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越買越多、還順便吃一盤肉丸!3面向解析IKEA打造的療癒購物體驗
不小心越買越多、還順便吃一盤肉丸!3面向解析IKEA打造的療癒購物體驗

若要猜哪些品牌會在情人節推出廣告,典型直觀的選擇應該是巧克力、鮮花、葡萄酒或珠寶公司。

通常不會想到一個家居品牌,對吧?

你錯了。IKEA,作為一個家居品牌,也搭上這股潮流,在2014年的情人節推出了一個廣告。

IKEA
IKEA推出的情人節廣告。
圖/ IKEA

延伸閱讀:70歲IKEA型錄將停刊!一本300多頁DM,憑什麼跟《哈利波特》並駕齊驅?

這則廣告展示出IKEA幽默滑稽的一面,在產品上添加了擬人化的人物形象和一句俏皮話,傳達出一個明確的資訊:夫妻之間也需要傢俱。

不知不覺中,這家公司在提供戀愛指南的同時,還會針對常見的戀愛煩惱與顧客進行交流——畢竟,誰會不喜歡免費的戀愛建議呢?

IKEA不僅以肉丸、DIY家俱和品牌型錄而聞名,在商品行銷方面也頗具創意。

維持家俱一貫的低價、簡約風格

IKEA成功的核心是「 價值 」。在IKEA購物時,你能明確地知道自己會買到什麼,且一定不會讓你覺得產品差價高。

Ingvar Kamprad
IKEA創辦人Ingvar Kamprad。
圖/ 截圖自Twitter

為何高顏值的產品只面向少數買家?必須以低廉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設計和功能。 」——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IKEA創辦人

產品方面,這家公司首先決定的是一件家俱的價格,再逆向對其進行結構的工程設計。

消費者通常容易把「低價」和「劣質商品」連結在一起,但IKEA採取的是一種中間立場,即為DIY產品提供免費的組裝工具,並提供退款服務。

在物流方面,該公司以平板包裝運輸和銷售家俱,使得運輸更加容易且方便客戶自行組裝。

值得一提的是,IKEA的商品美學採取簡約、乾淨的北歐風格。家俱秉持著一貫的簡單風格,大多提供的色系為黑色、白色或原木色。

2019 IKEA pop-up hotel 新婚夫妻 01.jpg
圖/ IKEA

由於家俱款式的簡潔,顧客便有機會將錢花在其他的室內物品上,以彌補家俱的平淡無奇。所以,顧客通常會購買漂亮的床鋪用品、很酷的灰色地毯和一張床邊桌等等。

此外,透過生產更多款式的組件、並非成品的方式,IKEA為顧客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讓他們能根據自己想要的外觀來訂製家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促使IKEA「 美感∕美元 」( 每1美元可得到的美感享受 )的比例非常高,也讓IKEA在家居領域中,比其他品牌具有更高的領先優勢。

將購物行為轉化為療癒心理

這種商店概念,引導出顧客潛意識中的購買傾向,也正是做出決策的主要驅動力。對消費者而言,IKEA的展示佈局深具親近感,枕頭、沙發、桌子和其他家居產品一併陳列在展示間裡。

IKEA的產品是根據生活情境的順序來擺放,使得顧客的大腦能夠明確地感知並理解它的內在價值,進而對商品產生渴望

在展示間裡,顧客可以隨意觀看、觸摸、甚至聞到家俱的味道,開啟了一段探索各個角落的冒險之旅。這樣的購物體驗,將帶來意想不到的購買衝動——這些產品是消費者購物清單之外的商品——是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額外發現的。

一個優秀的商店,不僅會賦予顧客一種舒適、熟悉的體驗感,它還帶來一種探索、發現的樂趣,而IKEA當然深知這個原則。

IKEA新店店-Room setting_01.jpg
圖/ IKEA

延伸閱讀:全聯、IKEA、美廉社都掀起複合店大戰,背後盤算什麼?

IKEA使用另一種促銷的心理技巧,來激發顧客掏出更多錢來消費。

各個展示空間的設置,是在一條有指向性的路線上,引導顧客沿著某個方向來瀏覽商店陳設。地上的箭頭引導著客流方向,而告示牌則表明已到達某個特定區域。

這條引導路線,讓顧客處於一種被動的心理狀態,也就更容易接受建議 。「你要沿著黃色的標示路線走。你要交出自己的控制權,包括現在所處的位置,和你接下來要去的地方。我認為這是能夠促成真正購買的第一步。」倫敦大學的教授Alan Penn解釋道。

深入研究IKEA的佈局戰略後,會發現它的主要目的,是帶你真實地經過他們所提供的一切商品。最終,它會讓你買下原本沒有打算要買的東西。

除此之外,在IKEA,你可能沒有考慮到的另一個方面是: 你的購買決定,是如何在收銀區也受到了影響 。因為在收銀台附近,顧客總是能聞到烤麵包的香氣。

被家俱耽誤的肉丸店?

