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集資界的茶壺風暴:當親密戰友變成最大對手,貝殼、嘖嘖怎麼說?
群眾集資界的茶壺風暴:當親密戰友變成最大對手,貝殼、嘖嘖怎麼說?
2021.04.20 |

群眾集資產業在4月,迎來了業界內不小的茶壺風暴。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於16日宣布,將在4月22日推出自有群眾集資平台「挖貝(WaBay)」。

過去貝殼放大專注在「顧問」服務,提供群眾募資提案人完整的行銷規劃、策略執行、廣告投放與推廣合作等,而所輔導的案件則上架至群眾集資平台嘖嘖或由貝殼放大協助開設獨立的集資頁面。

貝殼放大從2014年以來,輔導上架至嘖嘖的集資案件共86件、總集資金額約為5.5億元,約占嘖嘖累計集資金額46億元的11%(嘖嘖成立於2012年)。

也就是說,過往合作無間的夥伴,在貝殼放大投入平台營運的那一刻,正式轉為競爭關係。

但更令人關注的是,兩家業者在相近的時間點,發布了相似的功能。貝殼放大在4月6日進行新平台的招商,同時發布了新的運作機制;而嘖嘖在4月15日於Facebook上宣布新功能。巧合的是,兩者都公布了獎勵優良提案者的制度。

也讓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大涵,在嘖嘖新功能發布的隔天16日,於個人Facebook寫下了

昨天深夜很多朋友敲我,告訴我:
「有平台搶先發佈了你們提倡的計畫、主張是全台首發。」
「你們的優質提結案制度被抄走了,這樣不會太委屈嗎?」
不算太委屈,因為這證明了這些行動終於產生的影響,如果我們不推出平台,這些事情很有可能都不會發生。
制度沒有專利,更多人做也不是件壞事。無論如何,都非常高興嘖嘖跟進了這個艱難的決定。
我們彼此心中都很清楚,這些問題的起源和改變的契機是因為什麼原因開始的。而要扭轉過往選擇種下的因,還需要更長的時間證明。

談投入平台營運,林大涵:面對爭議,平台應該負更多責任

【新聞照片1】貝殼放大成立集資平台挖貝Wabay.jpg
挖貝(WaBay)為群眾集資顧問貝殼放大投入的集資平台。
圖/ 貝殼放大

營運7年以來,貝殼放大都專注在顧問的服務,投入平台的營運自然是一件大事,林大涵在昨(19)日也分享了這個決定背後的關鍵因素:「這2~3年,消費者對於群眾集資的印象愈來愈差,不管是案子、形式、行銷、爭議都是。群眾集資從支持原創完成夢想,變成團購、淘寶貨或是代理產品的天下。」

的確搜尋「群眾集資」、「爭議」等關鍵字,可以發現爭議案件數有明顯的增長,光是消保會統計至2020年8月的資料,爭議案件就從2019年的10件,增加了超過7倍不止。

林大涵認為平台應該要負起更大的責任,不能因為從合約之初就是免責方,就放手讓情況惡化,「群眾集資講求『信任』,但在裡面最主要的角色之一(平台)不做行動的話,問題只會越來越大。」

「我們不是沒有向既有平台提出一些做法,但一直以來平台都沒有太多的動作。」林大涵說,也就讓貝殼放大今年初決定投入自有平台的營運,搭配上群眾集資顧問,打造一條龍式的服務。

林大涵_貝殼放大創辦人_2021_01_08_蔡仁譯攝-33.jpg
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大涵表示:平台應該要背負起更多的責任,不讓群眾集資的名聲被爭議案件更加惡化。
圖/ 蔡仁譯攝

「對平台來說,我就像是一個嘮叨了2~3年的朋友,但一直沒有看到相對應的改變。」林大涵略帶感慨地說,「嘖嘖發布新功能的貼文底下有很多正向的留言,代表『改變』是會受到肯定的,就算他是抱著要幹掉我的想法,而因此做得更好,那我也很樂見。」

嘖嘖徐震:產業領頭羊,就有責任推動更大的願景

轉向嘖嘖,儘管明年2月才正式滿10週年,但嘖嘖的共同創辦人徐震與夥伴在2011年就在英國規劃討論細節,因此仍把2021年視為10週年,於19日舉辦了「10週年媒體交流會」。

zeczec.jpeg
圖/ 嘖嘖粉絲專頁

在交流會上更清楚地說明了嘖嘖即將迎來的改變,除了先前15日曾發布,對於準時出貨提案人提供平台費用減免的「好評提案人」與經判斷具有社會正面影響力,嘖嘖會投入實質行銷資源的「影響力徽章」之外,還會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會陸續上線的「產業星探」與「集資生態圈」兩大機制。

產業星探指的是嘖嘖會成立星探系統,於在地創生、公共建築、環境保育、先進技術等領域進行集資案件的挖掘;集資生態圈則是希望深度經營提案人與贊助者的社群,並規劃獎項頒發給優秀的產業人員等。

同時,嘖嘖也用各項數據強調領先地位,如贊助金額幾乎逐年翻倍成長,從2018年的5億元、2019年的10.8億元躍升至2020年的19.3億元,以及全站擁有180萬會員、流量突破3.11億人次等。

嘖嘖共同創辦人徐震
嘖嘖在今日完整公布4項新機制:好評提案人、影響力徽章、產業星探、集資生態圈。
圖/ 陳君毅攝

「自詡為產業中的領頭羊,我們有責任去推動更大的願景,包含建立信任、強化集資的正面影響力、擴大集資產業與生態系規模等。」徐震說,而對於略顯敏感的新功能發布以及記者會的時間點,他只說:「2020年有了更多的群眾集資提案,當然也包含更多的事件發生,對嘖嘖、對產業都帶來更多的影響。我想嘖嘖處在10年的轉換之際,是需要提出一些想法、勢必要對2020年的現象做出回應。」

不約而同的,徐震也提到了「信任」的問題:「很多爭議來自資訊揭露不夠明確。嘖嘖未來的目標,就是把資訊揭露的更清楚,像是我們有回報系統讓消費者回報、如果發現不合規的狀況也會主動處理。但是產品是好是壞、價錢接受度,應該由消費者來決定。」

對於貝殼放大與嘖嘖推出了相似的新功能,徐震則表示這是電商平台上常見的制度。不管是ebay、蝦皮都有優良賣家徽章,利用費用減免鼓勵更多賣家準時出貨並提供更好的客服服務,「用鼓勵的方式讓產業更好,這些精神是很類似的,我們在規劃未來的方向時,自然也會參考這樣的模式。」

至於從夥伴變成競爭對手的貝殼放大,徐震講得輕描淡寫:「在公司擴張的過程中,一定有新的角色加入。嘖嘖從來都是抱持著歡迎的態度,會保持著原本的模式繼續走下去。」群眾集資產業界的茶壺風暴,似乎沒有如想像中的延燒起來。雖然林大涵與徐震都說,未來仍有合作機會,但對兩人、又或者兩家公司來說,未來的商業競合關係,會比什麼都更能證明一切。

責任編輯:蕭閔云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