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機器人,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請問機器人,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魔鏡啊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這句出現在電影《白雪公主》中的經典台詞,相信大家都相當熟悉。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片中魔鏡的角色很可能要改由機器人擔綱演出了!

不會吧?美感源自於纖細的心靈,一向理性掛帥的機器人怎可能擁有此等的鑑賞能力?更何況對美醜的評斷可不僅止於外型,氣質、神韻才真正能畫龍點睛呀!而且大家有聽過「心美人就美」、「會做家事的男人最美」的說法吧,這又哪是機器人能夠心領神會的呢?

但在這個數位蔚為主流的時代,愛美又是人類的天性,即使存著許多爭議,網路上的選美系統仍然是前仆後繼地推出,像是Facebook正是由學生相片評比起家。挾著人工智慧做為後盾,機器人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對人類品頭論足的機會,那它是如何來判斷美醜、功力又如何呢?

Facebook
圖/ shutterstock

AI是好星探嗎?

考慮到AI選美所涉及的技術難度,就讓我們先從如何運用AI挑選「好聲音」這個性質類似、卻相對單純的議題談起,日本知名的綜藝節目「關8比賽中」有個相當受歡迎的卡拉OK大賽單元,節目邀請許多素人、歌手參加,甚至請到原唱者來接受挑戰,它的一大賣點就是利用AI專家系統來決定誰是優勝者,所以即使是原唱也可能會中箭落馬,這也增添許多比賽的刺激性,有趣的是,大家似乎一致認同AI最後的裁定,難道它真的已具備取代人類裁判的能力了嗎?

AI系統所採取的策略其實相當簡單,就是在全程中精確無誤地記錄下每位參賽者在歌詞、音準、以及節拍上的正確與否,加上轉音、裝飾音的使用次數,最後加權統整算出個總分,如此罷了!基本上AI講求的就是演唱者在技術上的精準度,由於沒有能力評斷他們在音色、唱腔上的表現,或是對於歌曲獨特的詮釋,因此乾脆不予以考慮。換句話說,AI尋找的是能準確唱出一首歌的選手,對於歌唱來說,這當然是相當重要的技巧,卻也不代表這類歌手就能走紅,就像咱們的歌壇天王周杰倫,儘管有人對他的咬字一直有意見,但這絲毫無損他在歌迷心目中的地位,看來AI如果想要成為好的星探,還得再加把勁!

相對於在歌唱裁判上的表現,AI選美的複雜度可要高上許多,正如有人喜歡視覺系、有人偏愛花美男,燕瘦環肥也各有所好,更有所謂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對美的感覺本來就相當主觀,差異性更是天南地北,況且就算將大眾公認最美的眼睛、鼻子、嘴巴加在一起,也不見得會很美,那AI又能怎麼做呢?

shutterstock_1054211447_woman_幽默_smile_screct.jpg
圖/ shutterstock

人為標準的AI

在2016年所舉辦的Beauty.AI是第一個由AI擔任評審的國際選美比賽,它宣稱採用了包括深度學習、符號學、語意學等技巧,在技術上絕對有堅強實力,比賽並沒有設下門檻,參賽者只須自行上傳相片就可以獲得評分。任教於台灣大學心理系、幽默風趣的黃從仁教授當仁不讓、即刻加入戰局,我們就來看看黃教授所做的第一手報導,當他所上傳的帥照竟然不受機器人青睞,當下其實相當挫折,但身為老師就是有想拿高分的衝動 於是他發揮起研究的精神,經過多方嘗試,終於領悟到對稱的五官以及白皙的膚色很可能是關鍵,那就投其所好,先將半張臉鏡射成一張,再整個塗白,完成版是既對稱、又白皙,果然一舉中的、立馬擠身偶像之林。

黃教授此舉明顯有諷刺的意味,卻也點出AI選美在評選標準上的爭議性,AI是以儲存在資料庫中的帥哥、美女相片作為學習對象,再透過程式歸納出他們共同的特徵,最終成為它的審美標準。以技術面來看,AI的運作基本上就是按表操課,不會有特定立場,問題是出在提供它訓練資料的人類對於美醜肯定會有自己的定見,尤其當今主流媒體還是以歐美為時尚,西方影視圈的明星普遍就是美的代言人,當AI以他們為樣本進行學習時,咱們亞洲人要上榜也難!

如此說來,美的認定和文化面、甚至是國力強大與否也脫不了關係,看來美可是擁有多層的風味呢!所以,對於美醜這件事,我們就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有聽過這句話吧?「到了一定年紀,外貌要自己負責」,影壇永遠的甜心、人美心又美的奧黛麗·赫本也曾經說過,「如果想要擁有一張美麗的臉龐,那就試著看見別人美好的一面」,美與醜原來就是存乎一心,也因此,與其向機器人請教「誰是世界上最美的人」,也許我們最該問的人就是自己吧!

責任編輯:郭昱彣、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關鍵字: #AI #機器學習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