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首季虧損逾10億,還碰上群聚感染風波!為何貨運不再是營收「救生圈」?
華航首季虧損逾10億,還碰上群聚感染風波!為何貨運不再是營收「救生圈」?

在龐大貨機機隊的支持下,華航在受到疫情亂流的2020年,依然繳出獲利1.4億元的成績單,穩住腳步,但這樣的氣勢沒能延續到今年。

華航董事會本周公布2021年第一季財報,營收278.28億元,歸屬母公司淨損10.19億元;每股稅後虧損(EPS)0.19元,不過相較於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7元,幅度已有減少,背後原因究竟有哪些?

兩大原因,看華航第一季為何虧損

先從客運來看,國際疫情依舊嚴峻,像是印度、巴西等國,都正在遭受疫情反撲的影響,各國邊境管制措施未見鬆綁。事實上,台灣從3月1日開始,已經恢復桃園機場轉機作業,但是旅客搭機需求仍低,華航表示,客航班數僅維持疫情前一成左右,這是影響獲利的其中一個原因。

過去一整年,華航都是靠著貨運生意維持營運,這是因為旗下有18架747F貨機,以及3架777F貨機,有非常大的載貨能量,今年的定期貨運航班每周約有117班,需求較多時,甚至每周班次可以達到120~125班。

華航
華航表示,客航班數僅維持疫情前一成左右,這是影響獲利的其中一個原因。
圖/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圖解】7家國航疫情年成績總盤點!二哥慘虧33億元,熬過寒冬後有哪些起飛策略?

航空公司除了靠貨機運貨,一般客機的機腹,也是運貨的來源之一,華航表示,因為客機航班復飛停滯,導致載貨艙位供需持續失衡。市場運價延續2020年第四季貨運傳統旺季態勢,讓第一季貨運表現淡季不淡,但是航空燃油價格走高,3月份新加坡航空燃油均價(MOPS)已達每桶66.77美元,因此壓縮營運獲利空間,這是導致華航第一季虧損的第二個原因。

「清零計畫」展開,華航:將確保國際供應鏈不受到衝擊

在公布第一季財報的同時,華航與諾富特飯店正身陷COVID-19群聚感染風暴,交通部今(7)日宣布,華航因未落實「國籍航空公司實施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作業原則」,將開罰100萬元;諾富特飯店部分,交通部觀光局也將處分15萬元。

而原本下個月將於諾富特飯店舉辦的股東會,昨日經董事會決議後,地點已經改為桃園福容大飯店。

為了防堵疫情,指揮中心已經展開「清零計畫」。長程航班的華航機組員,居家檢疫從3天改為5天,再加上9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須採檢5次;短程航班自主健康管理14天、採檢2次。

針對這項新措施,華航表示,短期內難免會影響到出口運能,以及貨物運送時間,不過仍會盡全力減少客、貨運影響,確保國際供應鏈不受到衝擊。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中華航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