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連鎖折扣門市唐吉訶德的母公司泛太平洋國際控股(以下簡稱PPIH),於2月24日宣布將收購美國超市蓋爾森(Gelson’s)。
PPIH將向蓋爾森的最大股東TPG資本(TPG Capital)以及其他股東購買股份,將這間年銷貨淨額約8.7億美元的高檔超市併入集團旗下,PPIH預計將於今年4月完成股份收購,但並未公布實際收購金額。
蓋爾森以精選的生鮮食品,成功吸引高收入和亞裔顧客
蓋爾森創立於1951年,以美國南加州為主要據點,共有27間門市,在今年迎來70歲里程碑的蓋爾森,主打頂級生鮮、精選各式酒類、和無與倫比的購物體驗。蓋爾森店內的產品價位,甚至比大家熟知的頂級全食超市(Whole Foods)還高,就以美國消費者常買的蘆筍為例,全食超市的定價比平民超市沃爾瑪(Walmart)高出約30%,而蓋爾森又比全食超市貴約25%。
這相當於蓋爾森的定價比沃爾瑪貴60%!為何蓋爾森能以此定價策略行走江湖?原因在於主攻的南加州地區,相較於美國大多數地方,當地的消費者收入高、更重視生活品質和健康,加上廣大對飲食有較高要求的華裔、日裔、及韓裔客群,儘管價格不斐,蓋爾森仍然以頂級的產品和服務,擄獲高收入消費者的心,並榮獲《消費者報告》雜誌(Consumer Reports)評選為美國西岸第一名的超市品牌,連好萊塢名人,也時常被狗仔隊拍到在蓋爾森購物的照片。
擁抱科技拓展客戶群,利用點數培養忠誠度
蓋爾森在2014年被TPG資本收購,當時收購價為3.94億美元,期間不僅由原本的17間拓展為27間門市,更突破超市傳統思維,與科技公司GetUpside合作,藉由GetUpside App的現金回饋制度和演算功能,增加非經常性顧客的回購率和單次購買量;也與Instacart平台合作,在疫情嚴峻的加州,提供線上購物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心的採買方式。
2020年7月蓋爾森推出消費金額轉成點數的制度,讓消費者依據累積點數的不同,參加特定的活動、折扣、優先嘗試新樣品等服務,在大部分競爭品牌都尚未實施點數回饋的現在,有效培養客戶的忠誠度。針對這點,PPIH即在收購蓋爾森的新聞稿裡特別提到「蓋爾森藉由可靠的品牌名聲,和忠實客戶群的有力支持,讓它在新冠疫情的壟罩下,仍不斷增加市占率。」
PPIH在疫情下仍然成長20.4%,朝向「熱情2030」計畫更進一步
創立於1980年的PPIH集團,旗下除了大家熟知的唐吉訶德,還包含其他零售、批發、不動產、廣告、旅宿、金融、人力仲介等等事業,自從1989年開立第一間唐吉訶德門市至今,PPIH集團連續31年銷售和獲利持續成長,即使面臨疫情的考驗,仍連續3年維持雙位數成長,在2020會計年度(2019年7月~2020年6月底)營收達到1.68兆日圓、年增率27%,同時交出760億日圓營業利益、較前一年同期成長20.4%的漂亮成績單。
PPIH於2020年發表集團的中長期經營計畫,由原本的「願景2020」升級為「熱情2030」,希望藉由「顧客最優先」政策,在2030年創造3兆日圓銷售額、達到2,000億日圓營業利益、創造12億客戶,並將海外客戶的佔比提高。
而此次的蓋爾森收購案,預計將為PPIH在海外的主要營收,從原本的折扣商店和日用百貨兩個類別,增加第三個主力,將集團海外銷售額提升至2,000億日圓(約佔集團綜合淨利10%),朝向「熱情2030」目標更進一步。
創造雙贏:PPIH擴大北美市場,蓋爾森迎來新成長
PPIH「熱情2030」針對海外市場,計畫透過建立穩定的基礎和新的營運模式,銷售更多日本商品,並且藉由規模經濟,讓價格更有競爭力、突破貿易障礙。
PPIH總裁暨執行長吉田直樹表示「PPIH於2013年收購Marukai超市,首次踏足加州,現在希望藉由收購蓋爾森,擴展我們在加州的能見度,服務更多重視產品、乾淨、便利、和服務的消費者。」此次收購,也將有助於PPIH集團協助日本政府達到在2030年,創造5兆日圓農產品、肉品和海鮮出口值的目標。
在收購案確認之前,PPIH高層已經親身走訪蓋爾森全部27間門市,此舉讓蓋爾森的總裁暨執行長麥克杜格爾(Rob McDougall)對於與PPIH的合作更具信心,他表示「我們將持續為顧客提供最頂級的品質、價值、和服務,在此同時,我們非常期待被PPIH收購後,將帶來更多新的成長和合作機會。」
PPIH在海外的野心,除了此次的收購案,也計畫在2024年6月底前,將集團旗下的海外店鋪由現在的55間,增至126間,創造3,000億日圓淨銷售,究竟PPIH將如何達到這目標,逐步完成「熱情2030」計畫,是否又將會有其他的收購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王郁倫
資料來源:
1.PPIH
2.PPIH
3.PPIH新聞稿
4.TPG新聞稿
5.Progressive Grocer
6.Gel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