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線上平台好難?消費者喜好就藏在這些關鍵決策點裡
搞線上平台好難?消費者喜好就藏在這些關鍵決策點裡

「關鍵決策點(Micro Moments)」是Google於2015年提出的新概念。Google給關鍵決策點的定義是:「任何一個你可以加強與他人關係連結的時間點。」

以行銷而言,其實就是「任何一個可以加強與消費者關係連結的時間點」。

如果這樣說你仍有點不了解,讓我們從一個故事起頭,更具體地說說關鍵決策點是什麼:

你剛從朋友辦在西門町某KTV的生日派對離開,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竟然已經不小心錯過捷運末班車。因為家裡住得遠,坐計程車回家可能要花費不少錢,加上其實你早就因為在派對上又唱又跳而精疲力盡了,只想趕快有個地方休息,你站在路邊邊滑著手機邊猶豫是不是該隨便找個旅館休息,這時手機因為偵測了你的位置,訂房APP就對你顯示了一個廣告:

「在鬧區玩到很累了只想趕快倒在床上大睡一場嗎?」手機廣告頁面上這樣寫著。

「對!沒錯!這就是我現在要的!」於是你點下這則廣告,發現有間又便宜又乾淨的旅館竟然只在距離你位置不到三百公尺的位置,於是你馬上決定訂了一間房間,並按照地圖往旅館的方向走去。

這就是訂房APP徹底打到了消費者在這個情境下的「關鍵決策點」好例子!

cheerful-man-with-smartphone-drinking-juice-on-str
圖/ Andrea Piacquadio from Pexels

將關鍵決策點套用到電商品牌

在行銷上,關鍵決策點說白話就是消費者在決定是否要買下某個商品的時間點,以這個例子而言,在你正在猶豫要搭計程車回家還是就近找個地方過夜時,訂房APP的廣告正好打中了你的需求,推使你訂下房間。

在這個網路資訊爆炸的階段,無論各種商品或服務,都有非常多的競爭者等著和你競爭。這時,如果作為電商品牌的你能掌握消費者的關鍵決策點,將會是你在同業中勝出的重要因素。

讓消費者決定要不要消費的關鍵決策點,大概有以下這幾個情境階段,我將它們合稱為4個WANT情境。

Want to Know Moment:消費者想知道更多的時刻

在這個階段,消費者可能剛知道你的品牌或商品。這時,電商要做的是盡可能提供簡要而吸引人的商品資訊,就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讓他們對品牌留下印象。例如當消費者剛剛看到了品牌的商品廣告,就上網查了其他資訊,這時候官網上的資料就很重要。

限編輯使用_shutterstock_google search_245047444.jpg
圖/ Twinsterphoto via Shutterstock

Want to Go Moment:消費者決定要去哪的時刻

今天消費者想要找一家餐廳,在只有網路的情況下,你的餐廳若沒有在Google地標上,就是出局了。同理,作為一個電商,當消費者想要購買相同類型的商品,但你的商品沒有在搜尋結果上時,你的東西品質再好,都沒有用。這點也說明了對無論對實體店面或電商而言,能有在網路上曝光的機會都很重要。

Want to Do Moment:消費者決定要做什麼的時刻

這點其實是消費者已經開始有購買意願的第一步,但他仍需要更多的資訊以確保商品的性能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因此,對商品品牌而言,這會是個強力推銷自己的時機。要是先知道目前消費者會遇到什麼樣狀況,他們的需求或在意的點是什麼,並說明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為什麼適合他們購買?他們能因此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Want to Buy Moment:消費者決定要買什麼的時刻

消費者在即將購買之前,可能會再三的確認商品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這時消費者不僅會看放在品牌網站上的說詞,而可能同時參考其他人的評價,以求能獲得一個最好的購買體驗。

fake comment shutterstock
圖/ shutterstock

上述只大略地提及了關鍵決策點的四個情境。或許仍是有點模糊。接下來會具體地說作為電商的你,該從哪些地方下手,才能真正掌握消費者的關鍵決策點。

消費者能知道你嗎?

這裡談及的是「可觸及性」。當你作為一個新的電商品牌,在消費者對你的商品一無所知的時候,即便他想搜尋同類別的商品,你的商品和品牌資訊能被消費者接取嗎?這就是可觸及性。想增加可觸及性,除了向Google、臉書等平台買廣告外,研究一下SEO(註:搜尋引擎最佳化),透過優化你的網站內容等方式,讓品牌的網站盡量上到Google搜尋結果的前面。如此,你的品牌就更有機會在消費者們有需要的時候出現。

消費者現在需要你嗎?

這裡談及的就是「效用性和精準性」的問題。若你是一個賣珠寶的電商,你的資訊卻一直出現在一個對珠寶毫無興趣的人前面,也是無用的。若你是一個訂餐平台,卻在非用正餐的時間一直打「便當買一送一」的廣告,可能成效也不高。這就是效用性。可觸及性固然很重要,但若商品沒有觸及到對的人,意即需要這個商品的人,那麼觸及再高可能都像亂槍打鳥,達不到真正的效果。因此,對於一個電商品牌而言,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平台,投遞商品的消息給對的人很重要。這也會牽扯到整個品牌的行銷規劃,包含受眾的設定要明確並正確、投遞廣告的平台要符合你的需求等等都該一併地考慮。

拒絕人才_shutterstock_406692019.png
圖/ shutterstock

最後一個小Tip,簡化消費者購買的步驟!

如果上述的點你的品牌都有注意並且成功操作的話,基本上就開始有消費者會進入到你的網頁查看,並產生購買意願。這時候的最後一步就是盡量簡化網站中購買的步驟,讓消費者能越快越便捷地消費是最好。在現在什麼都追求快的網路時代,可能多一步,都會降低甚至完全打消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在消費者的關鍵決策點中,電商品牌要提供快狠準的消費服務。

如果你的品牌是上架在其他電商平台就另當別論,但如果你有設置自己的官網,不妨設定一下,讓消費者能透過臉書、Line等一鍵註冊你的官網並登入,畢竟對消費者而言,重新註冊會員還要一筆一筆地打上自己的資料是非常耗神的。

責任編輯:郭昱彣、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