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島屋、無印良品在海外狂撤,日商來台投資卻大漲逾3倍!一張圖看懂日商在台零售版圖
高島屋、無印良品在海外狂撤,日商來台投資卻大漲逾3倍!一張圖看懂日商在台零售版圖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各國來台投資金額總計年減18.3%,但 日商在台多項服務業投資規模卻意外於2020年逆勢創下10年新高,甚至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高峰 。批發零售、金融保險、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投資金額年成長幅度均超過200%,其中又以批發零售業投資金額年增358%最高。顯示2020年日商來台投資組合分布, 逐步由以往高度集中於製造業的結構,轉變至涵蓋多元服務業別組成的架構

除投資總額提高外,2020年日商對台批發零售業平均單件投資金額亦創下311萬美元的新高紀錄,年成長幅度高達587%,批發零售業長期以來單件投資金額偏低的情勢正在扭轉,而這也意味著日商重資產長期投資比例升高,日本企業將更全面的在台涉入批發零售業經營。當中又以 服飾配件、綜合商品、家具家飾、電子商務、生活娛樂用品 為2020年日資批發零售在台投資5大熱點。

日商布局台灣產業地圖
圖/ 未來流通產業研究所

然而另一方面,日商在其他市場的經營與投資表現卻迎來截然不同的轉折。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受到疫情影響,日本全業種2020年海外銷售額大幅降低38.4%,當中又以「零售業」海外減收幅度最大,高達56.7%,對業者形成嚴峻的經營挑戰。

例如日本東急百貨2021年全面撤出泰國市場、曼谷伊勢丹百貨同樣於2020年8月結束營業、高島屋百貨2020年全面退出中國業務、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2020年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而僅次於Uniqlo的日本第2大平價服飾品牌商思夢樂,亦於2020年底全面撤出中國市場。

不僅如此,調查結果也顯示,日本企業未來3年願意擴增海外投資規模的比例降至19.1%的歷史新低,較2019年大幅減低11.8個百分點,對於近年大舉展開出海戰略、爭取「被全球消費者接受」的日本零售業而言,顯然疫情正嚴重衝擊海外營收與布局策略。

兩相比較不難看出,在海外投資普遍大幅緊縮的當下,2020年日商對台零售業的逆勢投資強化戰略實屬罕見,意味著日商零售業海外消費市場爭奪戰的焦點正快速轉進台灣。在疫情仍將持續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數年中,日商對台灣服務關聯產業挹注的資源仍將持續擴增,也使日商布局成為觀測台灣流通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日商來台投資額翻漲358%,長期戰略逐步成形

在穩定的內需支撐下,日本零售、餐飲、宿泊等服務性企業,長期以來均高度仰賴母國消費市場,跨國經營比例低於10%,不動產業海外銷售比例更是低於5%,無論是與歐美連鎖零售集團高達40%的跨國經營比例、或是日本製造業普遍超過60%的海外銷售佔比相較,均存在巨大落差。

不過, 近年日本在嚴峻的高齡少子化趨勢下,衍伸出內需消費不振與服務業勞動力匱乏的經營挑戰,零售與服務業者單一仰賴母國內需市場的營運模式受到挑戰 。驅動日本服務業者與品牌商全面展開出海戰略,試圖抓住持續擴大的「全球內需」。

因此,2014年後,以零售與商用不動產為核心箭頭,日商來台腳步亦不斷加快,逐步在台構築起獨特的日本海外商業網絡。包括知名連鎖藥妝店松本清、「激安殿堂」唐吉訶德、車站共構商場atré百貨等,許多在日頗負盛名的品牌陸續進入台灣,其中亦不乏將台灣做為海外拓展第一站的關鍵嘗試,不難看出台灣市場在日本零售海外布局的重要性。

唐吉訶德西門店開幕_2021_01_18_ 蔡仁譯攝-36 (1).jpg
圖/ 蔡仁譯攝

延伸閱讀:唐吉訶德24H台北店搶先看!日本直送生鮮、藥妝一次逛,連POP海報也神還原

台灣雖內需市場規模有限,但因擁有高度偏好日式服務與品牌的消費族群、高品質且深黯日式文化的服務人力、加上長期以來雙邊貿易打下的企業合作基礎與商業默契,都使台灣成為日商打造海外日系生活圈、孵化全球布局幹部的戰略市場,也賦予台灣在日商亞洲戰略布局中相當獨特的定位。

因此,2020年日本對台批發零售業投資金額爆漲358%、單項投資案平均金額驟增587%的驚人成長,並非僅僅是受惠於台灣防疫成效的支撐,更重要的基礎還是建立在日商展開出海布局後,在台投資的10年長期戰略逐步成形:以「 批發零售+商用不動產+餐飲觀光 」的聯合開發策略搭配優勢品牌切入,並拉高重資產長期投資比例,構築起深厚的日系海外生活圈與商業網絡,而這也象徵著日商零售與服務業紮根台灣意向顯著,且業務開發方向正持續多元發展。

台日企業綿密的合作網絡,在台推進日系商業生態圈

根據日經MJ調查,日本零售企業的海外切入戰略中,近40%選擇「 與海外當地企業合作 」,為所有選項中比例最高的做法。引證了在爭奪新外需的總體戰略下,大量日本業者開始與海外企業展開商品貿易以外的深度合作,應用多元合作模式在海外市場建構推進日系商業生態圈。

