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意外踢鐵板、負評湧至!IKEA聘用首位創意長,他該如何重拾消費者好感?
疫情意外踢鐵板、負評湧至!IKEA聘用首位創意長,他該如何重拾消費者好感?
2021.04.07 | 新零售

IKEA聘請具備30多年廣告行銷資歷的卡爾森(Linus Karlsson),4月1日開始擔任品牌首位創意長,負責統籌「行銷」和「產品」兩大部門的創意,並優化兩大部門間的溝通。IKEA在此時新增這個職位,更加顯示行銷溝通和產品發展之間,越來越密不可分的市場趨勢。

Linus Karlsson
具備30多年廣告行銷資歷的卡爾森(Linus Karlsson),是IKEA有史以來首位創意長。
圖/ IKEA

延伸閱讀:不小心越買越多、還順便吃一盤肉丸!3面向解析IKEA打造的療癒購物體驗

品牌行銷與時俱進,關懷環境深獲肯定

IKEA品牌行銷非常成功,並持續呼應社會大眾關注的層面,因此深獲消費者好感。例如針對環境友善議題,IKEA就從多個面向做出改善,最立即的改變是將具有70年歷史的紙本目錄全面改為電子版,在美國更將整本目錄錄製成Podcast,從封面起一頁頁介紹產品資訊、價格,搭配呼應場景的背景音樂,讓忙碌的現代人能透過聆聽,對IKEA營造的居家環境心生嚮往。

Spotify
IKEA將整本目錄錄製成Podcast,讓忙碌的現代人能透過聆聽,對 IKEA所營造的居家環境心生嚮往,進而產生購買行為。
圖/ Spotify

延伸閱讀:發行量與《哈利波特》並肩,70年歷史的IKEA紙本型錄宣布停刊!未來如何轉型?

而從更長遠的角度切入,IKEA於2015年在丹麥哥本哈根成立SPACE10實驗室,結合學術和業界各個領域的專家,針對食物、水資源、乾淨能源、都市交通等多個主題進行長時間的研究,希望打造對人類和地球都更好的生活方式。藉由這些改變,IKEA已從單純的家具販售商,晉身為致力改善社會的優良企業。

SPACE10
IKEA成立SPACE10實驗室,致力於研究、設計對人類和地球都更好的生活方式,並於今年出版《The Ideal City》(暫譯理想城市)一書,藉以宣揚理念。
圖/ Gestalten

品牌形象深獲人心,電商發展卻慢半拍

2020年起,美國大部分民眾因為疫情因素增加在家的時間,因而帶動改善居家環境的趨勢,IKEA網購訂單也較往常多一倍,然而它的電子商務架構、庫存管理體系卻無法滿足數量暴增的訂單,例如有顧客表示在網購20多天後,訂單突然被取消,無論用電話或網路都聯繫不上客服,也有網購顧客抱怨開了將近800公里的路程要到IKEA店面取貨,卻在到店前被臨時通知產品缺貨。

令人失望的網購體驗和缺乏支援的客服案例層出不窮,導致負評排山倒海而來,IKEA用心經營的品牌形象,卻在最後的購物過程失去消費者青睞 。儘管IKEA商品極具吸引力,卻不是完全不可被取代,因此許多美國民眾轉而到亞馬遜、沃爾瑪或Target網站購物,這些商家便利、完善的網購服務,在居家用品商機爆發時,反而順利搶得訂單。

shutterstock_1344001745_shopping.jpg
圖/ Burdun Iliya via shutterstock

疫情加速問題浮現,同步改善成為關鍵

若以大隊接力比喻,IKEA優秀的行銷團隊就像完美衝刺的前幾棒,然而後續的產品管理、電商架構、客戶服務就像速度跟不上的隊員,導致中途掉棒,因此急需能夠協調、聯繫各個隊員間的關鍵人物。

新上任的創意長卡爾森就是這位關鍵人物,他說「 產品發展和行銷溝通越來越交互影響,各方面的合作是絕對必要的,絕對不能各自為政 。」藉由社群媒體等數位管道,行銷團隊能即時獲取消費者的意見,並將這些想法回饋給產品團隊,對後續的產品發展、設計、製造和供應都能有所幫助,更加契合消費者的需求。

產品和空間的經營,全方位的行銷專業

身為瑞典人的卡爾森,和IKEA有很深的淵源,他的老家和IKEA第一間店面距離不到1公里,當時每個家庭都一定有IKEA實惠的家居用品,因此他自認那年代的小孩都屬於「IKEA世代」。很早就搬遷到美國發展廣告職涯的卡爾森,在2012年擔任麥肯廣告董事長暨創意長時,首次與IKEA有生意往來,之後便多次為IKEA提供行銷創意的顧問服務。

卡爾森除了廣告經歷外,也曾經在紐約開設Dogmatic熱狗餐廳,開發自有產品,並曾經將旗下廣告公司MING部分的辦公室改為複合空間,讓品牌商進駐販售商品。過往這些產品和空間經營的資歷,讓他擁有更全面的行銷知識,完美契合重視行銷、產品和空間的IKEA。

MING
卡爾森曾將旗下廣告公司MING部分的辦公室改為複合空間,讓品牌商進駐販售商品,並從中學習空間經營管理。
圖/ MING Instagram

上任之後,卡爾森希望藉由創意長的職務達成兩大目標, 其一是幫助IKEA聆聽內部的聲音,其二是結合團隊的野心和夢想,並為這些點子找到能實現的方法 ,他說「所有人都能把事情複雜化,但要把事情簡單化卻是極其困難,而這正是我所擅長的。」外界對於卡爾森的期許,則是除了IKEA早已很擅長的行銷,更希望他能夠為行銷和產品間的接力完美聯繫,幫助IKEA提供足以和競爭對手抗衡的物流管理以及購物體驗!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Fast CompanyIKEASpace10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關鍵字: #行銷 #IKEA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