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鮮電商餅不夠大?外商掰了,熊媽媽卻變強!存活關鍵竟是「客戶不在家」
03

台灣生鮮電商餅不夠大?外商掰了,熊媽媽卻變強!存活關鍵竟是「客戶不在家」

熊媽媽買菜網從2015年創立至今,靠著自有車隊與倉儲,做到北北基與桃園部分地區3小時到貨。在去年被東森購物併購之後,今年還要進一步擴大。
2021.03.17 | 新零售

回顧2015年,可以說是台灣生鮮電商蓬勃發展的一年。那時,來自印尼的Happy Fresh與來自新加坡的誠實蜜蜂紛紛落地台灣,主打與實體生鮮超市合作快速配送生鮮的服務。不過,這兩間生鮮代購電商分別在2016年、2019年結束在台灣的服務。

但同樣成立於2015年的垂直生鮮電商平台「熊媽媽買菜網」卻存活了下來。

熊媽媽買菜網資訊經理兼董事長特助陳韋佑認為,熊媽媽買菜網的差異,在於「系統串接完整」,不同於Happy Fresh、誠實蜜蜂的代購模式,熊媽媽買菜網的前台銷售品項與倉庫庫存一致,因此才能從2015年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如今,熊媽媽買菜網已累積30萬會員,年營收約3億;品項數達1萬件,其中有將近4,000件是冷藏、冷凍生鮮品項。

熊媽媽的生存秘訣是什麼?為什麼外商撐不住,他們卻能挺過大戰,甚至愈做愈好?

原因,竟跟「客戶不在家有關」。

楊俊元_東森電商執行長_陳韋佑_資訊經理兼董事長特助_2021_02_24_蔡仁譯攝-2.jpg
東森購物電子商務事業部執行長楊俊元(圖右)與熊媽媽買菜網資訊經理兼董事長特助陳韋佑(圖左)。
圖/ 蔡仁譯攝影

提高採購精準度、降低配送不達率,熊媽媽5年生鮮損耗降低3分之2

「我覺得大家(大型綜合型電商平台)不敢進去這一塊,主要還是耗損問題,電商都是微利,隨便一個耗損就把毛利都吃掉了,問題就很大。」

陳韋佑回憶,熊媽媽買菜網創立初期,一開始打算做「全台灣」的生鮮電商市場,因此在五股建置了近千坪的冷鏈倉庫,「但當時與外縣市物流公司配合後發現,配送過程中出現大量商品損耗。」

「我們拼準時率,但客人不見得準時,社區管理員又不見得有冰箱可以收,過程中一定有損耗問題。」因此,熊媽媽在一年之內發現配送物流成本不符效益,決定專注在北北基與桃園市場。「北北基的家庭戶數夠、集中度高,這個區域的消費者對於網購的理解也比其他縣市好。」

看好生鮮外送電商市場潛力,東森購物去年11月併購熊媽媽買菜網,東森購物電子商務事業部執行長楊俊元分析,要降低生鮮電商的耗損問題,不外乎兩個施力方向: 降低配送不達(無人收貨)精準採購

在縮小服務範圍的同時,熊媽媽也開始在北北基與桃園地區,建置起全自營的物流網絡。如今熊媽媽已在北台灣設有7個中繼倉,自有貨車12輛、機車30輛,每日服務雙北、基隆、桃園部分地區3小時快速到貨。

為了降低配送不達的問題,就必須讓送貨司機固定配送路線,讓司機與顧客建立關係。「也會建立客戶資料庫,備註固定回購的熟客不在的時候,可由鄰居或便利商店代收。」

另一方面,由於冷藏蔬果保存期限短的特性,精準採購也是經營生鮮電商的重要方向。陳韋佑坦言,生鮮蔬果類的進貨量「滿難抓」。過去5年來,熊媽媽買菜網透過各種數據分析,甚至也串上天氣風險公司數據,將氣象納入考量,「綜合分析才能決定備貨量、提高周轉率。」楊俊元補充,「如果遇到銷售不如預期,也會盡快用促銷轉出存貨。」

陳韋佑回顧過去5年努力,「損耗已經降低滿多,一開始可能有30%,現在剩下10%左右。」

近來,愈來愈多新玩家加入生鮮電商市場,陳韋佑不諱言,「全聯、家樂福這些實體店,就算網路上沒人買,實體店也會有人買,所以耗損一定比我們低。」他認為,未來熊媽媽最大的競爭對手會是實體超市業者。

不過,他也認為,實體超市要精準掌握庫存比熊媽媽更困難。「線上看到有庫存,線下可能已經被消費者拿到購物籃裡。」反觀熊媽媽買菜網只有一個大型倉庫,而且車隊也是全自營,因此對於即時庫存的掌握度一定比其他競爭對手更高,這也是熊媽媽買菜網最大優勢。

熊媽媽買菜網4.JPG
熊媽媽買菜網從2015年創立時,就開始自建車隊與倉庫,打造自家的冷鏈物流系統。
圖/ 熊媽媽買菜網提供
熊媽媽買菜網5.JPG
如今熊媽媽已在北台灣設有7個中繼倉,自有貨車12輛、機車30輛,每日服務雙北、基隆、桃園部分地區3小時快速到貨。
圖/ 熊媽媽買菜網提供

物流大倉規模翻倍!東森、熊媽媽共倉共物流,用日用品拉高毛利

檢視目前成績,楊俊元說,「10%耗損還是非常重,半年之後要到5%以下,這是必要的。」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在今年新建的新莊物流大倉,是重要的一步棋。

熊媽媽買菜網被東森購物併購之後的第一個大計畫,就是將位於五股的物流總倉將搬遷至新莊。到時候,物流大倉的坪數將由原先的800坪擴大至1,800坪,冷凍、冷藏區域也將重新配置,讓撿貨流程更順暢。

陳韋佑說明,在過去,熊媽媽的五股舊倉是隨著營業規模擴大而慢慢擴充,不是一次整體性的規劃。「冷凍庫可能東一個西一個,冷凍冷藏又穿插交錯,所以進貨、出貨動線都不是很順暢。」在新倉建置完成後,則會有一次性的整體規劃。

「要做到生鮮快配,並不是只有配送的問題,挑戰從一開始撿貨就開始了。」楊俊元說。而與一般綜合型電商相比,從櫃位設計就差很多。「萬一動線拉太長,沒有趕快進到冷鏈車,就會造成產品耗損。」

透過妥善規劃倉儲空間,熊媽媽期待可以達成降低損耗、增加出貨效率的目標。除此之外,在新莊大倉中,也將撥出600坪為東森購物的3小時快配出貨倉使用,主要的品項為小材積、可以由機車快遞配送的日用品,例如牙膏、洗髮精,或是單包、單串的衛生紙。

如此一來,熊媽媽的車隊人力如有閒置,可以支援東森快配的需求,就能放心擴大車隊規模;東森快配中的日用品也可以上架到熊媽媽平台上銷售,提升熊媽媽整體毛利率。

楊俊元說,在以往新北市三芝、石門、八里這些區域,雖然可以配達,但是無法負擔全數的訂單需求。熊媽媽力拼未來一年產能、覆蓋率「開出來」,「雙北要做到80%以上覆蓋率,營收今年至少要成長30%以上。」

責任編輯:林美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