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點名「祖克伯是大麻煩」!拜登就職美國總統後,科技巨頭會比較好過嗎?
曾點名「祖克伯是大麻煩」!拜登就職美國總統後,科技巨頭會比較好過嗎?

在美國疫情死亡人數突破40萬、川粉醞釀抗爭、美國陷入動盪的此刻,拜登即將於當地1月20日的就職典禮上,正式成為美國總統。

但除了這些迫在眉睫的挑戰外,在拜登的領導下,新一屆政府會採取怎樣的態度應對科技界,以及龐大到不容忽視的科技巨頭,也是外界所關心的議題之一。

科技企業是民主黨最大支持者,拜登政府能否用力規管?

科技企業一向是民主黨的忠實支持者。根據響應性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資料,網路企業高達98%的政治獻金都捐給了民主黨的競選活動或外圍團體。

然而收緊對科技巨頭監管已成民主、共和兩黨共識的今天,拜登過渡團隊卻又大量起用科技界人馬,成員背景不乏Facebook、Lyft、Stripe、蘋果、Yahoo等眾多科技企業,並迸出技巨頭試圖在拜登團隊安插人手的傳言。

Sundar Pichai.jpg
受到試圖在拜登團隊安插人手的指控後,Google曾出面澄清,他們絕對沒有提出任何人事建議,也沒有相關討論。

另外,副總統賀錦麗也與科技企業關係匪淺,使得拜登政府是否會嚴加看管科技巨頭受到外界存疑。

她過去競選加州檢查總長及參議員時,便是仰賴科技巨頭的捐款,包括Facebook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前蘋果設計長強納森.艾夫(Jonathan Ive),以及Salesforce執行長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

她個人在私交上也與科技界人士往來密切,與賈伯斯遺孀羅琳(Laurene Powell Jobs)、前Facebook高管西恩.帕克等人有所交流。賀錦麗的姊夫東尼.韋斯特(Tony West)還是Uber的法務長。

但擔任加州檢察總長期間,她曾就隱私權益的議題,推動各種保護消費者的措施,有看法認為賀錦麗會延續過去任職時的焦點,攬起與科技界打對台的責任。至於未來會如何對待科技領域,拜登本人在競選期間其實著墨不多,新一屆政府是否延續川普的強硬措施,又或者將對科技巨頭網開一面,外界正為此議論紛紛。

網路巨頭「免死金牌」可能被首先開刀

但從拜登團隊歷來發言與內閣挑選上,或許能窺見新一屆政府究竟打算怎麼做。拜登發言人麥特.希爾(Matt Hill)曾言明,「拜登一向說最大的罪惡就是濫用權力。科技巨頭及其高管不只濫用權力,還誤導美國民眾、傷害民主制度、逃避應擔負的責任,拜登總統會結束這一切。」

儘管拜登曾是歐巴馬的左右手,科技巨頭可能不會迎來像歐巴馬時代的友好時光。

被視為網路平台免死金牌的《通訊規範法》第230條(簡稱第230條),很可能是拜登政府開刀的重點對象。拜登曾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直言,「我一直不太喜歡Facebook。你可能知道,我不怎麼喜歡祖克柏,他是一個大麻煩。」

Mark Zuckerberg
拜登曾直言Facebook與祖克柏是個「大麻煩」,而新一屆政府中,也有許多曾公開抨擊Facebook的官員加入。

拜登認為,媒體都必須為平台上的內容負責,然而第230條使Facebook等社群巨頭得以豁免於平台上的內容,這種法條應該被立即撤銷,讓平台擔負起應承擔的責任。

指控Facebook放任有害言論,多位「反巨頭」官員加入內閣

拜登競選團隊資深副手比爾.魯索(Bill Russo)就曾在大選結束後,抨擊Facebook處理陰謀論、假新聞失當,社群平台應該更有作為、動作更迅速,並預告未來幾個月內,Facebook將面臨進一步的審查。

被提名擔任司法部助理部長的凡妮塔.古普塔(Vanita Gupta)、司法部民權司司長克里斯汀.克拉克(Kristen Clarke),也都曾致力規管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網路巨頭,要求平台刪除有害內容及不實消息,甚至指控這些巨頭的演算法存在歧視與偏誤。

拜登科技顧問、被提名白宮副幕僚長的布魯斯.里德(Bruce Reed)近期也重申類似的觀點,在他合著的一本新書發表會上表示,「社群媒體早該為平台上的內容負責了。」

他合著的這本新書,主旨之一便是要求社群平台負責,假如平台可以從內容獲得收益,就應該擔負相應責任,「如果社群平台在有害內容旁投放廣告營利,那他們也是共犯。如果社群平台的演算法助長有害內容散播,則應該負責糾正錯誤。」

