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衝擊全球,大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加速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專家就表示,受到疫情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提前了五年。而在這個「後疫情時代」,食品業如何打入電商市場?疫情之後,下一步該怎麼走?
美國知名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以及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今年在電子商務上的表現都非常優異,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了97%以及200%。許多品牌也跟上這波趨勢,打造自己的DTC(direct-to-consumer)電商官網。
電商趨勢 你不可不知的DTC
DTC是電商發展的一個趨勢,意即品牌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銷售模式。而許多品牌建立電商官網,就是屬於DTC的一環。過去電商發展多為傳統的B2C平台,例如PChome、MOMO等電商平台。但使用傳統電商平台的缺點是,品牌本身無法直接與顧客接觸,也無法分析消費者的購買數據,若電商平台的使用經驗不佳也很可能直接與品牌印象連結,造成反效果。
消費習慣轉變 食品業拚轉型
同樣的,在食品這塊,許多公司也沒有停下腳步,持續測試與發展自家的DTC電子商務。百事(PepsiCo)就創立了PantryShop.com以及Snacks.com兩個電商官網販售自家產品,透過AI分析消費者數據,將產品分為「運動健身」、「零食」、「日常廚房」等類別,並分為標準尺寸和家庭號,讓消費根據自身需求,一次在網路上購足生活必需品。美國植物肉Beyond Meat的DTC官網則著重於提供消費者各式植物肉的選擇,例如大包裝、混合種類的產品組合以及限時優惠、試吃品項等等。
而疫情大大的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人們在某種程度上「被迫」經歷了這場巨變,同時加速了食品業電商化的發展。在2020年,北美大約有2000萬消費者已經開始使用線上購物,相較於2019年成長了兩倍之多,而食品、飲料的銷售額更是上漲了125%。但與非食物類電商相比,食品仍有可觀的電商發展空間。專家預測,雖然待疫情結束後,有部分人會回歸實體商店購物,但也會同時進行線上購物,購買生活所需的食物、飲料。
食品業適合DTC的3個原因-以Spark Protein為例
那食品業使用DTC實際上會有什麼優勢呢?以好食好事加速器所輔導的新創團隊Spark Protein來說明。Spark Protein是一家專注於高蛋白零食的食品新創品牌,販售優質蛋白巧克力、乳清沖泡飲、優質蛋白餅乾、優質蛋白冰淇淋等產品。
首先,在創業初期他們便透過自建電商官網,做為與消費者接觸的主要渠道。消費者不單只是在這個網站上進行購物;亦能更清楚地傳達品牌理念、風味描述以及食材堅持等內容,幫助消費者進行購買決策思考。而官網左下角的訊息鍵更可以讓消費者直接與品牌溝通,更快解決消費者的問題。
第二,相較於購物平台上五花八門的促銷資訊,品牌自建的電商官網是一個純粹只有品牌與消費者的連結與溝通,上面並不會有其他品牌、競品的干擾。當業者成功的讓消費者點進去這個電商官網時,就比其他同業更有機會打動消費者進而購買產品,提升轉換率。
最後,透過自建電商官網,有助於品牌在顧客關係管理(CRM)的發展。消費者完成購買行為後,消業者可以直接掌握到消費者的名單、購買歷程與口味偏好;後續可以再搭配電子報發送,以及節慶、專屬優惠碼等行銷活動,主動定期推播,以提升產品回購率。
後疫情時代如何建立自己的電商官網?
雖然目前台灣及亞太的消費者仍然習慣在傳統電商平台上購物,但事實上,自家品牌建立的網路電商在全球已是一個熱門趨勢。許多人甚至利用國與國之間的價差,利用電商平台做跨境服務賺取利潤;也有人建立銷售平台後,僅作產品的中間行銷,再由其他廠商拿貨出貨。
現在的電商平台可說是人人都可以做,起始成本並不高,但要怎麼樣才能從中脫穎而出呢?電子商務平台Shopify亞太產品研究負責人王昱蘋建議台灣有意進入電商領域的食品業者,在建置時,網頁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應留意,從選購、商品保證到運費、支付方式等,都要讓消費者有最便利、直覺性的使用體驗。但這也不用過度操心,現在有所謂的「電商加速器」服務,例如Shopify, Shopline等企業,不只是協助業者架站,更提供後續的營運協助。舉凡各種廠商間的協調、解決糾紛以及各種促銷手段,例如即時優惠碼、黑色星期五優惠等,都是協助電商可以加速發展的服務。
最後,經營電商首件要務仍是在產品的選擇上,因此不要一味地跟風,沒有做足功課就選定商品。台灣的業者應該進一步的思考這個產業的前景,以及商品的市場、客群,如此一來也可以與電商平台相輔相成,產品行銷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郭昱彣、周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