬直播主)」,也就是在YouTube上與觀眾互動的虛擬偶像,其中主打兔女郎形象的日本人氣VTuber「兔田佩克拉」,說話的時候常會在句末加上自己的名字peko,例如「怎麼了peko」、「早安peko」,令粉絲印象深刻,許多網友也因此跟風模仿,講每一句話尾巴都要加上peko。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YouTube

延伸閱讀:讓旗下VTuber組偶像團體,還能辦演唱會!Hololive如何創造最吸金的虛擬網紅?

NO.7 本斥但大

「本斥但大」出自漫畫《刃牙道》第五話,漫畫內容為一名生物學家收到賄賂,憤怒地向對方說「你想用錢來收買我嗎!?這是對我的侮辱!」,卻在看到錢後改變了念頭,原本台詞為「我本想這麼大聲斥責他,但錢實在是太多了」。隨後許多鄉民看到「胸狠」的女生照片時,都會說「本來想大聲斥責,但實在太大了」,簡稱「本斥但大」。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meme梗圖倉庫

NO.6 時間管理大師

周揚青今年4月爆料藝人羅志祥劈腿、喜歡「多人運動」,結束9年感情,周揚青在分手信當中寫到「關鍵是你都是哪兒來的時間呢?!!我每天和你半夜三四點才講晚安,難道你為了約p(砲)都不睡覺的嗎?!」,羅志祥因此被網友譏諷為「時間管理大師」。爾後,網友看到別人腳踏多條船的新聞,也會使用「時間管理大師」一詞調侃新聞主角愛劈腿。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羅志祥臉書

NO.5 咩噗

「咩噗」通常後面會加上QQ,用來表達難過的情緒,意思有點像「哭哭」,但由於「咩噗」聽起來就像羊咩咩的叫聲,因此不只可以加強難過的語氣,還能夠裝可愛。「咩噗」一詞,源自歌手周興哲《怎麼了》的歌詞「再也不能牽著你走未來,每一步」,其中「每一步」聽起來實在太像「咩噗」,因而成為許多年輕人會使用的流行語言。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YouTube

NO.2 今晚,我想來點……

外送平台Uber Eats邀請蕭敬騰與盧廣仲、蔡依林與林美秀、伍佰與林志玲等大咖代言,廣告中不斷重複台詞「今晚,我想來點……」,再加上廣告播放頻率高,使許多網友表示「好洗腦」,引起不少討論。後來也有許多人會在生活中使用此句型,「今晚,我想來點……」後面可以加上任何東西,是一句講出來便令人會心一笑的流行用語。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YouTube

NO.1 像極了愛情

只要在任何一句話最後加上「像極了愛情」,就算是廢話也能瞬間變文青,「像極了愛情」在當時的臉書、IG上引起一波洗版潮。其實這梗2019年在中國早已流行過,今年7月,導演蘇文聖(蘇三毛)在臉書轉載一張「教你如何寫詩」的圖文,步驟為:隨意寫一段話,最後加上「像極了愛情」,完成。引起超過3,000次轉發,才在台灣引爆這股「像極了愛情」風潮。

2020流行語
圖/ 截圖自蘇三毛臉書

2020年度二十大爆紅流行語總排名

2020流行語排名。(點圖可放大)
圖/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責任編輯:文潔琳
本文授權轉載自: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關鍵字: #社群媒體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