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去年(2020)在疫情期間迎來5G開台,搭配iPhone 12系列開賣,成功吸引消費者申辦高資費方案,如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各自有90%、95%的5G客戶申辦999元以上月租費,電信3雄也聯手在年底提前達標100萬5G用戶。
只可惜,即便有5G,短短幾個月內仍無法扭轉全年營運表現。
3大電信中,中華電信是唯一營收、淨利、EPS皆正成長公司,不過行動服務營收也比去年少了20億元;台灣大整體營收年增7%,但淨利、EPS年減超過雙位數,遠傳則營收、淨利年減5.2%、4%。
「傳統收入」還有機會回去嗎?以台灣大為例,電信事業去年營收610.53億,年減9%,能否隨5G普及、ARPU(每用戶帳單貢獻金額)提升而有所改變,仍待觀察。
持續亮眼的「新收入」,卻讓3大電信有自信能帶動反轉。
台灣大去年靠momo購物賺取過半數(51%)營收,看好2021年在momo領軍下,能配合5G方案持續創造營收成長。
遠傳向來主打新經濟,friday購物營收、friday影音用戶數都有超過20%的年增率,企業端資安服務、遠距醫療、物聯網、雲端服務則有近30%~70%年成長。
甚至一向在行動市場電信收入領先的老大哥中華,都把ICT(資通訊)業務當成重中之重。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指出,「會持續投資核心業務,透過併購強化自主能力。」
從去年第4季表現來看,中華ICT業務繳出驚人的近5成營收年增率(49.9%),其中包含IDC機房業務、雲端服務、資安服務都有2至7成的年成長表現。中華並喊話鎖定「5G專網」商機和5G應用,預計至今年底將建置超過1萬座5G基地台。
今年2月份中華宣布入股緯創旗下緯謙科技,可能僅是他們強化5G雲端戰力的第一步。
正式來到2021年較勁,體質各異的3雄業者都想繼續挖新商機。雖然,他們不能再像過去一般光靠「收月租費」過活,卻有機會逼自己找出更多成長潛力。
責任編輯:王郁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