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印度金融日報《Mint》報導,2021年4月Meesho在E輪融資階段獲得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3億美元資金後,已成為印度最新的獨角獸新創企業,並使其市值來到21億美元,比起2019年的市值成長了三倍,而該筆投資也是軟銀在印度社交商務領域蓬勃發展後的第一筆投資。
「Meesho」的意思是meri shop或my shop的簡稱,意指「我的商店」。 打著無須任何投資、零成本口號的Meesho提供建立客戶群、提高商業透明度、打造品牌和販賣產品的商業環境,並鎖定想額外賺取生活費的家庭主婦與學生,替這些目標客群打造在家也能賺錢的App 。
與其跟隨他人,不如自己創業
Meesho的總部位於邦加羅爾,由兩位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IIT Dehli)的校友Vidit Aatrey和Sanjeev Barnwal於2015年12月共同成立。Barnwal從IIT Dehli畢業後搬到日本東京並在Sony上班,幾年後他被印度正蓬勃發展的新創風潮吸引,便聯繫Aatrey有沒有推薦加入的印度新創公司,但Aatrey認為:「 與其加入別人的公司,他比較想自己創業 。」
經過那次談話,即使對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兩人還是決定辭職並開始著手籌備新事業。2015年他們決定建立一個以時尚為主、消費者可在購買前先行試用產品的線上市場,並將它命名為FashNear,但卻失敗作收。
之後他們捲土重來,打算建立一個平台讓線下的供應商可將商品放到線上,並透過不同社群平台進行販售,確定這個創業想法後,他們日以繼夜地努力讓這個線上平台誕生,終於在2015年底順利成立公司並推出Meesho。
驚人的融資速度與倍率增加的籌資金額
2016年美國加州的種子加速器Y Combinator從印度選出三家新創公司進行資助,而Meesho就是其中一家。在為期三個月的夏季計畫裡,Meesho賺得12萬美元的資金,同年的三月和八月也分別進行天使輪和種子輪融資,最終Meesho於2017年10月的A輪融資籌集340萬美元,隨後更陸續進行B、C、D輪,分別獲得1,150萬美元、5,000萬美元、1.25億美元。
這幾輪的投資者包括Facebook、SAIF Partners、Venture Highway、Sequoia Capital India、RPS Ventures等,除了主要投資者愈趨知名外,取得的資金也逐次增加,甚至是以倍率的方式飆升,2019年6月Meesho更成為印度第一家獲得Facebook投資的新創公司。
Meesho上的主要交易商品有雜貨、服裝、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類等,服務範圍更是遍佈全國,在5,000多個印度城鎮裡,Meesho已售出超過90萬個產品,平台上則有約1,300萬個賣家和4,500萬名消費者。
受惠全球疫情、市值規模成長,Meesho獲軟銀注資
如果說Y Combinator的投資幫助Meesho得以在新創界展露頭角,那軟銀的資金挹注則是Meesho成功路上的墊腳石。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和紅杉資本印度公司(Sequoia Capital India)去年12月即預測現今市值約有15億~20億的社交商務,將在五年內達到200億美元、2030年將接近700億美元。
2020年大流行的疫情更是刺激Meesho的成長,當時Meesho推出讓任何人都可在無投資的情況下,於線上開設網路雜貨店的Farmiso,並成為Meesho業務裡成長最快的項目。此外,不論小公司或大企業,他們在疫情期間都想將實體店面的生意拉到網路上進行,對此Aatrey則表示Meesho也將利用手上資金讓平台上的1億個個人或小型企業受惠。
軟銀是現今印度網路經濟的最大外國投資者,藉著軟銀投資的推波助瀾,Meesho現有的投資者如Prosus Ventures、臉書、順威資本(Shunwei Capital)、Venture Highway和Knollwood Investment也持續參加最新一輪的投資,至今已籌集到4.9億美元的資金。
軟銀投資顧問公司的執行合夥人Munish Varma說:「我們非常高興能支持替本地市場提供獨特解決方案的創始人, 透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力量,Meesho替許多供應商打造能販售產品給另一批賣家的平台 。此舉不僅可讓小型供應商企業參與印度電子商務革命,也幫助他們替消費者提供個人化的消費體驗。」
對於為何是Meesho雀屏中選,軟銀投資顧問公司的合夥人Sumer Juneja表示:「我們已經密切關注Meesho至少一年半的時間,在成長率、每日參與指數(daily engagement metrics)、對單位經濟體的關注以及創建強大團隊的能力上,Meesho都留給我們相當深刻的印象。」
Meesho具備與亞馬遜、Flipkart競爭的電商潛力
瑞銀集團分析師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社交商務和企業對企業(B2B)市場是與亞馬遜、Flipkart等電子商務公司競爭的潛在來源 。
而 Meesho創造的平台結合電子商務和社群媒體 ,給予供應商訂單管理、線上支付、運送服務和實時商店(real-time shop)更新等服務,以簡化交易手續,而供應商可透過WhatsApp、臉書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台連結賣家和客戶。
此外, Meesho也瞄準家庭主婦或學生等,將電子商務與直銷的特性結合,因地制宜的觸及印度中低階收入人口的消費市場 ,這個策略也讓Meesho冠上印度最受歡迎的線上交易市場。
Meesho的資金有三種使用方式:第一,建立團隊以強化高階管理;第二,即使在規模較小的城鎮也會投入大量資金,以提高大眾對Meesho的認識;第三,資助新創計劃,例如Meesho的線下商店Farmiso。
除了資金的使用有特定方式外,Meesho的創辦人兼執行長Aatrey對於公司的未來發展也表示:「 我們會專注於未來幾年的成長,並考慮進行公開募股(IPO) 。」在眾多店家因為疫情被迫關門的節骨眼上,Meesho透過網路平台串連上下游買賣家,仍舊取得不菲的商業成果。
資料來源:Times Next、Sugermint、Your Tech Story、Tech Crunch、Mint、寫點科普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