奠基於長期以來的貿易合作關係,台灣許多本土零售及貿易集團與日商逐年交織出複雜綿密的合作網絡。不少台灣消費者熟悉的本土通路(如美廉社、PChome商店街、新光三越、漢神百貨等)與指標性不動產(如台北101大樓)背後,均擁有比例不一的日商投資、參股或間接技術合作。而 日商與台灣企業遍地開花的商業連結,不僅在台建構日系商業生態圈,也深刻影響著台灣整體零售業的經營脈絡、以及消費者的生活風格與消費模式

例如以貿易起家的台隆集團,陸續引進台隆手創館、養樂多、明治冰淇淋、百吉冰棒等日系品牌。其中台隆手創館為日本東急手創館第1家海外分店,發展至今台隆手創館已成為台灣日用生活雜貨專賣業市占率最高的品牌,並於2020年獲得「TOKYU HANDS」商標授權,轉以海外特許經營店鋪的方式,經營「TOKYU HANDS台隆手創館」。

而做為日本超級市場協會(AJS)唯一的海外會員,台灣超市龍頭全聯亦持續強化與日本零售集團間的策略合作,2012年開始即獨家引進AJS旗下自有品牌「生活良好」系列商品,2019年與日本H2O零售集團合作,共同成立全聯阪急麵包;2021年全聯宣布擴大與無印良品在複合店開展上的合作,成為無印良品全球首次結合超市進行複合經營的嘗試。

全聯無印良品.jpg
圖/ 程倚華攝影

延伸閱讀:唐吉訶德來勢洶洶!全聯攜手無印良品進駐大安店,迎戰連鎖賣場新對手

此外,透過福華飯店的引介協助,JR東日本集團旗下飯店品牌亦正式跨足海外市場,「台北JR東日本大飯店」預計於2021年在台正式開幕營運,台灣也成為JR東日本飯店事業進軍海外的第1個據點。

不過,雖然雙邊合作帶來日方品牌優勢與資源挹注,但同時也可以看到不少遭遇撤資、日商收回經營權、或是因雙邊合作企業經營考量而終止合作關係的案例。例如知名日系百貨大葉高島屋,2016年全面撤出資本,改以單純品牌授權方式經營台灣市場;無印良品2014年結束與統一超長達10年的合資關係;統一集團2016年終止與阪急百貨的技術合作;2018年進入台灣市場的日本最大連鎖藥妝店松本清,原透過與台隆集團股權合資方式進入,2020年亦全數轉為日本總公司直營。

日本綜合商社攜手零售企業,爭取亞洲內需消費市場紅利

日本企業的海外征程,一直以來均與大型綜合商社緊密相關。商社等同於日本掌握全球產業的情報中樞,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住友商事、丸紅、豐田通商及雙日等7大綜合商社,影響範圍輻射近60%的日本企業,無論是在日本國內、或是海外市場經營上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近年看好快速成長的亞洲消費市場商機, 日本商社陸續開始強化於「非資源領域」中的布局,積極與日本國內零售與服務業者以及優勢品牌商合作,共同展開海外輸出戰略 。在大型商社的推動下,日本零售與服務業海外輸出的聯合艦隊策略正逐步成形。

調查顯示,日商海外布局策略中,選擇「與日本商社合作」的比例已於2017年超越「併購海外當地企業」。顯示在經過多年耕耘後,日本商社已成功建構出海外輸出支援生態與基礎設施,尤其是大型綜合商社結合商用不動產與知名零售通路品牌的複合型模式,已成為日本零售業近年展開海外落地的關鍵基礎。

台灣做為日商熟悉且偏好的海外試驗市場,日本7大綜合商社皆已深耕多年。以零售電商產業為例,幾乎於各項次產業類別中均可以見到與日本綜合商社間的投資或商業關聯。例如力爭成為「非資源領域」最大商社的伊藤忠商事,2018年自頂新集團手中收購101大樓約37.2%的股權,一躍成為台北101的最大股東。在電子商務領域方面,則入股PChome集團旗下「商店街」。2020年更因日本伊藤忠母集團將日本全家超商轉化為全資子公司,使台灣全家超商也間接成為伊藤忠集團旗下企業。

PChome商店街個人賣場
圖/ PChome商店街個人賣場

而住友商事近年則採取與台灣三商控股多方合作的模式,2012年與三商控股共同合資引進日本知名Tomod’s連鎖藥妝店;2018年自三商控股收購美廉社約22%的股權。而同屬三井集團的三井物產與三井不動產,更是台灣近年外資對台零售業投資的經典注目案例。除三井不動產旗下人氣標的三井Outlet及LaLaport購物中心外,三井物產也透過與atré合資設立的JV(atré國際),與微風集團共同推出微風南山atré,並與PChome集團合資成立時尚選品電商MiTCH,同時以實體旗艦店進駐微風南山atré,可以說創下台灣OMO創新的指標案例。

Tomod’s
圖/ 截圖自Tomod's臉書

全球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波克夏投資公司於2020年8月公布,同時買進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伊藤忠商事、住友商事以及丸紅各約5%的持股,並預計陸續提高持股至9.9%。在全球疫情未歇、消費景氣不明的此時,上述日本綜合商社在台灣奮力邁進並取得豐厚成果的表現,或許能夠為股神巴菲特對日本商社未來發展的判斷投下一張信任票。

本文授權轉載自:未來流通研究所
責任編輯:文潔琳

關鍵字: #零售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