每當提到「肉丸」這個詞,IKEA就會立刻出現在腦海裡。

圖說四:IKEA於10月1日正式推出植物素肉丸,使用豌豆蛋白、馬鈴薯、洋蔥、燕麥、蘋果等豐富的蔬果元
圖/ IKEA

這個店內餐廳的出現,要歸功於IKEA的創辦人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

坎普拉表示,當我們進行購物時,大腦會不停地處理大量訊息,我們吸入的氧氣有20%到25%會流向大腦。當你在比較各種產品時,大腦會消耗很多能量、變得非常累。

IKEA新店店-IKEA Café_04.jpg
圖/ IKEA

因此,IKEA做出最聰明的決定,就是在購物的過程中提供食物,讓消費者可以隨時充電、待得更久,和親朋好友盡情討論想要購買的物品,並且真的買下更多商品。

成就感爆棚的「IKEA效應」

每當組裝IKEA的家俱時,十次中可能有七次不是搞混了零件,就是花了整整30分鐘來區分不同的家俱——因為它們的顏色和外觀幾乎一模一樣。

也許對顧客來說,這可能是一場令人沮喪的奮戰;但對IKEA而言,這是一場絕對的勝利。 每當把家俱組裝好時,顧客就更有可能感受到,自己與所購買的物品是有情感連結的

DIY
圖/ 截圖自網路

延伸閱讀:IKEA家具租賃服務101首發!在台成立翻修中心,推「以租代買」的策略是什麼?

試著想像一下,自己組裝了一張桌子。或許這件成品看起來有點歪,也或許你的鄰居一眼就看清它的本質——它只不過是一件劣質的手工作品而已。

但是對你來說,這張桌子必須很棒,因為是你親手創造了它。這顆辛苦的甜美果實,也被稱之為「 IKEA效應 」。

既然顧客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而做出犧牲,就一定會賦予這份成就更大的價值,來合理化自己的努力。 透過這種的創造性過程,讓消費者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回報,而人們也會傾向於將個人喜好與特定品牌連結起來

這是一個令人上癮的循環,讓人們不斷回頭光顧,以獲得更多良好地感受。

創意行銷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它不僅僅是平面廣告、實體海報或社群媒體的頁面等等。IKEA將傳統的零售體驗,轉化成有趣且有益的購物體驗。它既滿足了顧客的需求,也豐富了他們的店內體驗。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

關鍵字: #IKEA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邁達特的人才經營戰略!攜手「有福企」,打造個人化福利新體驗

走進邁達特的辦公室,最熱鬧的不是茶水間,而是 LINE 群組裡的「福利話題」。有人分享如何用點數換到電子票券,有人則教同事在電商平台搭配福利點數折抵,精打細算換來小確幸。對人資長楊碩祐來說,這樣的畫面格外珍貴,因為在他剛接手的那幾年,如何精準投放福利資源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當時,邁達特正面臨跟同業一樣高達2成的離職率。高薪或許能吸引人,卻不一定能留住人,如何改善流動率,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薪資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要讓人留下,必須讓員工在組織裡克服挑戰、獲得成就與實現價值。」他回憶。也因此,邁達特開始思考:如何讓「福利」不再只是行政支出,更成為穩固人才的關鍵?

永續人才經營,不只是花錢

楊碩祐的第一步,是回到員工需求本身。邁達特自 2022 年起,將員工滿意度調查頻率拉高到每半年一次,以即時掌握心聲。疫情趨緩後,公司除了宣布可彈性上/下班之外,如有特殊需求也可向主管提出居家工作的申請,讓每個人保有調整空間;當時從員工滿意度調查中發現,過去被視為亮點的零食飲料吧,只排到第 10 名;前幾名則是偏向彈性化的管理,如居家辦公和彈性上下班等。

「當福利能回應真實需求,滿意度可達 8 成;若與員工期待落差過大,則可能僅有 4 成。」楊碩祐說,這讓他確信,與其把資源花在公司自認重要的福利上,不如傾聽員工真正想要什麼,把錢花在刀口上、福利給得精準,才能成為長期的人才經營策略。

邁達特
邁達特人資長楊碩祐
圖/ 經理人

有福企一站整合福利,滿足員工多元彈性需求

如何讓福利走進日常?楊碩祐找到的答案是數位化。幾個月前,邁達特導入神坊資訊的「有福企®」數位平台——專為 HR 及福委打造的數位福利管理工具,讓員工能自主選擇福利,也讓行政流程大幅簡化。