雖然疫情、中美關係等議題似乎更為急迫,里德相信解決這些科技領域的爭議同樣是當務之急,「我認為這些科技議題需要優先處理,他們是我們的經濟核心。」

反壟斷不會斷,科技議題已成拜登政府優先事項

川普政府針對科技巨頭展開的反壟斷審查,也被認為將在拜登時代延續下去。擔任拜登過渡團隊成員的比爾.貝爾(Bill Baer)便聲稱,政府在執行反壟斷上應更強而有力,「目前的反壟斷作法太謹慎了,太過擔心執行過當的負面影響,使反壟斷執法受限,尤其是針對科技領域。」

日前有消息傳出,拜登希望延攬歐巴馬時代的政府官員蕾娜塔.赫瑟(Renata Hesse)及胡安.阿特亞加(Juan Arteaga),作為新一屆政府反壟斷審查的領導者,這顯示拜登政府並未將科技議題的優先順位放在後頭。

其餘傳出風聲的候選者,包括曾在Paul Weiss律師事務所擔任反壟斷部門負責人的強納森.坎特(Jonathan Kanter)。根據《路透社》報導,反壟斷是拜登過渡團隊持續關注的一個問題,去年11月當選後曾召開會議,討論反壟斷的優先事項。

《路透社》引述一位消息人士指出,那場會議上的一個觀點是,「即使可能敗訴,也要提起(反壟斷)訴訟。」

Joe Biden.jpg
反壟斷議題已成拜登政府的優先事項,科技巨頭面臨的審查很可能將更加嚴厲。

負責反壟斷議題的現任司法部助理部長馬坎.德拉辛姆(Makan Delrahim)也認為,拜登政府會繼續完成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審查,這是維護數位市場競爭非常關鍵的一項任務。

再加上,民主黨規管科技巨頭的執著比共和黨更甚,美國大選前,民主黨議員曾公開一份長達449頁的調查報告,在指控科技巨頭涉嫌壟斷之餘,更主張應將關聯業務拆分,禁止在相近業務中經營大型平台。

曾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參議員伊莉莎白.華倫(Elizbeth Warren)當初的政見之一,就是拆分科技巨頭,打破這些大型企業隻手遮天的現狀。儘管或許不會如此極端,但拜登不太可能走回頭路。

放寬簽證限制、大力投資綠能領域,拜登將為科技界帶來哪些牛肉?

拜登為科技企業帶來的,也並非只有嚴厲的監管與罰則。以疫情衝擊、保護美國人就業為由,川普曾在任期內對簽證的開放施加重重限制,並提高以科技人才為主的H-1B簽證的薪資條件,甚至頒布移民及工作簽證禁令,並延長至今年3月底。

由於約4分之3的H-1B簽證都用於科技領域,受到的影響也最為沈重,包括推特在內等多家科技巨頭都曾出面反對,抨擊這種作法將有害國家經濟發展。

而拜登在競選期間也預告,一旦當選成為美國總統,他會立刻撤銷川普的移民及工作簽證限制,並計畫增加H-1B在內的高等人才簽證數量,保證高科技人才不被簽證困擾,並打算取消簽證的國別限制。

另外,拜登提出的多項能源及氣候政策,也被外界看好有利電動車產業發展。拜登已宣佈將放寬對電動車的補貼,打算於2030年前建設50萬座充電站,政府採購車輛也將全面改為電動車。

Elon Musk
特斯拉被認為將大大受惠於拜登的能源政策,在1月初民主黨取得完全執政後,股價立即迎來大幅攀升。圖為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

>

這些政策受外界看好將大大促進特斯拉發展,先前由於達到20萬輛法規上限失去政府補助,用戶購車無法再申請7,500美元的補貼。

而稍早拜登提名的能源部長珍妮佛.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更獲外界看好將推動電動車產業。格蘭霍姆在擔任密西根州州長期間,曾為當地電動車廠及電池製造商贏得13.5億美元的聯邦補助。她相信對綠能的投資,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外界認為,她將協助拜登兌現讓美國電動車產業比肩中國的諾言。拜登並承諾將藉由投資綠能領域,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目前談格蘭霍姆會如何推動電動車發展,或許還言之過早,但各方對電動車領域發展的期待,可以從特斯拉居高不下的股價略窺一二。

作為領導全球風向的大國,拜登政府能否將對科技領域的政策付諸實行,兌現投資綠能領域的諾言,甚至與科技巨頭強硬交鋒,在全新4年裡實現「重建美好」的口號,已不只是美國人民,甚至是全球各地民眾都在引頸期盼。

資料來源:Fast CompanyReuterCNBCMIT Technology ReviewNew York Times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