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充電裝置太多種!工研院聯盟推統一規格、介面,為何採用歐洲規格CCS1?
電動車充電裝置太多種!工研院聯盟推統一規格、介面,為何採用歐洲規格CCS1?

汽車電動化,已經是無法回頭的趨勢,本周汽車製造商Volvo就在新車發表會上宣布,2030年將全面生產電動車,許多主流車廠也有類似的目標,也就是說在未來十年內,電動車將成主流。對消費者來說,最關鍵的問題依舊是「充電」,能否隨時找到可充電的地方?充電設備是否好用易上手?

光是全球主流的充電標準,就有多達五種,雖然台灣都有業者投入建置,市面上卻沒有統一的充電標準,這對電動車要在台灣普及,將是一大障礙。

為此,工研院攜手裕電能源、拓連科技、台達電子、華城電機、飛宏科技、起而行綠能等近50家廠商,成立「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以下簡稱:充電聯盟),建議政府推動統一界面的公共充電站,讓充電環境更友善。

充電規格太多,工研院組聯盟推採用歐規CCS1

目前電動車充電,可分為快充(DC 直流電)、慢充(AC 交流電)。快充指的是能在30分鐘內,將電力從0%充到70%~80%;慢充則需3~6小時,才能將電力完全充飽。

全球現在約有五種主流的充電規格,包括:日規CHAdeMo(僅支援快充)、歐美紐澳常用的通用規格CCS1/CCS2(同時支援快充、慢充)、中國大陸的GB/T(同時支援快充、慢充)、特斯拉自有規格(同時支援快充、慢充)。

台灣電動車市場仍在萌芽階段,五種充電規格都有廠商投入設置,隨著電動車數量逐漸增多,將面臨無法兼容充電的問題。

ELECTRIC CAR
全球現在約有五種主流的充電規格,台灣公共充電站仍沒有統一標準。
圖/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燃油車已沒有未來」!Volvo宣布2030年只生產電動車、新車全面線上銷售

工研院集結50多家電動車廠商,成立「充電聯盟」,建議政府可以將公共充電站的電動車充電界面,統一採用歐美常見,且支援快充、慢充的「CCS1」(Combined Charging System 1)規格,增進充電設備使用率,以及充電環境友善度。

政府出面廣設公共充電站,對於電動車普及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因此公共充電站應以國際通用的充電規格為主,讓所有車主都能用。聯盟解釋,之所以建議採用「CCS1」規格,是因為台灣跟美國電網環境相似,以及須與國內原有的慢充充電站相容,加上考量消費者意見與政府建置功效,「CCS1」規格比較適合台灣環境,與先前已布建的公共充電設施。

除了規格要相同,工研院還要推共同充電介面

充電聯盟出了推動統一充電規格外,今年也將定出電動車共同充電介面,工研院解釋,五種充電規格都有車廠投入發展,然而,沒有共容的電動車充電介面,就像缺乏共通語言,彼此無法溝通。

因此,希望能定出共同充電介面,讓不同品牌電動車,也能夠互相共用充電設備,工研院形容,這就像是金融卡到不同家銀行的ATM,也能夠相互提款一般方便。

工研院
工研院表示,充電聯盟由超過50家廠商組成,希望能推動國內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技術、法規驗證與營運發展等任務。
圖/ 工研院

延伸閱讀:電動車狂潮熱潮為何而起、玩家有誰、車廠策略為何?一次解析百年產業大變革

未來,還預計規劃完整的電動車充電樁網路,建立電能管理系統,協助車輛到家戶(V2H)、車輛到電網(V2G)等應用普及,促進智慧充電管理。

工研院表示,充電聯盟由部會如經濟部、交通部;國營事業如台灣電力公司、台灣中油公司;研究法人與測試單位如工研院、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相關公會如電機電子公會;廠商如台達電子、華城電機、飛宏科技等超過50家廠商組成,希望能推動國內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技術、法規驗證與營運發展等任務,建構電動車充電產業生態鏈,並整合相關政策建言供政府參考。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電動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