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價上萬的健身鏡在歐美掀熱潮,疫情成助攻推手!為何漂海來亞洲後水土不服?
要價上萬的健身鏡在歐美掀熱潮,疫情成助攻推手!為何漂海來亞洲後水土不服?

一面鏡子要價上萬,你願意購買嗎?大部分人的答案應該都是否定的。

如果說,這面鏡子能幫助你運動減肥,還有眾多教練遠端指導每一個健身動作,讓你成為魔鏡口中那個世上最美的人。這樣的一面鏡子你會買嗎?

還沒等你給出答案,資本圈已經用行動紛紛表示:他們相當看好這一門關於鏡子的生意。

健身鏡
圖/ 愛范兒

COVID-19點燃健身鏡的熱度

2020年6月末,加拿大運動零售品牌Lululemon宣佈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新創公司Mirror,這是一個創辦未滿四年的運動品牌,旗下只有一款產品Mirror健身鏡。

Mirror創辦人Brynn Jinnett Putnam自幼學習芭蕾舞,曾隨芭蕾舞團進行巡迴演出並擁有健身工作室的創業經驗,這兩段人生經歷為她創立Mirror公司埋下了伏筆。

據她所述,之所以誕生研發健身鏡的念頭,是受其工作室會員的啟發。

當時一位會員寄信給她,稱讚健身房裡加裝的鏡子起到了動作回饋的作用。他能面對鏡子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每一個動作並即時修正,這對他而言很有幫助。

Brynn Jinnett Putnam
Mirror創辦人Brynn Jinnett Putnam。
圖/ Medium

延伸閱讀:居家健身正夯!當紅瑜珈服飾品牌Lululemon,以5億美元收購健身鏡新創Mirror

這令Brynn回想起自己練芭蕾舞的日子,同樣是面對著大片落地鏡糾正自己的動作和體態,恰逢當時的她身懷六甲,往返於家庭和工作室令她感到身心俱疲,因此想開發出一款適合所有人在家運動的硬體設備。

兩種創意適時地在Brynn腦海裡碰撞,於是便有了Mirror健身鏡的初步概念。Mirror的中文意思便是鏡子,可以說以此命名,Brynn的創業之路已經成功了一半。

有了產品原型和名稱,Brynn啟程去尋找投資人,直至2020年被收購,Mirror一共拿到了4輪融資,累計7,480萬美元。在2019年最後B1輪融資中,Lululemon也參與投資,為全面收購案留下了線索。

Mirror品牌雖於2016年成立,但其初代產品卻是在2018年才問世。

Mirror健身鏡高132cm、寬56cm,設計簡潔且可靠牆、懸掛,但絲毫不會察覺到它是一面售價為1,495美元的鏡子。

Mirror
圖/ Mirror

當鏡面螢幕亮起後,才能體現出其真正的價值。鏡子下面是一塊40英吋的高清LCD螢幕,用於顯示健身課程。用戶使用這面鏡子時,可以同時看到自己的體態和教練的動作。除了硬體裝置要花錢之外,每個月需繳納39美元會費,才能獲取相關的健身課程。

健身鏡
圖/ 愛范兒

計算下來,這不比加入健身房會員半年及私教課便宜多少。 健身鏡之所以得以在國外市場流行開來,重要推手之一便是新冠疫情 ,人們在短期內無法出門,更別提去健身房這類人員密集之處;同時因病毒大流行,提高了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雙重因素的影響下,人們開始尋求居家健身的方法。

健身鏡恰好滿足了這部分的居家健身需求,在市場上收到了良性反饋,資本自然也嗅到了這波風潮,一時間湧出了許多健身鏡品牌。

TEMPO、Tonal等品牌先後獲得巨額融資,這兩款新品牌皆在Mirror的基礎上拓寬功能,加入更多力量訓練的工具。尤其是前者TEMPO,它採用立櫃設計,上面是一塊螢幕,而下方櫃子可以放置啞鈴片,背面則是啞鈴桿和杠鈴桿。

