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領先全球的科技聞名,然而金融服務的發展,卻是出乎意料的保守,甚至時至今日,很多款項仍須使用支票付款。不過從2020年起,新冠疫情讓民眾養成了兩大行為模式,第一就是網路交易大幅增加,第二則是在實體店面也傾向不以現金交易(減少接觸、縮短面對面的時間),不只是零售業,甚至在醫療、餐飲、便利商店也能觀察到這兩大行為模式,因此數位支付便趁著這股趨勢快速成長。
這些以科技為本的數位支付企業,一旦握住成長契機,發展的速度、幅度皆大幅領先傳統金融體系。以目前市值最高的PayPal為例,目前身價約2,850億美元,甚至比美國第三大銀行花旗集團還更具價值。而身為新創的Stripe,本月剛完成最新一輪融資,估值950億美元,是2019年9月估值的350億美元將近3倍,足以顯現數位支付爆發的速度。
四大龍頭各有所長,便利性是共同訴求
在美國提供數位支付服務的四大龍頭,依市值排名依序為PayPal、Square、Stripe和Adyen,其中PayPal和Square包含企業和個人服務,Stripe和Adyen則只鎖定企業客戶,各自有不同的專攻領域,但是都以提升「便利性」為最大訴求。
以採用Adyen數位支付系統的摺疊自行車品牌Brompton為例,北美地區總裁史賓塞(Rich Spencer)就認為,在官網和實體店面全部導入Adyen系統後,各地區的所有金流、客戶資訊都統整在一起,方便做出更詳盡的分析、深入了解客戶消費習慣。另外,Brompton原本官網只有提供訂製服務,消費者須再到實體店面付款,才能完成訂製程序,但在導入Adyen數位支付系統後,消費者可在官網同步進行訂製、付款,讓品牌終於能提供客戶更完整的購物體驗。
PayPal強調全方位服務,Square幫助小自營商成長
除了最重要的便利性外,數位支付第一龍頭PayPal不斷在廣度做加強,提供用戶全方位的服務。例如台灣消費者熟悉的刷卡分期零利率,在美國並不普遍,因此PayPal推出「Pay in 4」服務,提供四期零利率的付款方式。因應加密貨幣的熱潮,用戶也可在此購買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最低交易門檻更低至1美元。PayPal甚至攜手萬事達卡,推出PayPal信用卡、簽帳金融卡。豐富多元的服務內容,讓PayPal已累積將近3.5億名的忠實用戶。
排名第二的Square則深耕經營長期被大型金融體系冷落的小自營商,除了數位支付範疇,更提供架設線上商店的服務,幫助這些人力、經驗有限的小型商店,更快拓展線上購物商機。並推出Square自行研發的刷卡機、收銀機等硬體設備,為小自營商提供最便利的一站式服務。
金流大餅眾家搶食,資安問題不容忽視
採用數位支付系統能讓商家有更多收費的管道,提高交易量,但是付出的成本也不少,以Stripe為例,每筆交易平均會向商家抽取約2.8%手續費,因此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和Target都正自行研發數位支付系統,企圖將省下的手續費回饋給忠實顧客,藉以增加黏著度,這意味數位支付四大龍頭不僅須面對彼此的競爭,甚至現有的客戶將來可能會搖身一變,成為新的競爭對手。
另外,越來越普遍的跨國交易、購物,原本若使用信用卡消費,約有10%到15%出現授權失敗的機率,但支援多國交易的數位支付可大幅提升交易成功率,因此更具競爭優勢。但是更容易過關的消費授權,也讓不法人士有更多的機會盜刷、竊取資料,滋生網路金融犯罪。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所發佈的《2021全球風險報告》便將網路安全問題列為前十大風險第四大。
美國數位支付市場的發展勢不可擋,PayPal即預測在2025年時,用戶數將是現在的兩倍,收益也將翻倍達到500億美元,然而這些企業在快速成長的同時,要如何兼顧便利和用戶的網路安全,將成為外界對它們最大的期待!
資料來源:The Economist、ATM Marketplace、World Economic Forum、PayPal、Square、Stripe、Adyen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