「第一眼看到平台時,我就很喜歡它的 UI/UX 設計,清楚易懂又好上手。」楊碩祐回憶。以往福利公告、點數發放、特約簽約、活動管理分散在不同流程,耗費大量人力,也不易協作,如今透過有福企一站式平台即可完成。「福利是需要重複宣導的。」楊碩祐還記得,為了讓同仁理解平台價值,他特地花了一個週末做簡報,親自向全體員工示範說明。結果,導入初期就有9成以上員工完成開通登入。

為了讓員工福利更精準滿足個人化需求、提升使用彈性,邁達特將企業福利的固定預算轉換成「小樹點(生活)」(註1) ,透過平台發放數位福利點數,讓員工能依需求兌換折抵票券、宅配商品或旅遊體驗等日常生活消費。不僅能實現員工自選自用,企業也能在員工生日、福委活動、課程進修獎勵等多元時機點發送點數,創造更多與員工互動的機會。

甚至有員工自發性在 LINE 群組分享「點數使用攻略」,顯見認同度高。「現在我能兼顧員工自選福利、提供彈性,同時控制成本,這讓我更容易說服管理團隊,也能回應員工期待。」楊碩祐分享。

神坊資訊營運總監劉容先則補充,平台的核心設計之一在於「分眾」。以往分眾多應用於行銷操作,但員工同樣需要差異化經營:不同年齡層、職能或生活階段,各有不同需求。而邁達特員工結構正好呈現三個世代共融——20、30、40 歲以上各約佔三分之一,差異化經營更顯重要。有福企串連企業、HR、員工與供應商四方角色,整合了多元特約資源、EAP 員工協助與健康促進活動,再結合小樹點生態圈的廣泛通路,讓員工無論是日常娛樂、進修學習,或心理與法律諮詢,都能找到符合需求的選項。HR 不再受限於繁瑣行政流程,可更專注在策略規劃與成效評估,提升部門能見度與角色價值。

她進一步指出,平台也提供「活動」管理功能,讓 HR 及福委能以數位化方式舉辦家庭日、聚餐、健康與團建等各式員工活動,除了活動報名、問卷調查及員工簽到,也能透過平台發放點數獎勵,將繁瑣的紙本流程在線上一條龍完成,不僅讓 HR 節省時間,當活動體驗更流暢,員工參與意願也自然提升。

「HR 常常缺乏 IT 支援,有福企就是專為人資打造的數位工具,能持續優化迭代,並提供數據追蹤功能,讓決策更精準。」未來,也計畫推出會議室及按摩等服務預約功能,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也能輕鬆享受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便利。

善用有福企,邁達特讓福利成為留才戰略

基於對數據與科學化人才經營的重視,邁達特進一步落實福利數位化。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與同業數據比較,公司能更精準地掌握員工偏好,再搭配三十多項軟硬體福利調查,讓決策從感覺走向可驗證,進而推動政策宣傳與資源分配。

楊碩祐指出,邁達特以數位工具優化「選、用、育、留」四大流程,從求職、入職到職涯發展與日常照顧,HR 在每個環節都扮演要角,建構完善的「數位人才旅程」;其中,有福企更是「留才」關鍵,因為福利經營不再是附加價值,而是直接影響組織韌性與文化的核心環節。

「借用外部平台資源、交給專業,比起自己開發更有效率。有福企最大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留才,並透過平台傳遞企業的正向福利文化。」楊碩祐說。甫獲 2025 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邁達特,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不僅在於持續深耕人才經營,也來自善用外部資源,如導入「有福企®」後,將預算轉化為彈性點數,滿足跨世代需求,讓福利從「成本支出」提升為「策略資源」。

邁達特
邁達特屢獲雇主品牌獎項肯定,展現長期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承諾
圖/ 經理人

「這些努力在當初或許不會立刻看到成效,但卻能在同業尚未改善之際,率先走快一步,為未來奠下穩固基礎。」楊碩祐分享,隨著福利策略逐步落地,邁達特的離職率逐年下降,並持續創新低,讓公司更有底氣對外傳遞雇主品牌,也展現了長期重視人才的承諾。

被母公司佳世達點名為「集團軟體先鋒」的邁達特,擁有逾 25 年經驗,代理超過 50 種全球 IT 產品。面對缺工時代,當薪酬只是基本盤,決定新世代工作者是否留任的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挑戰自我、獲得成就感,並與企業文化建立連結。

因此,邁達特導入「有福企®」,不只是導入一套福利平台,背後更有將福利視為留才之道的策略思維。展望未來,楊碩祐期盼有福企持續開發創新服務,陪伴企業在人資數位化的道路上持續進化。透過與時俱進的平台設計,協助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人才經營,奠定組織永續的基礎。

註1:「小樹點」點數系統,分為小樹點 (生活) 與小樹點 (信用卡) 兩種點數類型,本文所述為小樹點 (生活)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神坊資訊有福企共同製作]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