健身鏡
TEMPO。
圖/ 愛范兒

購入一台TEMPO相當於把小型健身工作室搬回家,適合健身小白和圖方便的富人們。其售價比Mirror更高,純硬體設備的價格已達2,495美元,其他配件和會費則另計。銷量如何尚且未知,他們於今年獲得了2.2億美元的C輪融資,從中可見資本對其抱持樂觀態度。

健身鏡
Tonal。
圖/ 愛范兒

健身鏡在國外已出現了三、四年的時間,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Lululemon的數據顯示,2020年Mirror智慧魔鏡銷量大漲,實現了1.7億美元的營收,從軟硬體的售價粗略計算,全年銷售量應該超過9萬台。Lululemon期待Mirror的2021年收入能成長50%–65%,達到2.5億至2.75億美元。

Mirror在北美市場可謂風生水起,反觀中國市場,健身鏡仍是新鮮事物。

健身鏡在中國水土不服

中國健身鏡市場自2020年開始湧出許多玩家,其中繞不開的便是FITURE這個品牌。FITURE在去年10月推出了首款健身鏡「FITURE Slim魔鏡」,硬體形態與Mirror頗為相似,同樣有落地和壁掛兩種安裝方式,且一樣採用軟體+硬體的商業模式,在天貓上售價為8,200元人民幣,其中含一年會費。

在某電商平台顯示月銷量為200+,評論數則為443。這樣的銷售額,顯然撐不起FITURE的15億美元估值。在商品頁面底下有許多人提問,問題集中於其與在電視、手機上跟著Keep進行鍛煉有哪些區別,這些問題針對的物件不只是FITURE這一款產品,而是健身鏡這一項品類。

健身鏡
圖/ 愛范兒

延伸閱讀:因為Peloton一個數字!喬山砸千萬蓋攝影棚、培訓教練直播「如何不犯尷尬癌」

Mirror的走紅,也證明了健身鏡這個品項的存在價值,但為何同類產品一到中國市場就出現水土不服,沒有形成廣泛認知呢?可能的因素分為以下幾點: 定價過高、產品功能單一、賽道窄

首先,健身鏡的優勢是在鏡子中內嵌螢幕和鏡頭,透過使用者自身對照和AI教練分析體態,幫助運動者調整動作以降低受傷機率。這是手機健身App無法辦到的,但這不足以讓消費者願意花大錢購買這面鏡子及功能。

倘若價格合理,例如只需以一個任天堂健身環的價格就能買到,每月再付幾十塊會員費就能解鎖更多課程,或許能讓健身鏡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其次是健身鏡功能單一,比起電視+Keep跟練,前者只不過是多了在鏡中修正動作這個優勢,一旦想起它的售價,就讓不少消費者打退堂鼓。

最後,健身鏡走在了是一條反人性的產品賽道上,健身這件事,需要人們保持長久的自律,背後的汗水辛勞只有運動者內心清楚,且健身這項活動缺乏即時反饋,短期之內難見效果,一旦放棄馬上就會遭遇反彈。

健身鏡
圖/ 愛范兒

中國名聲最響亮的Keep,從2015年開始就已進入健身賽道裡,如今坐擁2億的使用者數,估值達20億美元。而這樣的網路運動巨頭,卻直至今年才開始整體盈利。

當Keep合夥人劉冬被問到是否會開發健身鏡產品時,他未有正面回應,只是分析了未來健身鏡的硬體變數。

今年初,Keep宣佈旗下會員數已超1,000萬,為了不讓自己處於新興市場的劣勢地位,Keep或許會推出自家的健身鏡,但它更像是會員體系的附屬產品,硬體生態的其中一環,其意義與Keep商城裡販售的動感單車、跑步機一樣,藉由硬體推動使用者黏著度,讓使用者養成健身習慣。

如此一來,中國健身鏡產品在2021年集中爆發,更像是一場閉門狂歡。門內熱鬧歡騰,門外則格外冷清。最終結果如何,就讓時間來解答。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馬上購:傳送門
單期「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

關鍵字: #健身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